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
1972年公约
2003年公约
2005年公约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
[罗辉]非遗保护应从少数民间艺人走向大众
·
[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
[向云驹]再论“文化空间”
·
[刘大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意
·
[苑利]台湾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
·
[许利平]文化多样性与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刘锡诚]我对“非遗”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
[陈金文]非遗保护与民俗学研究间的理想关系并实际状况
·
[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
·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
·
[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刘晓南 杨鑫基]试点与保护:上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践与启示
·
[魏小石]当文化成为“遗产”
·
[陈宗花]浅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标准问题的反思
·
[苑利]关于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
·
[杨敏 王勇]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
·
[方圣德]浅论公众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层”
·
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困境
·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自序
·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的“寻根”文学
共248条 列出第181到第20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10/13页
转到
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会费缴纳
┃
2025年会专区
┃
移动端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