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佐]云南回族穆斯林跨境东南亚探究
  作者:张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02 | 点击数:25849
 
第五、社会文化变迁。东南亚滇籍回族穆斯林跨居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峨山大白邑和文明村的穆斯林同胞,除大部分留居泰国、缅甸外,少数还在美国、法国、沙特、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东南亚滇籍穆斯林注重培养下一代子女,现在一代新人正在成长起来,许多人的子女在泰国曼谷、清迈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的大学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还有的滇籍穆斯林子女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到沙特石油公司任工程师。峨山县大白邑、文明两个村在外华人、华侨子女,大学毕业95人,硕士生2人,博士生8人。永建回族乡在缅甸、泰国的华侨、华人第二、三代子女都是日本、美国和台湾的大学毕业生,有的留居该地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注:《云南回族史》(修订本),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东南亚滇籍穆斯林中许多人与所在国妇女通婚,学习所在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与所在国民族在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上相互尊重,相处很好。语言文字方面,积极学习中文,没有中文的地方就请人在家里教。此外,还注重学习阿拉伯语等。文化习俗上与华侨中的汉族侨胞一样每年欢度春节,门上帖大红对联,过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团圆吃月饼。跨居东南亚的回回民族随着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以及云南与东南亚跨境贸易及文化交流的发展,回族将作为一个更加善于进取和开放、务实的民族走向未来。
 
三、研究云南回族跨居东南亚的几个问题
 
第一、东南亚回族文化地域特色。跨界民族是指由于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分别在两个或多个现代国家中居住的同一民族。东南亚滇籍回族穆斯林长斯与侨居国人民的交往与和睦相处,不仅使回族与其他民族间开始互通婚姻,而且在其他方面吸收了相应的成分。但他们都是与云南回民同族同源的同胞。尽管国度不同,他们仍有着共同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感,至今东南亚滇籍穆斯林华人华侨中仍自称为回民或回回。
第二、回回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内聚力。跨界居于东南亚的回族生存在多种生态环境,所处地域文化圈各不相同,并相对各自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甚至被隔绝在不同的国度、地理空间和文化环境中,面对外在的渗透力和融合力,加之群体成员间信息沟通受阻,跨居于东南亚的回族,又世代居住在国外,成为其他国家的侨民,有的改变国籍,不少人同时使用所在国的语言和中国话,经济生活与所在国人民相同,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着原来的共同心理素质而保持着民族性质的情感和联系,生活习惯仍保持着云南回民的传统和特点。在与侨居国人民共同生活的同时,往往又在一个城市中有聚居的街道和区域,农村聚族而居,甚至在经济生活如经营行业上也保持某些特色。处于其他民族包围的汪洋大海中,但他们至今仍然在实际上作为一个民族在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民族的认同和对祖国的使命感形成了强大的内聚力。因此,回族长期处于分散,未被同化、消失,不但存在下来,并且还吸收一定数量的华人非穆斯林、所在国其他民族成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回族显著的、突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三、回族伊斯兰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东南亚云南回族不但恪守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的生活方式,还建起清真寺,有条件的还办起经堂教育,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文化传统。云南穆斯林履行宗教功修到麦加朝觐,途中一般都要经过缅甸、印度、越南,不仅沟通了与东南亚回民的联系,还增强东南亚回回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清代云南著名宗教教育家马联元主持完成的《古兰经》云南木刻本传入缅甸。马联元长子马安才,从联元学习教典,后任教于缅甸宝石厂,深受当地穆斯林的拥戴。马联元所主持的玉溪龙门九村寺院经堂一度成为云南经堂教育的中心,远到四川、贵州、缅甸都有人负笈千里而来(注:《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四)。)。云南伊斯兰文化学术活动在东南亚也有一席之地。著名回族学者、实业家白亮诚1948年定居缅甸首都仰光,集中精力从事著述,先后在仰光出版了《朝觐指南》、《拜功浅识》等。后来《礼法史话》、《斋戒真诠》、《课赋玄机》等在台湾出版,以上5本丛书深受缅、泰、港、台等穆斯林欢迎。(注:王子华:《回族学者、实业家白耀明》,载《回族研究》1994年第1期。)。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文化在中国是从域外传入的,但云南回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在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后,又以极强的生命力传播和分布在世界闻名的东南亚佛教国家,使伊斯兰教在从外部传入的同时,又从中国传出,这种交流对我国及其他国家在双边关系中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亦不应低估。
第四、回族在与东南亚对外交往中的历史地位。云南回族历史上同东南亚邻邦通商及向外迁徙,到部分回回民族定居在东南亚半岛诸国,并在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活跃了中国与东南亚密切而又友好的交往,激发和锻炼了回族人民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充分发挥了素有的商业才干。跨居东南亚的回族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促进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第五、进一步研究回回民族跨居现象的意义。研究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研究中国边疆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云南回族进入东南亚,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本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西方学者接踵而来泰、缅调查那里的穆斯林,英人福布斯于1979年至1985年间在泰国北部及1976至1980年间在缅甸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写成《泰国北部的滇籍穆斯林—秦霍人》,是代表性的一篇论文,他说“泰国北部的滇籍穆斯林民族,绝大多数都是伊斯兰化的中国回族,……是近几个世纪以来从中国西南边省云南迁去的。”福布斯还写有《缅甸的滇籍穆斯林—潘泰人》(1986年)。日本人今永清二前几年赴泰国清迈府考察,访问了王和清真寺,拍摄了云南回民带去的《宝命真经》(即《古兰经》的汉文译名,云南回民马联元倡刻)。我们也应该调查、研究回回民族跨居这一文化现象。回回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跨界同周边国家关系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研究跨居于周边国家的回族及其伊斯兰教,研究其与我国的关系,必将全面增进我们对周边国家的了解,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益于我国边疆地区建设和民族的发展繁荣。
(本文原载《回族研究》1998年03期,第11~18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庆隆]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下一条: ·[温玉成]《南诏图传》文字卷考释
   相关链接
·[山田仁史]蟹与蛇——日本、东南亚和东亚之洪水和地震的神话与传说·[刘锡诚]“东南亚文化区”与同胞配偶型洪水神话
·布朗族:中国云南及东南亚地区最早的世居民族·傣族:在东南亚国家及其相互交往中举足轻重
·[史继忠]“东方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邓文云]中国瑶族和东南亚瑶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沙马拉毅]中国彝族及东南亚各国倮倮族之比较研究·[史阳]保护东南亚的文化多样性:东南亚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
·[李公明]击穿峭壁……让巨大的山泉从中涌出·[王琛发]从南洋跨海看文化的中华
·陈进国:《隔岸观火:泛台海区域的信仰生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