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
——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
  作者:麻国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4-06 | 点击数:21194
 

      四、余  论

      上述通过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的视角,分析了费先生的“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一位社会人类学家的深邃的思想。从中看出,正因为他对中国社会结构有明晰的认识,使得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的把握能够不脱离于中国的实际,“形成了以了解中国和推动中国进步为目的的中国式应用人类学。”正如费先生所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学派的形成并不是出于任何个人的创见,很可以说是历史传统和当代形势结合的产物”(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1993-09:18)。上述笔者的研究,也正是立足于此,来展开对费先生社会人类学思想讨论的。
      纵观费先生的两篇文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费先生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中国社会,而且不只是这个小村所表现出来中国社会的一部分,还有志于了解更广阔更复杂的中国社会。我在大瑶山的调查虽没有完成,但可以说明我心目中的中国社会是连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的”(费孝通,1987-03:229)。 因此这两篇文章的目的达成是一体的,就是要达到对中国社会的整体认识,从中寻出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并非仅仅是费先生对民族研究的集大成,而且也是费先生对中国社会和人类文化的认识的一个新的理论成果。费先生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使得他不囿于纯粹的民族研究领域,通过对沿海和边区发展的比较研究,丰富了他的多元发展模式论的地区和民族特点。“以东支西,以西支东,互惠互利,共同繁荣”下活中国一盘棋的思想,可以说与多元一体论的思想不无关系。顺便提一句,费先生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并非是一个静态的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多层次的结构。对于生态和心态秩序的关注,也正是费先生的人类整体观的反映。是对文化的多元与一体关系的整体把握。
      总之,费先生的社会、民族与国家观,传统与发展观构成了其社会人类学思想的基础所在。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已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层次的概念,而且推而广之也是一种经济的、文化的多层的概念。费先生的研究。事实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传统,将会在人类文化向“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的文化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附记:当笔者在用心去写去感触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时,常常感到以我的人类学经验,对文化环境的感知,以及自己的阅历,去分析一位社会人类学大师的思想和研究时,不能像先生那样自由地驰骋于本文化与异文化之间而感到“功力”的匮乏。但人类学思想所倡导的“人类心理一致性”的原则,又使我有信心在我现有的知识范围内,以我的认知能力把已领会到的费先生的一部分思想内涵,先写出来,不妥之处,谨望指正!

[参考文献]

费孝通:
1985-06: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
1986-10: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03: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05:费孝通选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05: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人口问题[A].费孝通选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1:中华民族研究的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09: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J].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东亚社会研究[J].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晋商的理财文化[M].读书.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A].潘乃谷,马戎.边区开发论著(前记)[C].
费孝通,鹤见和子,等,1991年4月: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张之毅,1990-11:云南三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柴田三千雄,等,1989:社会的结合[M].东京:岩波书店.
福武直,1949:日本的村和中国的村[A].日本农村的社会的性格[C].东京大学出版会.
甘阳,1986年第3期:传统,时间性,未来[M].读书.
C. Kluckhohn,1962:Culture and behavior[M]. The Free Press.
R. Ward,1965:“Japan: The Coutinutity of Modernization”in L. Pye and S. Verbaed:Political Cuture & Political Developement,Princeton Univeresity[M].Press.
辛格尔顿,1984:应用人类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1993年9月:东亚社会研究[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84年第一卷第4期[J].
马世俊,1984: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第4卷1期.
 胜沼晴雄,1978:人类生态学笔记[M].东京大学出版会.
乔健,1982—04:关系刍议[J].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特刊(第10辑).
陈其南,1990—03:家族与社会[M].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
R Kluckhohn and F. L. 1961:Strodibeck, Varation in Value Orientation,Row Peterson and Co[Z].
 

(原文出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3期)

[作者简介]麻国庆(1963~),男,内蒙古巴盟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9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1997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费孝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类学研究、民族学。 广东广州,邮编:510275。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三农中国 2006-11-13 10:10:4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钟敬文]不矜罗马眷东方
下一条: ·[李舜华]从祭祀到演剧、从乡村到城镇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张亚辉 庄柳] 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
·[张浩]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谢芳]地方文化传统的再建构
·[苏静]仪式中的礼物流动·[赵旭东]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田兆元 游红霞]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刘锡诚]“东南亚文化区”与同胞配偶型洪水神话
·[刘亚亚]墨海龙腾:对洮砚中龙砚风格成因与意涵的考察·香港“非遗”中的宗教文化传统
·[苏力]较真“差序格局”·今天如何面向文化传统,传承开新?
·[萧放]论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张勃:春节习俗是重要的德育资源
·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葡萄牙、乌干达和乌克兰的文化传统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遗产名录
·费孝通:我对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过程·“凤舟竞渡与端午文化传统”学术研讨会在长江大学举行
·[苑利]端午节的八种文化传统·[丁元竹]“立下社区研究的基石”的瑶山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