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唐兰冬]杨成志的学术足迹
  作者:唐兰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16 | 点击数:7657
 


  【核心提示】“外国人对于中国风土人情的观察,未必较中国人自己认得透辟,外国人的居处,未必能适合‘入乡随俗’的行动,外国人的忍劳耐苦,未必能较中国人为高明……与其让外国人代庖,不如我们自己来干一干。”


 
  杨成志(1902—1991),字有竟,广东海丰人,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作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先驱,他在田野调查、西南民族研究和民俗学研究方面建树颇多,对民族博物馆的实践和建设也有独特的见解和积极的贡献。
 
  从史学到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1925年,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历史系的杨成志,在学校聆听了孙中山离开广州北上前的演讲《青年当立大志》。在那次演讲中,孙中山的一句“学生要立大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成为他一生立志修身的标准。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天演论》、《民种学》、《群学肄言》等一系列西方人类学、社会学译著问世,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思想传入中国。这些译著为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当时,许多心系国家存亡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在开化国民心智、提高国民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民族学、人类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学术界对这一学科的实践和探讨,深深吸引着年轻而富有理想的杨成志。
 
  1927年,杨成志从岭南大学历史系毕业,被聘为中山大学助教。1927年8月,傅斯年、顾颉刚筹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杨成志因译述《历史之目的及其方法》一文,得到顾颉刚赞赏并被聘为事务员。在此期间,杨成志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语基础,很快走上了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之路。
 
  1927年,苏联著名人类学家史禄国被聘为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教授,杨成志与他共事并兼任其助手。史禄国是较早对文明民族进行人类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人类学家杜正胜认为,其“在中国人类学界的角色或可比拟于考古学界的安特生” 。史禄国对总体性和跨学科性的注重以及在田野调查中搜集材料的研究方法对杨成志影响深远,甚至使其形成了一种科学而实用的调查范式,这从杨成志后来在云南、粤北进行的民族调查以及所著《云南民族调查报告》、《广东北江瑶人调查报告》中可见一斑。
 
  20世纪早期,鸟居龙藏、葛学溥、葛维汉等外国学者在中国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促使中国学者开始转变书斋治学传统,走向田野求知。无论是建设新学科、新学问的工作职责还是开化国民心智、提高国民素质的目标,都迫使杨成志在这个领域奋起直追。他认为:“外国人对于中国风土人情的观察,未必较中国人自己认得透辟,外国人的居处,未必能适合‘入乡随俗’的行动,外国人的忍劳耐苦,未必能较中国人为高明……与其让外国人代庖,不如我们自己来干一干。为什么呢?因着历史的背景、社会的习惯和语言的关系,中国人在本国当然比外国人在中国减少许多隔膜。”
 
  1928年7月,受中山大学和中央研究院指派,杨成志、容肇祖会同史禄国夫妇,从广州出发,经香港、越南河内,再由滇越铁路到云南进行民族调查。在昆明的时候,他们购买了一些书籍,测量了学生、士兵和犯人的体格。后来容肇祖因事先回广州,史禄国夫妇因土匪劫掠及民族陋俗传闻放弃调查计划,杨成志只能独往进行调查。他说:“我当时所觉得的,有两种背驰的情感:一以为调查民族是我国新辟的学田,播种的人,安能任牠荒废?一以为土匪遍野和山谷崎岖的滇道,孤行独往易陷于危险!结果,我的勇敢心战胜了畏惧,于是乎,这种调查的重大担子遂由我个人独挑。”此次调查历经艰难险阻,耗时一年零八个月,杨成志搜集了一批民俗用品,记录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拍摄了有关少数民族的照片,并在后来写出《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罗罗族巫师及其经典》、《罗罗太上消灾经对译》等专著。也许,正因此次民族调查,杨成志和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了割不断的联系。
 
  此次调查与1929年林惠祥在台湾进行的调查,1930年凌纯声、商承祖在东北地区进行的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调查一起,成为重要的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实例。正是有了杨成志、林惠祥、凌纯声等这样一批学界先驱,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安危,才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初创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的民族文物事业的发展播下了种子。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9日第289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东平]白寿彝先生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下一条: ·敖其:倾听传统民俗在当代的回响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