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财神庙”上市遭质疑 搞文化产业应尊重宗教信仰
  作者:记者 李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6 | 点击数:10748
 

  但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在想方设法争取老财神庙旅游收入之后,曲江文旅为求上市,又不惜自己擦去“财神庙”相关信息,欲以“财神文化景区”独善其身。“如果随意变更身份就可以轻松上市,难免将成为其他公司忽视资产真实性的借口。”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臧小丽对记者说。

  对此,共赢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国书也对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股票上市明码标价,但文化生活本不应如此。但现在,大多数文化产品都已经被商品化开发。在财神文化景区上市的同时,精神、文化活动已经通通变成了利益交换活动,这无疑违背了文化产业开发的初衷。”

  刘璐丹对记者分析称,曲江文旅借壳上市符合资本市场的操作,但是其不应将财神文化景区的运营权打包捆绑上市,这样做有可能为其带来相反的效果。民俗宗教本就属于精神文化领域,现在已经被弄得过度市场化,一旦景区失去了财神庙民俗宗教的本质,将影响到民众的日常信仰活动,无疑也将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因此,曲江文旅可以借壳上市,但应先要清理资产,将财神庙、大雁塔等宗教场所剔除在上市公司之外。

  臧小丽还提醒到,目前针对财神庙景区资产借壳上市,没有相关的法律和规章的规范条列。这无疑凸显维护宗教信仰的法律规范缺失,也就亟待相关管理部门通过此事去反思,去制定相关规范管理制度,以加强对民间宗教组织和产业的管理和保护。

  【众说纷纭财神庙】

  ◎“财神庙”主事者振振有词,此庙非彼庙,宗教场所不得上市,可“财神庙”虽然叫庙,却只是个景区。几句辩词,尽现狡黠,一边把“庙”之魅作为最大卖点;另一边说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财神庙”岂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游客面前蒙上宗教的面纱,在股市面前慷慨讲演美妙的商业逻辑和盈利思路。

  ──苏容若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特约观察员

  ◎公共资源集团化,集团资源个人化,最终所有的溢价、套取的资金,通过模糊的地方预决算,到了该去的地方。试想一下,如果全球所有的政府公共资源从卢浮宫到黄石公园、故宫全部打包上市,如果所有的宗教资源,西班牙巴塞罗那城的教堂、柬埔寨的吴哥窟、中国的法华寺全都打包上市,这样的资本市场离天堂有多远?离地狱有多近?

  ──叶檀 财经评论员

  ◎财神庙借壳上市是一出资本市场的闹剧,其荒诞的背后则是无底线的市场运营,也说明股市规则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而需要警惕的是,即便财神庙这次不能捆绑进上市公司里,也不能就此结束,还应立法禁止宗教场所上市;并梳理已上市公司的资产构成,对于那些已经把宗教场所打包上市的公司,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将宗教资产退出资本市场,还宗教界一个清静。

  ──江德斌 时事评论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2012年06月25日 17:3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端午节商业元素浓 台湾文教人士吁更重文化传承
下一条: ·碎片化传播中的“财神庙上市”争议:此“庙”非庙?
   相关链接
·[朱韵伊]主体性与物质性:民间信仰研究的范式转变与路径拓展·[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
·[俞明雅]钱塘江潮患与治潮先贤的再发明·[谢景雯]泰山斗母宫的历史变迁与世俗化
·[席辉]民间信仰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王硕]护漕治水:明代宝应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在地实践
·[王浩鑫]生活之承与开发之舍:地方传说实践的双重面向·[彭恒礼]官房戏楼与官房演剧研究
·[刘晓]泰山庙会调查与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刘建华]日本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演进:概念形成、学科互动与范式流变
·[李文涛]金华黄大仙信仰的变迁研究·[高晓晗]明清时期畿南地区祀神场域中的官民互动[]
·[高睿涵]仪式与认同:泰山王母池蟠桃庙会的叙事表达·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