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温睿]刻痕剪影:“纸破天惊”的民间剪纸
  作者:温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01 | 点击数:17961
 

  复色剪纸

  单色剪纸不在色彩上做文章,就用阴刻、阳刻手法的搭配来表现整体和细节的对比;复色剪纸就广泛运用分、拼、衬、染、填、勾、印等辅助手段玩转色彩:分色、拼色剪纸是直接把色彩剪成形,衬色剪纸是利用色彩作背景,染色、填色、勾绘剪纸是把色彩画在剪好的纸面上,木印剪纸在手工上色之前还要先经过木版印刷轮廓的步骤。

  (1)分色剪纸

  分色剪纸就是用两三种不同颜色的纸分别剪制出各个部分,再把它们按需要拼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色彩搭配在分色剪纸中也很重要,如以红纸剪花、绿纸剪叶等,都是适合作品内容需要的。

  《艾虎》中,一只红老虎张着尖尖的三趾爪,虎头朝天仰视,虎尾巴尖有一个镂空的“卍”字纹;两片绿艾叶有流线型的外轮廓和细直的脉络,大红配大绿,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带来强劲的视觉冲击。据明清两代山东地方志记载,那时当地人认为艾虎是道教人物张天师的坐骑,他们经常省略张天师的人物形象,只剪出他的坐骑艾虎并作为门花张贴,认为这就足以起到祛邪除毒的作用,这就是“书门符,悬艾虎”的端午民俗。

  还有一种分色剪纸,是把多片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剪纸按一定顺序交叠在底纸上。

  (2)拼色剪纸

  拼色剪纸又叫“斗色剪纸”,首先要剪好总体构图轮廓,接着再一次剪出多个形状相同但色彩不同的副本,把它们拼到轮廓里。这样剪成的一套作品就像多胞胎,整体效果统一,基本构造相同但色彩各异。

  《荣华富贵门笺》中就使用了拼色剪纸的手法,用不同颜色的纸套刻相同图案进行局部替换,被替换的部位是每张门笺的中心,民间又称之为“换堂子”。套门笺的堂子花用的是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刻制时把五种颜色的纸叠在一起,刻成相同大小的牡丹花样,再一张张拆开,把它们分别粘贴在各个形状统一、色彩不同的门笺边框内,就做成了一套同中存异、色彩缤纷的门笺。贴这套门笺的顺序还要以边框的颜色为准,依惯例一般为“大红、二绿、三黄、四水红、五蓝(或紫)”的次序。

  (3)衬色剪纸

  衬色剪纸又称“套色剪纸”,是在剪好的纸样后面衬套其他颜色的纸。

  衬色剪纸有的衬上与剪纸母本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又互相协调的色纸;有的则根据剪纸各个部位的特点衬上相应颜色的纸;也有随意衬色的。

  一般说来,“整体套色”是把黑色纸或“铜衬料”金箔纸剪成的阳刻剪纸整个作为轮廓,在各色厚纸或呈现大红、湖蓝、草绿、中黄等深浓色彩的高级材料(如绫缎、绒布等)上面分别剪出各部分要套色的形状,再把这些色块正面向下、相应地衬粘在剪纸母本轮廓的背面;有时可以粘得错落一些,使其富于层次变化和立体感。“局部套色”则是只在剪纸主稿的某些局部用另剪的色块点缀。镂空部位露出衬纸鲜艳的颜色,使整幅作品显得富丽堂皇。

  广东佛山的套色剪纸作品《蝶恋花》与《鸳鸯戏莲》和来自安徽南部山区的作品《喜庆礼花》,都是衬色剪纸的代表。前两幅作品都是对爱情婚姻生活美好的愿望,而《喜庆礼花》则是男女定情的礼物,组图中的纹饰多以谐音取吉意,如鸳鸯喜和(“戏荷”)、同偕(“鞋”)到老、事事(“柿”)如意、双喜(喜鹊)临门等。套色剪纸耀眼的色彩和美丽的纹样,为含蓄害羞的人们无声地传达着心底的爱意。

  (4)点色剪纸

  点色剪纸又称染色剪纸,就是在剪纸作品上点染各种颜色。剪好的作品多是宣纸或连史纸质地的,轻薄而易于点染,在民间染料中加入白酒调和,能增强染料的渗透性。用毛笔饱蘸染料后点在剪好的纸上,层叠的数十张剪纸逐层吸收染料、向下渗透,就会在保留了大块面积的阴刻剪纸上留下洇染的色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3-02-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赖施虬]民间剪纸 剪出民俗
下一条: ·[陆斯嘉]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
   相关链接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于翔]心流:女性剪纸群体的最优心理体验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邬梦茜]浅析民间艺术的遗产化
·[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王晓宇 左红卫]新疆克拉玛依市剪纸艺术调查研究·[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段枚伶 左红卫 王雨心]新疆哈密市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调查研究
·[左红卫 冉小芳]从《新疆日报》看民间剪纸在新疆传承与发展的轨迹(1952-1999)·[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
·[于富业 管仲]“我他边界的消失”·[冉小芳 左红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剪纸艺术调查研究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何红艳]内蒙古剪纸艺术探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