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张帆]文明及其反思:马林诺斯基、《自由与文明》与费孝通先生
  作者:张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2 | 点击数:18814
 
马氏对于民主制度的迷恋不能不归因于二战时期亲历的美国的欣欣向荣与欧洲的腐朽没落之间的强烈反差,在时代眼光的局限之中,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度成为马氏心中的自由女神,然而在今天看来,其并非全能的救世神。
同时,民主制度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和批判性,从而分散话语霸权,避免思想专制。文化需要被转述为语言才能传承,只有在传承之中才能作为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对社会进行控制。语言和符号常常是文化的结构性表征。语言与命令的差异在于掌控者不同:当语言的合法使用权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时,语言导致权力。正如巫术,原始部落中常常是少数掌握巫术的人拥有至上权力。在德国,宗教以尊亚利安人为优等民族的日耳曼神话、对希特勒的崇拜仪式以及纳粹伦理的面目出现。在意大利,墨索里尼宣告“法西斯主义是意大利人民的新宗教”,极力鼓吹只有法西斯黑衫党才是真正的宗教。对抗文化极权的唯一方式就是以毒攻毒,广开言路。民主制度的最大特征在于言论自由。
国家是制度的载体,是自由发生的现实场域,也是战争阴云下民主制度和极权制度争夺的战场。原初的权力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通灵者以及巫术仪式的主持者所享有的操纵人与物的特权,但是在原始条件下,权力受经济水平所限,只局限于狭窄的影响范围中,不会产生压迫和奴役。随着部落民族(tribe-nation)和部落国家(tribe-state)的诞生,在部落民族和部落国家企图相互覆盖的你争我夺中,权力进一步集中。国家最初是以三种角色出现的:制衡者、立法者和攻防力量。随着主权成为一个国家独立性的象征,暴力机构合法化。以国家形式出现的暴力导致战争。“战争一旦启动,政治权力一旦大过文化实践,奴隶制、农奴制和等级制就出现了。”①文化与政治的合谋会带来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奴役,而文化与政治的联姻则会带来精神与肉体的双向强大,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问题。因此最强大的国家形式是民族国家(nation-state)。民族是文化共同体(Unity of Culture),以文化为边界;国家是政治共同体,以地域为边界。当文化边界与地域边界重合时,民族国家就产生了。现代战争常常导源于民族冲突,即民族与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民族冲突常常导致民族文化的灭绝。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民族存在的前提,文化自觉是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因为文化既能产生暴力,也能驯服暴力。民主制度正是文化驯服暴力的手段。
 
四、传承与升华
 
对《自由与文明》的阅读是一次追随大师步伐的心灵历练和思想升华。此书在马氏对理想国的幻想中结束。理想国常常是现实生活的镜像颠倒,但恶的反面并不必然是善。马氏预言了旧秩序的破除,但新世界的建设不在于幻想而在于文化。文化是人类自由的诞生地,借助文化,人类逐渐将命运从神明手中转移到自己手中。文化的生命力存活在人类的创造性之中,创造性的灵感源泉是独立意志和批判精神,独立意志与批判精神发端于思想自由,自由源于多元文化的碰撞。自由与文明互为前提。然而,现代社会,为了获得高效率和高凝聚力,社会日渐走向高度整合与高度统一,人类成为社会机器上可被任意替换的零件,人类头脑在这种步调一致中走向集体平庸,文化殖民在这种整齐划一中潜滋暗长。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这些人不具有道德和智力资源,无法在太多的可能性中进行选择,所以在丢开一副枷锁时会不可避免地为自己锻造一副新枷锁,只有通过立法,在内部框架中寻求救赎。
马林诺斯基说,所有人天生都是奴隶,只有在文化的枷锁中才能自由呼吸,只有通过创造在文化内部寻求解脱。也许,人类寻求的并非所谓幸福、平等、自由,而只是安全。其实,马林诺斯基何尝不是这枷锁中的奴隶?文化积淀使马林诺斯基的探讨无法跳出历史和时代,在马氏自由的定义中影影绰绰散发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气息:将形而上的自由可视化为目的、行动、收益三个阶段。
历史永远遵循黑格尔的“正-反-和”螺旋前进,对于自由的论述在围绕着柏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二分几十年后,走向第三种自由。历史就是不断打破枷锁又不断锻造枷锁的过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人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大浪淘沙,马氏的思想在费孝通先生的笔下复活了。旧事重提,不是原画复现式的复辟,而是在新的时空维度中新的诠释与解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马林诺斯基以《自由与文明》为阵地,展开对人类文化的反思和对极权统治的反抗;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文化战争暗流涌动,费孝通以“文化自觉”为口号,展开对自我学术生涯的反省和对中华文明的反思。费孝通在人类学原野内部打破了马氏由于时空局限而锻造的枷锁,将其从历史之网中打捞。师徒二人都以文化为切入点,在晚年投入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风景这边独好——记著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
下一条: ·[杨秀]“大家乌丙安”与“大家的乌丙安”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
·[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