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作者:刘晓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5 | 点击数:15511
 

 
 
其实,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所谓历史“活化石”的民俗,只有当人们抛弃了“原生态”的幻象,以传承、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的时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才真正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本真性诉求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原生态”神话的建构,从客观上使大众重新认识、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了大众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了民族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由于是从日常生活语境中剥离出来的文化展示,不可避免地使大众对非物质文化的本真形态产生误读,这种误读对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发展可能产生致命的的危害。一个个为他人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不得不持续地迎合他人对非物质文化的刻板印象,经过这种刻板印象塑造出来的歪曲形象一旦内化成为非物质文化持有者的自我认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原生态”究竟是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还是新一轮破坏的开始?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民俗与民族国家认同”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6JA850009)。
 
[参考文献]
[1]瑞吉娜本迪克斯.李扬译.本真性(Authenticity[J].民间文化论坛,2006,(4.
[2]刘晓春.从维柯、卢梭到赫尔德——民俗学浪漫主义的根源[J].民俗研究,2007(3).
[3]马歇尔萨林斯.王铭铭,胡宗泽译.甜蜜的悲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徐霄鹰.歌唱与敬神:村镇视野中的客家妇女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刘晓春.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以梅州市和兴国县为对象[J].民族文学研究,2007(3).
[6]瓦尔特本雅明.胡不适译.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7]Giuseppe Cocchiara. The History of Folklore in Europe[M].Philiadelphia:ISHI.1981.
[8]阿兰邓迪斯.周惠英译.伪民俗的制造[J].民间文化论坛,2004(5)Jack Zipes,1988,The Brothers Grimm:From Enchanted Forests to the Modern World[M],New York&London:Routledge.
[9]阿尔伯特贝茨洛德.尹虎彬译.故事的歌手[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王霄冰.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J].民间文化论坛,2006,(3);岳永逸,西村真志叶.民俗学主义的兴起、普及以及影响[J].民间文化论坛,2004,(6.
[11]William A Wilson,1973,Herder,Folklore and Romantic Nationalism[J],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6.
[12] Regina Bendix, 1997, In Search of Authenticity[M], Madison,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3] Roger D.Abrahams1993Phantoms of Romantic Nationalism in Folkloristics[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106,No.419.
[14]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5]路易莎沙因.康宏锦译.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J].社会性别与发展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6]W.R.Mead,1962,Kalevala and the Rise of Finnish Nationality[J]Folklore,Vol.73,No.4.
[17] E•霍布斯鲍姆,T•兰格.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8]费孝通.文化自觉与和而不同[J].民俗研究,2000,(3).
 
 (本文发表在《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8-10-5 18: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下一条: ·[柯杨]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