【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贺绎]民俗摄影随想
  作者:贺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12 | 点击数:6308
 


  1、俗的定义:从源头论,民俗源于生存和生活,群众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是民俗的资源。因此,凡涉及群众生存和生活的事项都是民俗。也因此,民俗摄影的题材非常广泛,应涉及与群众生存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事项,应事无巨细,无所不包,物质的,非物质的,精神的和非精神的。现有的分类可能都包括不了。因此,民俗摄影的题材应超出现有分类,寻求新的,人们尚未认识或涉及的民俗。这样就会拓展民俗摄影的领域,对民俗学研究也是贡献。

  2、过程:世界是物质的,观念是精神的,物质和观念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俗事项也一样,也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俗摄影者应重视民俗事项的全过程,不仅要记录现有民俗,还要善于发现新产生的民俗,并会挖掘记录古老而濒临消失的民俗。不同阶段的民俗有不同的意义。民俗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意义。民俗摄影作品的价值不在于1-2幅具有决定性瞬间的图片,其价值往往体现于每一重要过程中。过程是由许多重要瞬间组成的,瞬间又可分为零碎瞬间和有重要价值的瞬间,我们的任务是摄取每一有重要意义的瞬间。

  3、分类:一切事物都应有自己的特性,才会区别于其它事物。应承认民俗摄影与民俗学有区别。民俗摄影一词中,民俗是属概念,即上位概念,摄影是种概念,即下位概念。民俗摄影的分类不应等同于民俗学,应有自己的特色。民俗摄影家动脑子对民俗进行分类,如同新闻摄影家对新闻进行分类,也如同艺术摄影家对艺术进行分类一样,是班门弄斧。我认为,民俗摄影家应对自己的摄影作品进行分类研究。,而不应对民俗进行分类。否则,犯以个别代替一般,以下位概念代替上位概念的逻辑错误。当然,如果你是民俗学家,对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则是理所当然的。而民俗摄影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类,也是理所当然的。我认为,中国民俗学会尚未对民俗分类有标准以前,民俗摄影家应以公认权威民俗学家的论著为准。

  从目的和成果论,民俗学着重于人文学和社会学研究,成果多为论文或专著。民俗摄影的目的和成果着重于民俗事项的影像或形象及其所寓意的观念或思想,虽然他们的内涵都是民俗事项,但其目的和成果是应该不同的,民俗摄影的成果应该是以民俗事项为内涵的图片、摄影画册及其摄影理论。民俗摄影的上位概念是民俗和摄影,除有民俗属性外,也应该具有摄影的属性,即有影像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及其所寓意的思想性。民俗摄影与其他摄影门类也有区别,除了内涵为民俗文化外,它应在表现形式上带有民俗性质,这应该是有民俗特征或民俗符号的形式。因此,民俗摄影作品的分类,可以是:一、现有类型的民俗摄影作品或已有作品;二、新发现的或新拍摄的民俗摄影作品;三、古老或濒临消亡的民俗摄影作品;四、具有艺术性的民俗摄影作品。这样的分类具有摄影特征,同时具有民俗内涵,区别了民俗学分类。其中现有类型的,包括了已有民俗学分类,.我认为民俗摄影者不应自以为是地随意更改民俗学家的分类体系。而应着重对自己的摄影作品做出有利于自己拍摄的分类。当然,还可以按民俗性、艺术性、价值高低等属性做出分类。

  4、目的和任务:民俗摄影家的摄影目的是记录或表现现有各种鲜活的民俗事项,发现新生的民俗,挖掘古老而濒临消亡的民俗,使其具有历史价值。民俗摄影家的任务是通过搜索、选择和分析综合,寻找民俗形式美并且民俗文化含义深以及寓意巧妙的视觉符号,采用独特的拍摄技巧,创造出源自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民俗视觉形象,使过目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和观念、思想或精神感受,创作出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性的传世作品。可以说,除了形式和内容外,民俗摄影作品的灵魂也是先进的思想或观念,从这一层意义上轮,民俗摄影也是追魂的艺术。因此,没有思想和观念的摄影作品便没有价值可言。如果连形式和内容也没有新意,那无异于废品。

  5、创作方法:不同的摄影者有不同的创作方法,他们的具体方法是千差万别的。由于摄影者的年龄、知识、经验和对民俗事项的感悟等的不同,其具体创作方法理所当然不同,因此应有每个人自己的具体方法。但是,凡事都有共性,都在本质上有相同之处。不论甚么人,凡民俗摄影者,不论年龄大小,不论题材同否,不论时间、地点和天候条件如何,都可找出共同的创作方法。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毛泽东的论述: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应是民俗摄影者的共同创作方法实事是客观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去找。因此,我以为这一创作方法应包括三个环节:一、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杖。拍摄之前,首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读书,反复实践,调查研究,采访,电脑搜索等)熟识被摄民俗的各方面情况,正如古人所说做到格物致知,并练就一身熟练的拍摄技巧,恰当制定拍摄计划。二、正确定下决心,抓能代表民俗事项本质属性的典型瞬间,关键,要害和联系,即主要的或突出的特证。一般而论,具有民俗文化符号且能鲜明反映历史特征和民族精神或寓意深刻的形象就是关键或要害三、总结经验教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经验是提高的基础,教训是成功之母。解决了失败之因便是提高。

  6、看的学问:民俗摄影家在民俗现场的看,就是观看,观察。观看就是摄影者运用自己的视觉和知觉注意被摄事物的过程。观看的意思就是系统地或科学地精确观察事物的现象。观察是指在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对事物进行有计划的视知觉过程,并且常同积极的思维相结合。有效地观察,除需有正确的观点作为指导外,还须有明确而具体的观察目的,对被观察对象有一定预备知识,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记录和整理材料的具体方法等。视知觉理论认为,观看的过程是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的过程。如果观看时,只用眼睛而不用大脑,无目的,无预备知识,无计划,无方法地看,就会产生视而不见现象。因此,观看是拍摄成功的前提,看不清,看不准,看不透,是拍不好的。看得好需要熟悉群众生活和民俗事项文化,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精彩的眼睛以及丰富而敏锐的头脑。

  视知觉理论认为,大脑处理视觉信息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眼睛到丘脑,然后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这一高级神经处理中枢,对视觉信息进行判断综合,从而产生认知。这类认知以大脑中累积的知识为基础,积累越深,判断综合能力越高。二是从眼睛到丘脑后直接到达杏仁核,不经过视觉皮层。这是一条短而情绪反映强烈的过程,使人对恐怖的,惊人的,新奇的,陌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在民俗现场,时刻保持警觉,把注意力分配给那些突发事项,那些新奇的,陌生的事像,容易发现新奇的现象。警觉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变或危险所具有的敏锐感觉。我以为,对新生民俗事物缺乏敏感性的原因有二:一是目光被先入概念所困,受先入为主习惯影响,注意力容易分配在熟悉事物上。二是对新生事物形象和内容缺乏了解,难以引起注意。

  1997年四月二十二日39岁的谢健青发现了丘觉。丘觉是自身蕴含意思并能发放意思。丘脑发放意思必须由样本点亮,样本点亮丘觉,丘觉发放意思产生意识。样本是事物在脑中的符号,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样本与丘觉通过学习建立的意义对应关系就是联结。样本经由联结纤维点亮丘觉产生意识。丘觉-样本-联结是产生意识的三个条件,丘觉是意识的内核,样本是意识的外壳,联结是点亮的路径,点亮是产生意识的方法。丘觉必须由样本点亮,样本通过联结路径点亮丘觉产生意识。这就是联结原理。这一理论也提示我们必须采用多种有效办法在脑中建立丰富的样本。这一理论还提示我们,杨本点亮丘觉产生意识的原理,正如蜡烛需要火花点燃才能发光一样,刺激,激发,联结,联系,联想,思辨,观念碰撞,争论,抽丝剥蚕般观察分析,等…就是点亮。认识任何事物,既不能缺少样本,也不能没有点亮。不同认识和观点的争论、比较是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百家争鸣是获得真知的有效途径。

  注意的定义是把感情、意志、视线分配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则某一点或某一方面是高度清晰的,而周围其余事物则是模糊的。因此,要会集中和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脑的特点是,当我们用眼睛扫过视场时,只有注意之点是清晰的,周围全是模糊的。注意力越集中,注意之点越清晰,而周围越模糊。视觉会在两清晰点之间发生或大或小的跳跃。在视觉清晰的两点之间,大脑会接收到模糊的图像,于是视觉皮层也看到以神经方式表现出来的跳帧情景。

  观察被摄事物的方法:要用形象思维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选择不同视角,不同焦距,不同光线等条件进行仔细搜索选择,去发现特有的形象和符号。有时,要从近到远,有时可从远到近,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或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等进行分析综合,为抓住被摄事物的本质特征,不放过可能出现的哪怕是一点机会。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摄影在线 2007-7-2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
下一条: ·[柴选]民俗摄影:式微的现状与“四化”异象
   相关链接
·[林继富]记录民俗学:民俗学研究范式创新的基础·晚清民国民俗手抄本现身 详细记录民俗节庆
·陶立璠:民俗学意义上的摄影价值及其判定·[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
·[马未都]《手艺中国》:细微之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张举文]记录民俗是民俗学研究的前提(代译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