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端午节从战国时代开始,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发展而变化。从早期单一的辟邪驱瘟主题,逐步发展到兼顾辟邪驱瘟和纪念先贤,两个主题并重。其中既包含着我国古代天文学、医学知识,也体现着人民的忠孝观念。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端午节民俗中具有迷信性质的辟邪色彩逐步淡化,游戏娱乐成分(特别是其中龙舟竞渡游戏)逐步加强。可以说,端午节的演变过程记录着中国人走过的历史脚印。端午节把一个原本普通的日子,装点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节日,使我们平淡的生活变得富于诗意。这是端午节最大的意义。

────引自陈连山《端午节:“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

 

 

 

·[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
·[陶立璠]端午佳节话民俗
·[乌丙安]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
·[乌丙安]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
·“风俗如狂重此时”
·端午:让文化记忆融入现代生活
·[萧放]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
·聊斋:古往今来话端午
·关爱生命:让端午回归传统
·端午:兼顾生死的人文关怀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畅谈成为法定假日的端午节
·有多少端午习俗被忘怀?
·[沈鸿鑫] 端午节与《白蛇传》
·苏州端午首祭伍子胥 对纪念屈原的说法形成挑战
·今天,我们这样过端午节
·[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追踪与戏说
·屈原伍子胥 端午节祭谁?
·[乌丙安]漫话端午节的原形态
共98条 列出第81到第98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第5/5页 转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