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黄景春 陈杰]盘古神话辨析:以古代文献为中心
  作者:黄景春 陈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26 | 点击数:12350
 

四 南朝道教经书中的盘古

  南朝道教经书中,盘古先后有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等名号。出于六朝前期的《太上三天正法经》,为古《上清经》之一。该经把盘古开天辟地与混沌、阴阳紧密结合起来加以阐释。其开篇曰:“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炁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千余劫,玄景始分,九炁存焉。一炁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清炁高澄,浊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禀自然之胤,置于九天之号,九炁玄凝,成于九天图也,日月星辰于是而明,便有九真之帝。”

  在元始天王前面还有一个九天真王,二王生在“始炁之先”,“混沌太虚”之中。天地神灵形成的过程为“清炁高澄,浊混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禀自然之胤”,这与《三五历纪》“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大致相合。在对混沌、阴阳的描述中,还多出一个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盘古)创世的功绩被冲淡了。在《枕中书》中,盘古以真人的面目出现,又自号“元始天王”:

  昔二仪未分,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溟涬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根。天地之外,辽属无端……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

  盘古真人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天皇十三头,天皇又生地皇十一头,地皇生人皇九头。盘古从开辟大神变成道教真人,但其地位仍然很高,为天地人皇之祖。道教在将盘古神话纳入自己体系的同时,也将盘古由原初的开辟神转变为道教的神仙。与其他道书一样,《枕中书》不再强调盘古真人是创世大神,而说他是生成众神仙的神王。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作“群经之首、万法之宗”的《度人经》,出现了“元始天尊”这一名称。《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原为一卷,出现在南朝,后来的六十一卷本出于两宋。该经卷延续了道教对盘古的改造和利用,把元始天尊描述成化生诸天的“天根”,是“道”的化身。“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明三景,是为天根。上无复祖,唯道为身。”元始天尊与大道合一,不仅推尊了他的地位,也为后续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既有元始天尊,也有元始天王。元始天尊位在三清之首,全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这一排位可看作是对《度人经》的继承和发展,保持了元始天尊的至上地位。相比之下,元始天王的排位要低得多,处于第四中位,下注“西王母之师”。这个注文在《汉武帝内传》中可找到依据。由盘古演变而来的处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上的两个神灵,都被收进《真灵位业图》,一则可见陶弘景整理道教神谱之草率;二则也可看出道教神仙原本混乱,清理起来并非易事。实际上类似的重复不是一二例。但无论如何,从盘古演化而来的元始天尊经过六朝道士加工后与大道合体,转变为道教最高神。

  唐代以后道书仍不时出现盘古氏、盘古真人、元始君等名号。如《真源赋》:“盘古氏后有天皇君一十三人,时遭劫火,乃有地皇君一十一人,各万八千余年,乃有人皇君兄弟九人,结绳刻木,四万五千六百年。”宋代道经《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中出现了盘古真人和元始君:“高居九清,乃司玄化,总御万灵者,曰元始君也。元始君者,一曰盘古真人,二曰九皇都主,三曰八极神王,四曰大罗仙总持。”这里元始君相当于元始天尊。《云笈七签》卷三“天尊老君名号历经劫略”也提及两位盘古真人,一位盘古真人向元始虚皇道君请授《灵宝内经》,另一位是在五龙氏之后兴起的神人氏,“授号元始天王”。太上老君历劫转世而以盘古真人、元始天王等名号出现,这种说法与《真灵位业图》一样混乱。在佛道论争过程中,这种混乱遭到了佛教僧人的嘲笑。甄鸾《笑道论》就对元始天尊提出批判,其中一点就是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关系上下不明,道教内部在最高神的问题上没有达成统一。僧人明槩指责道教“或取盘古之传,或取诸子之篇,假认俗书以为道教,偷窃释典持作老经”,也借盘古神话对道教造作经书的乱象进行抨击。当然,道教对盘古开辟、化身的改造和吸收并不彻底,道士的利用客观上传播了盘古神话。同时,盘古神话在传播过程中与各地、各民族的神话、史诗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化信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蒋好霜]中国民间叙事中的报恩母题与性别实践
下一条: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相关链接
·[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
·[秦贺]民俗学与舞蹈学双重解读下烟台篮子灯传承路径研究·[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黄景春]黄帝神话的在地化生产及其文化产业开发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龚德全]作为“民众道教”的端公信仰
·[陈杰]盘古神话的生成:本土化与地方化的结合·[曾瑜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在地化实践思考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杨玉蝶]许逊形象建构研究
·[刘晨]早期道教死后世界观念与“泰山治鬼”·[曾敏]赣南普庵信仰及道教普庵派斋醮科仪初探
·[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李静玮]生”“熟”之间:咖喱在中国的在地化
·[蒋明智]香港黄大仙信仰的认同价值 ·[郑苏文]广东化州“跳花棚”性质再认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