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苏品红]浅析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地图
  作者:苏品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7 | 点击数:20437
 

  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及明代罗洪先在此基础上增补成的《广舆图》则成为元明时期的代表作,并一直影响到清代的地图绘制。《舆地图》现已不存,但《广舆图》却有不少版本流传至今。《广舆图》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全国地图集,该图集图幅多达44幅,采用画方计里的绘制方法,尤其是首次采用了统一的图例,这在制图学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的诸多特点和图学成就使其广为流传并为后世效仿。由于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明代地图绘制技术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中国传统的计里画方法在明代的地图中有了更多的运用,而且在绘制内容上也有很大扩展,地图种类大大增加,出现了《大明混一图》、《皇明职方图》、《地图综要》、《地图汇考》、《郑和航海图》、《筹海图编》、《万里海防图》、《河防一览图》、《九边图》、《今古舆地图》以及很多水利图、城市图等等。尤其是历史沿革图和军备用的边防图、海防图成为明代地图在图种上的一大特点,这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

  到清代,西方经纬网测绘技术传入我国,地图绘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绘制技术被接纳,《康熙皇舆全览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经纬网法绘制的全国地图。随后又陆续有了《雍正十排图》、《乾隆十三排》等图。与地图集还不算多的明代相比,清代绘制的地图集则大量出现,如《历代地理志图》、《历代地理沿革图》、《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海国图志》等等。但与此同时,用中国传统绘制方法绘制的地图也不断涌现,如康熙年间绘制的广袤七米的《福建舆图》、很多城市图、江海图、名胜图等等。无论是何种技法绘制的地图,在现存的古地图中,数量最大的自当是清代地图,事实上,清代绘制的地图数量确实巨大,种类也大量增加,其中不乏精品和高质量的地图。总之,清代的地图绘制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成就显著,图量巨大。

  2.古代方志中地图发展的历史轨迹

  从本文第一部分“古代方志的存在状况”,我们可以简单勾勒出古代方志中地图发展的历史轨迹。从魏晋南北朝图经刚刚兴起开始至宋之前的隋唐时期,是地方志的图经阶段。这一阶段地图是主体,地图数量相对较大,种类不多,以手绘地图为主。到宋代,图经开始走向衰退,文字的分量越来越重,以方志命名的书越来越多,终于在南宋形成了方志的基本体例。定型后的方志,地图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数量大大减少,有的方志中甚至不再涉及。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印制地图成为这一时期方志中地图存在的主要形式,地图种类变化不大。地图绘制质量在方志定型前的图经中较好,定型后则较差。元明时期方志中地图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从数量到绘制、印制质量都不太好,地图种类也没有明显增加。清代方志修纂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其中地图绘制的发展,地图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地图种类大大丰富,地图的绘制和印制质量也是历代最好的时期。

  3.古代方志中地图与普通地图的不同历史轨迹的成因

  从上文可见,古代方志中地图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普通地图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不是重合的。在图经阶段,即隋唐之前,甚至包括以图经为主的北宋时期,方志中的地图与普通地图的发展水平基本吻合。从南宋定型的方志开始到明代,方志中的地图发展就大大落后于普通地图。到清代,方志中的地图有较大的发展,与普通地图的距离逐渐缩小了。笔者认为,方志中的地图与普通地图出现两条轨迹不吻合的现象是有事物发展内在的原因的。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思想的活跃、文化的大发展促进了地图的发展和分化,一部分地图继续沿着图学方向发展,一部分地图则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增加更多的文字说明,图经便由此逐渐从地图中分离出来。无论称为“图经”还是“图志”、“图记”,其本质并无差别,这些名称本身也表明“经”、“志”、“记” 等文字是为“图”而设的,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从地图中分离出来的图经只是在地图上增加了地方史志等方面的文字,成为另一种文献类型。隋唐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的又一个发展高峰,这个时期的政治也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图经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入了高峰期。图经中的地图质量也随着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提高,因此才有《区宇图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名志中的精制地图。 由于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时期,印刷术还不够普及,雕版印刷在地图中应用极少。按照王庸先生的推测,图经“是卷子本,是每卷上图下经”[10]的形制,如果是这样的话,印刷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普通地图和图经中地图绝大部分都为手绘本,这样就不会存在因印刷产生的两者间的差异。所以,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图经中的地图与普通地图之间没有明显的质量差别,甚至在图经形成的早期,图经和普通地图常常被混为一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明显的文献类型之别。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伴随着社会总体水平的发展,学科分支逐渐增加,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方志体例基本定型,方志发展成一种与其他文献类型有很大差别的独特的文献类型。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宋所修的143种地方志书中,地记12种、图经58种、图志4种、方志22种、其他47种,图经最多,占40%以上。而在南宋所修的262种地方志书中,地记12种、图经21种、图志13种、方志206种、其他10种,方志成为压倒多数,占78%以上。由此可见,从图经转向方志的痕迹是非常明显的,而其中地图的数量也明显减少。而且,随着学术分类的细化,文字与图的作用分别被赋予不同的使命。地图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得到迅速发展,而方志中的地图的作用又大为降低。学界对方志这种文献类型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定型后的方志中文字的分量逐渐加大,地图只成为方志中的一部分。在“述、记、志、传、图、表、录”七体中,其他六体都是以文字表述,地图甚至被一些修纂者放在了很不重要或可有可无的位置。同时,在宋代印刷技术比较成熟的背景下,方志作为以文字为主的文献形式,又是官修占绝大部分,因此一般都会付梓印刷。这样,方志中所包含的地图的图幅大小就会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大小不同的地域要绘在同一大小的图幅上,在当时绘制水平和条件下是很困难的事,必然要影响地图的质量;地图的绘制本不如写字容易,能绘地图者远比能写字抄书的人少,因此,即使地图绘制很好,但制版和印刷也成为决定地图质量的重要因素。能将地图刻版,而且刻好版,这在当时是非常难的事。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方志中地图的数量一再减少,质量也不如普通地图。因为普通地图仍然可以手绘,仍然可以按每幅图的需要决定图幅大小,一般都远比书的幅面大,而专门绘制地图与为方志配置地图的用途和意义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绘图人员的配置必然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自然是专门绘制地图的人的水平比为方志配置地图的人的水平高。

  古代方志中地图的这种落后状况一直持续到元明时期当然不完全是上述原因,主要是方志的修纂在元代很不景气,明代只是一个恢复时期,虽然方志数量增加了,但质量并不尽如人意,遭到后世方志学界的广泛批评。其中的地图水平不高,地图种类远没有跟上社会的需要,也没有跟上普通地图的步伐,也就不足为怪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文津流觞》第九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勐马档案》:一次方法论的尝试
下一条: ·从江文化绘图:图绘我心
   相关链接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祝秀丽]秦汉至明清秦始皇庙祠的历史变迁述略·《山西省志·民俗志》出版发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大地图·[高忠严]地方志与公共空间的审美书写
·何彬:民俗地图的理论结构与技术操作·民俗地图催生研究新增长点
·民俗地图开拓民俗学研究新视阈·[月色]制作中国省级民俗地图的第一步
·[王新艳]脚步丈量出来的地图·《世界文学史》:绘一幅力求完整的世界文学地图
·[齐钊 赵旭东]地方志与中国风俗的区域研究·地方志文献:呈现佛道寺观立体史
·时代商报推出沈阳“清明祭扫地图”·“启蒙蕃社著先鞭之士”:沈光文在台湾的传奇人生
·[威尔德哈贝]民俗地图集的绘制·[张勃]北京地方志与民俗研究
·《南京地名大全》揭开石婆婆之谜 ·柳亚子主编《上海市通志稿》将被重新整理出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