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赵宗福]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
  作者:赵宗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28 | 点击数:11030
 

五、关于昆仑文化

  昆仑山是青海高原乃至整个东方最神圣的大山,昆仑文化被称为是青海的标志性文化品牌一点也不为过。那么如何来看待昆仑文化,要从两个方面来认知。

  从文化源头看,所谓昆仑文化就是昆仑神话。

  从区域文化看,所谓昆仑文化就是以昆仑山为标志的青海高原各民族文化,既包括历史文化,也包括现当代文化;既包括各类精英文化,也包括各民族民间文化。昆仑文化应该是一个区域性的文化整体。

  昆仑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大美青海”,神圣、神奇、神秘。

  所谓神圣,就是昆仑神话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而且源远流长,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具有神圣的文化地位。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国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祖之脉”。古籍文献上经常说:“赫赫我祖,来自昆仑。”其神圣性不容轻视。青海还是出产圣人的地方,如西藏佛教的后弘期,正是由青海而发生兴起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被世人称为“第二佛陀”,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佛教领袖,其弟子们的影响也是举世瞩目。著名的历辈章嘉胡图可图大都产生于青海东部地区。

  所谓神奇则表现在青海山川的壮丽雄奇,各民族文化的瑰丽多彩。比如昆仑山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总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青海境内,海拔6860米,也是青海省的最高点。昆仑山浩浩荡荡,横贯东西数千里;茫茫苍苍,挺拔高峻,雄奇壮美。真如《山海经》所描写:“其光熊熊,其气魄魄。”令人震撼。

  所谓神秘,就是青海地处西部,广袤的土地,雄浑的山川,神秘的宗教文化,瑰丽的民俗文化,有着无穷的神秘感。

  青海多民族文化不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且“多元和美”,“和而不同”。

  她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多民族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多民族文化的缩型地区。如此神圣、神奇、神秘而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难于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涵盖,纵观历史与现实,唯有昆仑文化能够代表整个青海文化。

  总之,昆仑山堪称是青海的标志性形象,以昆仑神话为核心的昆仑文化是青海古今各民族文化的最佳概括。

  (本文刊载于《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祝秀丽]男权、女性与自我认同
下一条: ·[杨利慧 张多]神话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探索之路
   相关链接
·[沈婉婷]昆仑龙脉观念溯源·[雷米·马修]昆仑山在先秦中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与现实之美
·[沈婉婷]昆仑山与须弥山:中印宇宙观神话的比较研究·中国首个昆仑文化研究院在青海成立
·专家首都畅谈昆仑文化 问诊把脉敬拜大典仪式·[米海萍]昆仑神话的书写特征
·2016昆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论坛在格尔木举行·2016昆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论坛举行
·2014“昆仑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学术论坛”隆重开幕·2014昆仑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主旨报告会举行
·在中华文化史的整体语境下推动昆仑文化研究·“2013'中国昆仑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召开
·中国昆仑文化研究基地在格尔木揭牌成立·让昆仑文化在格尔木腾飞——访赵宗福
·“2013中国昆仑文化国际学术论坛”举行·2013中国·青海格尔木“山宗水源—昆仑文化活动周”新闻发布会在西宁举行
·依托昆仑神话发展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将文化旅游变成一次心灵的洗礼
·让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迈向国际化·昆仑神话:远古的精神象征与文明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