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陶立璠]“非遗”保护语境下的宝卷研究 ——以《鹦哥宝卷》为例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01 | 点击数:7281
 

      其次,中国的宝卷传承历史悠久,传承和传播地域很广。西北和东南地区是宝卷的主要传承地。在这一地区,民间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宣讲仪式,活跃着众多的传承人。宝卷研究应抓住这最后的机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再显宝卷传承的文化生态;在宝卷传承保护中,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及传承人对宝卷文化的认同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宝卷传承的田野考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对目前还活跃的传承人(宗教职业者、民间艺人等)谱系的考察;宝卷流传地域和传播路径的考察;各地宝卷流传版本的考订;宝卷受众的考察等,都要细致入微,认真采录。由于时代的变迁,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大量的宝卷文本文献,这些文献资料很少有传承方面的信息告诉我们。今天借着对宝卷传承人和传承语境、文化生态的考察,填补历史文献的不足。只有这样才可以展现宝卷传承历史的和现实的面貌。

      其三,宝卷的源头是敦煌变文。变文原本是宣讲宗教教义的。清代末年在敦煌石室发现了一批唐、五代的俗文学写卷,学者泛称之为“变文”。它原是说唱故事的底本。这些变文确定了宝卷的文献年龄,实际的演唱活动可能早于唐、五代。变文后来逐渐演变为俗文学的一种体裁,称为“宝卷”,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形成了众多的版本。版本的考订对宝卷的流传、播布以及内容的呈现,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宝卷研究必修的功课。尽管这是书斋的学问。

      其四,如何研究宝卷。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宝卷的分类、编目。在这一方面扬州大学车锡伦先生的研究为宝卷研究者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车先生著有《中国宝卷研究》,可供研究者参考。作为宝卷的地域性研究,西北地区的俗文学研究者负有重大的责任。至于如何研究?这里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宝卷资料库的建设。宝卷目录的编纂是重要的,但是仅有目录是不够的。还应编辑宝卷集成一类的著作。如《宗教宝卷集成》,《历史宝卷集成》,《故事宝卷集成》等等。条件允许的话,必须建立中国宝卷数据库。有了这些基本建设,才可以为“中国宝卷学”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宝卷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语言学、民俗学、俗文学、民间文学多种学科都可以介入。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故事宝卷既可以采用民俗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也可以借用民间故事研究中的类型索引方法。如对不同异文版本,作母题索引,归纳其情节单元,然后加以比较。这样即可将不同流传地区,同一故事内容的变异及其成因,做出合乎历史流传面貌的说明。必要的话还可以绘制同一宝卷在不同地域传承的宝卷地图。用民俗地图展现中国宝卷的雄伟画卷。

      中国宝卷传承历史悠久,但对宝卷全貌展开研究,还是近30多年的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2006年,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的乔玉安被确认为河西宝卷的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江苏苏州的“吴地宝卷”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扩展名录之中。宝卷传承得到国家的重视,是宝卷研究之幸。而甘肃河西地区在中国宝卷传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非遗”保护语境下,无论是西北和东南地区涌现出一批宝卷研究者。他们中有教授、博士,是宝卷研究的生力军。中国的宝卷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必将出现累累成果,我们期待着。

(注:这是为2017年7月24日—25日在甘肃张掖临泽召开的“丝绸之路视野下的民间宝卷学术研讨会”撰写的论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2017-7-31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张举文]“定亲”型故事中“月老”形象传承的文化根基
下一条: ·[赵宗福]学理性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实践——《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序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张润平 李才景]岷州宝卷存目
·[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场域的文化流动与传承研究
·[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
·[李贵生]中国宝卷在河西走廊的独特发展·[李丰]宝卷中的“回文”与仪式实践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