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克建]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作者:李克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1 | 点击数:22640
 
 
四、明清时期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定型
 
从先秦至明清,历经几千年的复杂演变,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已经完全形成。同以前各个时代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情况相比,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最大特征表现为汉族人口向边远地区的迁徙活动不仅频繁,而且规模很大,范围很广,全国范围内的“大杂居、小聚居”态势已经非常明显。明代时,大量汉族移民以各种形式进入云贵地区。明朝洪武年间的明将傅友德征云南胜利后,明政府先后10次从全国各省抽调汉族士兵30余万进驻云南,使云南汉族人口大增,超过了当地民族的人口数量,汉族第一次成为云南当地的主体民族[23](P.758)。到明末清初,云南的汉族人口又有增长,农民起义及吴三桂的部属,大概也不下数十万人[24]。大规模的汉族移民进入云贵地区,使得云南、贵州的人口发展速度非常快。明朝时进入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口也很多,除了戍守东北奴儿干都司以外,被女真贵族掠掳为奴的汉族人口也不少,还有那些因贫困而逃离家园前往东北谋生的汉族人口也是移民的主力军。为了抵挡蒙古各部对西北边境的掠夺,明政府在青海广设郡县,先后从苏、湘、蜀、冀、晋、陕、甘等地向青海大规模移民,使得迁入西北地区的汉族人口数量也很可观[23](P.759)。南方地区的民族分布状况则保持着大杂居情形下的“小聚居”状态。据史载,明代岭南地区“夷凡十数种,杂处郡县山野间”;“广西瑶、僮居多”且“诸夷惟僮最众”,“生齿最繁”;西南地区主要生活着傣、彝、白、苗等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到明代时全国有几十个民族,虽然族称仍然繁多,也不完全统一,但作为民族共同体都已定型,每个民族的聚居区也趋于稳定,并与我国今日的民族基本一致了[25]。
清代也是我国民族分布格局变化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满族大规模进入中原地区,广泛地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另一方面是汉族人口以更大的规模向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进行大扩散,以致新疆、甘肃、四川、青海、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都迁入了各种类型的汉族移民,这对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影响也颇大。纵观清朝时期大规模的汉族人口迁移现象,不难发现,人口压力是汉族大量移民的主要因素。清以前,人地矛盾不算突出,但局部地区或个别历史时期人满为患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到清朝中叶以后,人口迅猛增长,人地矛盾非常尖锐。据统计,清初人口约为0.8亿,至1840年已达4.13亿,200年间整整增长了近5倍。其增幅之高,绝对增量之大,增长趋势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人口史上都是罕见的[21](P.11)。如此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可耕地之间的尖锐矛盾导致清代的流民问题非常严重,这成为清代汉族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内动力。另外,清代幅员辽阔,边疆地区人口稀少,也为汉族人口的大规模迁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那就是清康熙废弃长城之举可谓为汉族移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众所周知,自战国到清初,长城不仅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之间的屏障,而且也是一道严格的“夷夏之防”的界限。清康熙帝继承先祖遗志,提倡“大一统”思想,决策废弃长城,拆除了2000多年来横亘于胡汉民族之间的隔离墙,为我国北方地区各民族的自由往来打通了一条重要通道,也为汉民族向塞外迁徙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后,清代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浪潮此起彼伏,进一步改变了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
长白山区是满族的“龙兴之地”,尽管清廷宣布对辽东实行“闭关”封禁政策,但关内流民“闯关东”的势头却无法阻挡,东北地区汉族人口大增,当地的民族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1712年,仅山东流民进入辽沈地区的就有10余万人。从顺治末年到康熙中期约20年间,辽东人口增加了5倍多。就是在乾隆朝严厉封禁的半个世纪里,涌向关东的流民人口也是有增无减,其中以山东、直隶人最多,河南、山西、江西、安徽、闽浙一带的汉人也不少[26]。到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取消移民东北的禁令后,向东北移民形成高潮。汉族人口向西南地区的移民以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和汉族大举进入苗疆为显例。“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清初一直持续到道光朝终止,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谓前所未有,对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的民族分布格局影响非常大。清代时汉族移民还大量进入苗疆②,如在云南地区,乾隆年间“即有外来流民,皆系佃种夷人田地”,且“昭东各属,外省流民佃种夷田者甚众”③。自嘉庆年间开始,湖广、四川、贵州等地汉族流民,“每日或数十,或百余人,结群前往该地处,租夷人山地,耕种为业。”[27]清朝从雍正年间率先在贵州进行改土归流,一直持续到19世纪,汉族移民也随之大量进入云、贵、川、湖广、内蒙、甘肃等地。此外,冀、晋人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北方草原;晋、陕垦荒者则前往归化(今呼和浩特)一带或河套地区进行耕种;陇东农民多进入银川平原;陕甘人进入新疆等等。由此可见,清代汉族移民的规模之大,去向之多,都是前朝无法比拟的。迨至清朝,全国范围内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态势同我国当代的民族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了。
 
结语
 
综上所述,从先秦到清代,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复杂的、动态的历史演变过程,总体而言,其形成和演变具有以下规律和特征:
(一)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经历了从“聚族而居”到“大杂居、小聚居”的演变过程。从先秦迄清,中华民族历经2000多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历经无数次民族大迁徙、大流动和大融合,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样的分布格局并非像有的外国学者所说的那样,是汉族把少数民族“从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中心地带,驱逐到土地荒芜,高山旷野或湿瘴蚊虐的地区”,“从通商要道之地,排挤到山岭峡谷之中”[28]的结果,而是我国各民族长期以来自然分布状态的历史延续,是2000多年来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的历史结果,更是我国古代各民族互动和民族融合的自然产物。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真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周怡]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
下一条: ·[邱开金]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张力
   相关链接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李虎]论传承人流动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郭崇林]民间叙事中的历史记忆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郭崇林]民间叙事中的历史记忆
·[王亚南]口承文化与民族迁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