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1年会专区

[刘晓峰]琉球端午节俗初探
  作者:刘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23 | 点击数:9672
 

 

•中国民俗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
 
琉球端午节俗初探
刘晓峰
(清华大学)
 
论及中国古代端午节俗影响琉球王国的历史年代,可引证成书于1723年的《琉球国旧记》中有关古代琉球王国五月端午节俗的记载。《琉球国旧记》“爬龙舟”条记载:
昔有长滨大夫……姓名未传,奉命入闽赴京已。效南京龙舟而回来。即五月造舟,竞渡那霸津,以祝太平也。由是每年五月三日,乘龙舟者,必著白帷子,以泛于西海云尔。往昔有久米村、那霸、若人、垣花、泉崎、上泊、下泊等,爬龙舟数只。今有那霸、久米村、泊村三只也。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杰宏]旅游情境下民俗功能的变异
下一条: ·[许立]苗族刺绣中的传统农业民俗
   相关链接
·[张影 邬晓东]先秦两汉上巳祓禊习俗的文化变迁与美好愿景·[杨宇]当代泰山香社及进香习俗研究
·[闫冬]茶灯、龙灯、鼟锣:铜仁万山春节习俗的共有家园构筑·[徐永安]云南沧源县佤族猎头习俗记忆调查
·[王圣亚]从习俗到交易:中国冥婚习俗的历史嬗变及市场形成·[王丹 范继武]龙船会蕴含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马兰 乔亚倩]2025 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中秋“照月”习俗调查报告·[李舒娟]安阳送羊习俗的姻亲关系研究
·[李生智]丧服传承·[李梦娴]文化群体记忆视角下春节民俗传承
·[戴佳怡]清代琉球册封使的民俗观·[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
·[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