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刘铁梁]身体民俗学视角下的个人叙事——以中国春节为例
  作者:刘铁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1-31 | 点击数:10617
 

  (二)民俗学与身体主体

  在哲学史上,人作为主体,与周围世界是什么关系,始终是一个基本问题。在现象学以后的一批哲学家看来,主体与世界本来就是浑然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那么,这种与世界结为一体的主体,难道就像胡塞尔说的,是意识主体吗?被认为既是现象学又是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梅洛•庞蒂,对胡塞尔的意识主体产生了一定的疑问,并且将其改造为了“身体主体”。民俗学对于他的这一改造具有亲和力,因为我们民俗学者所能感受到的生活世界,与我们的访谈对象所感受的生活世界,所以是同一个生活世界,就是由主体之间的交流关系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个生活世界中的彼此交往和发生意义,如果是离开身体,只有意识的流动,那么这种交往就会令人费解。所以,从交往的主体间性条件来说,身体主体是不能够缺场的。第一,身体主体具有个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真实的区别,主体的存在依靠具有生命的个体、即身体的在场,而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依靠复数身体的共同在场并且结成共同行动的意向。第二,相互交往与相互学习的能力是人的根本能力,交往和学习所依靠的意义编码系统首先就是身体的语言,而不是后来发明的可以离开身体的文字等。民俗学之所以关注口头传统、劳作行为方式、人生节点和节日上的仪式、表演形式等,无不出于对身体能力的惊叹。第三,身体主体是灵与肉的统一,我们想象不出可以脱离身体整体的大脑能够作为意识的主体,也想象不出单靠意识就能够生存的主体。因此,与其说生活世界是意识的本源,不如说是由身体主体的行动建构起来的意义本源。

  尽管身体主体的哲学概念对于民俗学来说具有亲和力,但是从身体的理论视角来研究民俗的局面却姗姗来迟。关于民俗学的身体研究,只是近年来才在美国学界形成一定气候,彭牧在《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一文中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介绍。她指出,民俗学最初从研究口头传统、信仰行为等民俗入手,就已经包含了对于身体的朴实关切,而将身体民俗研究变成一种自觉的学科意识,是既与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想相呼应,又与社会学、人类学有关身体研究的经验相结合的结果。近20年来,“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已远远超越了对身体民俗的探究,不仅把身体实践看作一个可以和口头叙事、仪式行为等相提并论的研究类型(genre),而且将身体看成民俗学一个基本的理论视角” 。

  笔者认为,这个理论视角还应该进一步与民俗志的书写结合起来,所以提出“感受生活的民俗学”的理念。其主要的理由是:“当民俗被我们所注意的时候,民俗也给我们指出了一种研究方法,指出了一条理解生活的路径,其原则就是不能离开人来研究生活中的文化。”再有,由于民俗就在人的身体之上,所以民俗学就可以经由民俗来贴近人们对于生活的切身感受,即“模式化的民俗本身包含了艺术家创作之前的艺术,因而附丽了第一性的生活感受,民俗学者的研究就是通过它们,达到再度感受生活的学术目的”。

  此外,笔者之所以会对于民俗学的身体理论视角感兴趣,其实也与近年来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一方面,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实际上大部分都有民俗的性质,但是还包括一些不属于民俗的事象,如昆曲、古琴等艺术的技术形态;另一方面,在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时,又把“民俗”规定为各种仪式活动方面的事象,不包括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方面,也不包括民间文学,被理解得非常狭窄。由此,民俗学对民俗的理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发生了剧烈冲突。这种冲突不只是在文化类型的确认上,更是在关于民俗作为生活文化性质的认识上。民俗在被其保护的工作中,成为了主要是被人鉴定、欣赏的事物,与它自身中本来包含的民众主体的地位、作用都发生了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民俗性质问题的学术反思就显得尤为必要。民俗是身体性的,而不是非物质性的,这就是笔者最初的、也是根本性的一个认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萧放 袁昌顺]留住年俗
下一条: ·[何星亮]春节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相关链接
·[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傅灵犀]“身”为“老百姓”:失地老年女性的城乡叙事与群体认同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王云聪]朋友圈疫情谣言的个人叙事性
·[毛晓帅 ]桑德拉·多尔比个人叙事研究述评·刘先福:《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
·[毛晓帅]作为日常交流实践方式的个人叙事·[毛晓帅]民俗学视野中的个人叙事与公共文化实践
·[王霄冰 禤颖]身体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田兆元]中国春节:节庆符号背后的文化叙事
·透过春节,世界感知日新的中国·[刘铁梁]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
·[丹·本-阿默思]民俗的定义:一篇个人叙事·骂社火:中国春节狂欢节
·[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雷天来]个人叙事与当代风水师身份建构
·[陶立璠]中国春节节物的文化内涵·世界关注“中国为兔疯狂” 中国春节获西方认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