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妈祖故乡”福建莆田出台新规加强妈祖信俗保护
  作者:林剑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01 | 点击数:5485
 


  中新社莆田十月三十一日电(林剑冰)一项旨在加强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规定,十一月一日起将在“妈祖故乡”福建莆田正式施行,以保护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妈祖文化,巩固湄洲岛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地位。  

  此项规定共五章三十条。此间相关人士三十一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莆田市行政区域内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都受本规定保护,包括妈祖祭典相关事项的技艺、仪式,妈祖民间习俗活动,妈祖传说的口头表达,妈祖信俗所涉及的壁画、摩崖石刻、匾额对联、影像资料、声音记录、历史档案等代表性原始资料,与妈祖信俗相关的实物、建筑物和传习所,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妈祖信俗项目。

  根据规定,莆田市要求当地各级政府要设立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境内外捐赠,用于妈祖信俗项目的保护和研究,妈祖信俗珍贵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收购,抢救濒危的妈祖信俗具体项目,对妈祖信俗传承人的培养和补助,对妈祖信俗传承单位的资助。

  同时,莆田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妈祖信俗的传承和保护。规定提出,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展妈祖信俗的保护、传承、传播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妈祖信俗保护,鼓励、支持开展妈祖信俗的对外合作和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教育机构开展普及妈祖信俗知识的活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应当把妈祖信俗基本知识列入教育教学的内容,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

  湄洲岛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湄洲妈祖祖庙和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所在地。因此,规定指出,湄洲岛为妈祖信俗的核心区,其他地区为妈祖信俗的流播区。湄洲岛应编制和实施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设世界妈祖信俗博物馆,建立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料库、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成为世界妈祖文化中心。

  妈祖信俗也称为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今年九月底,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01日 00:5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莫让“廊桥”成遗梦
下一条: ·保护不能与开发并举:开平碉楼保护开发论坛
   相关链接
·[朱韵伊]主体性与物质性:民间信仰研究的范式转变与路径拓展·[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
·[俞明雅]钱塘江潮患与治潮先贤的再发明·[谢景雯]泰山斗母宫的历史变迁与世俗化
·[席辉]民间信仰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王硕]护漕治水:明代宝应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在地实践
·[王浩鑫]生活之承与开发之舍:地方传说实践的双重面向·[彭恒礼]官房戏楼与官房演剧研究
·[刘晓]泰山庙会调查与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刘建华]日本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演进:概念形成、学科互动与范式流变
·[林淳爽]仪式服饰符号的建构、强化和认同·[李文涛]金华黄大仙信仰的变迁研究
·[高晓晗]明清时期畿南地区祀神场域中的官民互动[]·[高睿涵]仪式与认同:泰山王母池蟠桃庙会的叙事表达
·[戴佳怡]清代琉球册封使的民俗观·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