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胶东海草房建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姜波
(山东建筑大学)
摘 要:胶东海草房是山东民居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北方民居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沿海莱州、烟台、牟平、文登、荣成、乳山诸县,其中尤以荣成海草房最为著名。海草房因房顶主要由海草苫成而得名,房顶可厚达1.5米,保温隔热性能极好。同时由于海草本身耐腐蚀性强,至今,胶东渔村仍有不少二、三百年历史的房子,其耐久性是其他草房无法相比的。
海草房最动人的地方是他的屋顶的线条和色彩。海草房房顶呈两面高中间低的曲线,远远望去,就像海面的波浪起伏。胶东沿海民居采用石砌墙,柔和的屋顶和粗狂敦实的墙体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构成了胶东海草房民居豪放和淳朴的特色。
海草房建造技艺已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海草资源的枯竭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海草房越来越少,海草房的建造技艺已经濒临失传的工艺,山东建筑大学多年来致力于山东传统民居和建筑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整理工作,为传承海草房建造技艺,山东建筑大学于2010年9月在山东建筑大学建成一座完整的海草房院落,聘请祖传四代技术的苫匠张起财等人主持修建的海草房,并对海草房的建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研究。为海草房保留一下套完整的建造工艺,体现了统建造技术和现代功能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海草房;建造技艺;传承保护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