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1 | 点击数:14259
 

  围绕节点4:男主人公被发现逃役,并被送往长城。

  男主人公是如何被送到长城役所的?是主动投案自首,还是被官差逮捕归案?如果是被逮捕,官差又是怎么发现他的?是因为被人跟踪了呢,还是因为婚礼上走漏风声?如果是婚礼上走漏风声,这风声又是谁走漏的?

  每一个问题上,都有可能滋生出新的母题,都能够让故事家们充分驰骋他们的丰富想象,把故事演绎得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但是,无论如何地柳暗花明,最终还是得回到故事的节点,把男主人公送上长城。

  所以说,孟姜女家人操办婚事的时候,一定要犯点错误,一定得有个人不小心把男主人公的身份给暴露出去,好让官府把男主人公抓走。如果他们不犯错误,婚礼办得很隐秘、很成功,那么,孟姜女夫妇就会悄悄地隐居起来,甜甜蜜蜜地过上幸福生活,这样,后面就没有故事可讲了。

  许多故事家把男主人公被捕的时间安排在婚礼仪式刚刚结束的时候,反正是没让他们进得了洞房,故意让他们有名无实,以突出孟姜女的贞洁。

  但也有些故事家为了突出孟姜女“为人妻”的贤淑干练,让男主人公在拜堂之后、被捕之前,适时地病倒在床上,这就给了孟姜女一个充分展示具有舍己为夫、任劳任怨优秀品质的绝好机会。

  男主人公被抓走之后,剩下孟姜女留守闺中。这是一段漫长的留守。

  一个深闺怨妇,天天望眼欲穿,这是很能滋生“望夫”情节的。这个话题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除了“姜女望夫”,故事家似乎还可以再编些故事填塞到这段时间中去。于是,一批仆人粉墨登场了。最典型的是《万里寻夫全传》中,虚构了一个叫孟兴的家人,为了让他既能打探到万喜良的死生消息,又有足够的时间在风月场上饰演故事,故事家们不惜把《水浒传》中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八百”的神奇本领都给了此人。

  孟兴的故事基本上属于节外生枝,这样的枝节,在整体故事中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故事家为了显示孟姜女家有钱有势、有人可使,或者只是为了拖缓故事节奏、凑凑字数而随意编造的情节。

  无论孟兴、孟和还是使女小秀,无论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也无论他们做了多少好事或是坏事,他们是怎么进入故事还得怎么退出故事。让他们死去也好、逃走也好、回家也好,总之,他们这些不承担结构功能的角色,全都得在孟姜女到达长城之前从故事中彻底消失,他们的存在丝毫不会影响到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围绕节点5:男主人公死去,并被筑进长城。

  男主人公是怎么死的?是病死的、累死的、被打死的,还是被活埋的?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2009年在淄博市淄河镇调查所得的21则孟姜女故事中,有16则异文明确讲述了范喜良的死因。其中3则异文提到了被筑到城内是为保城坚固、不再坍塌;3则异文说是因工程事故等原因给砸进去了;其余的文本都说他是因饥饿、积劳成疾而死。

  男主人公并不是故事的正主角,故事家一般不会在他身上浪费太多的口舌,这个环节也很难生出什么新奇的花样。稍微传奇一点的说法是,修长城的人太多,一天送九顿饭(或者七顿饭、十二顿饭),但还是送不到万喜良手上,最后饿死了。

  如何安排男主人公的死,得看故事家有什么承前启后的需要。总之,随便给个理由就行。只要把男主人公弄死了,然后把他筑到城墙里面,这个节点就算顺利完成。接下来,就只等着孟姜女来哭了。

  围绕节点6:孟姜女寻夫。

  故事家们可以突出这个环节,也可以简化这个环节。若要突出这个环节,就让孟姜女一步一步走路去;若要简化这个环节,就让孟姜女那个家财万贯的父母雇几辆马车把她拉过去。山东淄博传说孟姜女就是当地人,哭倒的又是当地的齐长城,所以,干脆说成孟姜女的家就在长城脚下,寻夫之旅就被大大压缩了,甚至一个“找”字就打发了:“孟姜女的男人范喜良修长城没有回来,她去找他,找不到就哭,就把长城哭倒了。”

  但是,大部分故事家还是很愿意突出这个环节,他们选择了让孟姜女走路去长城。尤其是江浙一带,因为这里距离长城比较远,所以,万里寻夫送寒衣的情节就被渲染得特别丰满,“苏南东部沿太湖地区是水网地带,水乡多桥,在这一地区搜集到的大量同真实地名相连的孟姜女传说,不少都是与桥有关”。

  一个小女人,万里迢迢爬山涉水,这一路长夜漫漫孤苦无依,正是可以滋生各种故事的大好环节。如何从“家”来到“长城”?中间会经历多少的艰难曲折?这是常人难以想象,更难以实践的。正是这种“千金小姐”与“艰难险阻”的强烈对照,更能加深听众对孟姜女“节烈”事迹的无限敬佩。故事家们的目的正在于此,他们有意给孟姜女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以成就她作为“贞节妇”的光荣使命。

  她在出发前可以知道丈夫的死讯,也可以不知道丈夫的死讯。如果知道死讯,她就是去收尸;如果不知道死讯,她就是去送寒衣。

  她可以一个人走,也可以带着仆人或丫环一起走。这中间还可以插入很多故事,既可以插入与恶仆斗争的故事、丫环遇害的故事,也可以插入得到神灵帮助的故事。

  一路上,孟姜女可能碰上强盗、小偷、淫贼,也可能碰上好心的店主、同命的妇女、善良的老妈妈,甚至可以遇上贫贱之中的韩信母子。

  总之,一个弱女子,而且是个能让秦始皇垂涎三尺的美貌弱女子,涉险离家的危险系数之高,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万里寻夫要经过的地方可以很多,每一个地方的故事家都可以把当地风物与孟姜女寻夫挂起钩来,说明孟姜女当年途经此地时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以至于形成了今天的某道风景。“山西曲沃县侯马镇南浍河桥土岸上有手迹数十,是她送寒衣时经过浍水,水涨不得渡,以手拍南岸而哭,水就浅了下去,这手迹便是拍岸时所留遗。”

  这就像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样,小说家故意要放出风去,让各路妖魔鬼怪都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样一来,唐僧西行的危险系数就会大大提高。

  唐僧也好,孟姜女也好,他们在旅途上的危险系数越高,潜在的紧张与缺失就越多,越容易滋生出各种各样的离奇故事,故事就会愈加生动刺激。这种状况恰如“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无论孟姜女在路上遭遇什么、收获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曲折,都没有关系。只要不把孟姜女弄死、弄丢、弄残(如果弄残了,秦始皇就不会迷她,后面的故事就没法讲下去),后面的故事还能接着照讲。

  故事家们把孟姜女折腾够了,这才踉踉跄跄地把孟姜女带到长城脚下。可怜的孟姜女,她的下一个任务是,用哭声去撼倒一座长城。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黄静华]史诗文类视角中的拉祜族“古根”叙事传统
下一条: ·[王逍]人生仪礼展演与集体记忆强化——以畲族“做表姐”斗歌习俗为例
   相关链接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楼竹君]民间曲艺“杭州小热昏”的当代功能探析
·[林恺雯]徐文长机智人物故事与徐文长传说的转换机制的成因·[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陈泳超]论仪式文艺的功能导向·[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