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梁昭]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
  作者:梁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17 | 点击数:6890
 

  三、“歌圩”的“壮化”与“现代化”

  当代学界在“歌圩”名下综合的歌俗内容十分驳杂。1963年编印的《广西各地歌圩情况》记录了各地形态不一的“歌圩”。有人讨论的“歌圩”包括瑶族的“砍牛”、苗族“跳月”、芦笙会[25];有的“歌圩”在确定的地方每年举行一次(如龙州四月十三日的歌圩)[26];有的又认为“在什么地方都可成歌圩”,“请结婚或满月酒时,歌圩就在家里举行”[27]……

  到了1998年出版的《壮族歌圩研究》,则明确地把“歌圩”与“壮族”联系起来,把这些形态不一的“歌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1、节日性歌圩:A)农历节日的歌唱活动(如农历除夕夜的“舂堂歌”、正月初一的“买新水”歌俗、中秋节歌俗等);B)春秋季“歌圩期”的歌唱(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在平果姆娘山歌圩进行的歌唱、正月二十七日在德保足钦歌圩的歌唱等)

        2、临场性歌圩:“劳动歌会”、“圩市会唱”、“婚娶会唱”

        3、竞赛性歌圩:如广西邕宁县的“放球”、“还球”、贺县的浮山庙歌圩等[28]

  从中可见,研究者的兴趣不在于从“歌圩”本身的意义出发去界定、论述与此符合的歌俗,而在于那些形形色色的“壮族歌俗”如何构成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并如何与壮族社会生活形态发生紧密的勾连。

  就民间文化的研究历程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民族社会历史工作调查工作的展开和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理论的影响,地方政府组织的民间文学、音乐的搜集工作常常以“民族”为单位进行[29],研究方面更多涌现出关于文学、音乐的“民族属性”、文化形态分析的成果。[30]“歌圩”研究也体现了这种学术范式下的知识呈现:力图选取“相对稳定的民族民间传承文化事象”作为“认识壮族”的标志;为此追溯壮人歌俗历史、考辩源流、区分主次,勾勒出一幅从“原始社会”时期传承至今、衍生出各种变体的“歌圩”图谱。

  这个“歌圩”图谱成功地成为“壮族文化”的标记,起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区分的作用。1998年《满族研究》刊登了一段简短的“歌圩”介绍:

  “‘歌圩’也叫‘歌墟’是盛行于壮族地区的群众传统歌节。‘歌圩’历史悠久,……解放后,歌圩成了文化娱乐、体育比赛和物质交流相结合的民族节日。

  “歌圩日期各地不一,一般在每年春秋二季。节期一至三五天不等。还有不定期的小型歌圩,一二十人即可进行。歌圩上,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尽情歌唱……”[31]

  不少普及性读物、公共媒介也用类似的文字把“歌圩”介绍成为壮族“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在各民族的歌俗中,“歌圩”代表着壮族歌节,和苗族的“游方”、么佬族的“走坡”、西北民族的“花儿会”对举[32]。在民族传统节日介绍中,“壮族歌圩”和“白族三月街”、“羌族新年”、“傈傈族刀折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一同成为各民族的典型节日[33]。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人类学家质疑族群“客观特征论”,认为以往学界总是根据客观文化特征来判断族群的本质,这种作法值得商榷。因为客观文化特征与人群经常呈现重叠又不尽相同的情况[34]。从这个意义上看,“歌圩”之名从泛用于广西各族的歌俗逐渐“收缩”为一种壮族歌俗,即为自在的具有过渡性变化的文化人为地划定了界限,这个界限的依据就是关于壮族本质特征的认识观念;进一步地,“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的苗族“游方”、么佬族“走坡”、白族“三月街”等对举,强化了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歌圩”之名,重点在于借用一个包含岭南古音的称谓,使壮族地区的歌俗在形式上“壮族化”[35]。

  如今时而与“歌圩”替换使用的,还有“歌会”、“歌节”两种命名。

  “歌会”的“会”之意,为“聚合;合在一起”[36]。所以以“会”来修饰歌俗、民俗的称谓较为常见,如“苗族赶歌会”、“壮族三月三歌会”、“白族石宝山歌会”、西北地区的“花儿会”等等。惟其意义普通,故“歌会”难以单独起到区分差异的作用,必须在之前加上表示特定内容的词语。

  “节”的原意指“竹节”,“泛指植物枝干交接的部位”或“骨节相衔接之处”,含有“交接”、“衔接”之义。[37]用在“节日”里面,最初指的是天地时气交和之节韵。中国传统节日有不少即来自日月时令的交会。故“节”原本与生活在自然节奏之人的生活方式有内在关联;还与宗教、政治事件有关。由于“节”的重要性和普遍性,20世纪80年代旅游经济发展以来,各地政府陆续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如“山东曲阜孔子文化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大连服装节”、“上海国际旅游节”;一些民俗活动,往往也以“××节”来再命名后推出。如凉山彝族“火把节”,原名的音译为“睹则”(“睹”的意思为“火”,“则”的意思是“偿还”)[38]。“歌圩”也常常转化为“歌圩节”、“歌节”,突出的例子是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依据广西部分地区的“三月三”歌圩活动,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广西的“民歌节”。

  这些形形色色的现代节日,利用传统节日的资源——比如时间、民俗——来唤起大众的广泛的注意和兴趣,实则“旧瓶装新酒”,添加了“经贸唱戏”的内容。同时,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冠以“节”的名义有组织地举办,已经与其宣称的“节”之原型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其功能只是在“节”的命名下,把少数民族的民俗“翻译”成可被汉语文化体系迅速吸收的一种现象,激发起外人想象其具有“传统的”、“盛大的”、“欢乐的”等意义。故把与“歌圩”相关的歌俗称为“歌节”,使得“壮族化”的“歌圩”变得“汉化”。进一步地,广西区政府从1993年起利用农历三月三“壮族歌节”的象征意义,举办“广西国际民歌节”;从1999年开始又改至每年11月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这以政府组织、逐步走向市场、目的在于促进旅游、招商引资、带动经济的“城市节庆”,被认为结合了传统的、原生的民间文化形式与现代的、精英的文化元素,体现了多重话语杂糅的现实情境。此种意义上的“歌节”是民间“歌圩”、民间“歌节”“现代化”的体现。[39]

  有趣的是,2005年10月14日,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开幕晚会,以“四季歌圩”为主题。导演声称此创意来自“广西壮族歌圩节”,并作了这样的发挥——“我们将春、夏、秋、冬四季融入广西民间歌圩中,用四季的颜色把广西最朴实、最原始的歌圩做到极致”。[40]在此前一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的序幕也以“和平歌圩”为题[41]。“歌圩”这个转译自岭南古代文化的语汇,经过文人、学者的分析、定义,在公共媒介广为传递,如今嵌进运用声光影的技术手段制作的现代舞台盛宴,在“民歌节”的文本中成为一个具有地方魅力的但漂浮的能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
下一条: ·[高有鹏]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史的书写
   相关链接
·[黄桂秋]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壮乡广西“三月三”歌圩4月举行
·广西平果县举办大型嘹歌歌圩节·[钟敬文]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1]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