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家乡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家乡民俗学

[张勃]现代乡愁与传统村落
——关于当前保护传统村落正当性和方法的思考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8 | 点击数:10693
 

  三、保护传统村落的正当性

  当前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以挽救迅速衰落的传统村落为目的的大型行动,其实质是一种外在力量对于传统村落命运的强制性干涉。那么这种干涉的正当性何在?大致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 保护传统村落是对之前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错误做法的纠正。在城市化的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许多人根本意识不到传统村落的价值。乡村以及乡村传统文化不断遭遇污名化,成为落后的象征和被改造的对象,大量的传统村落正是在这种观念中被人为推倒永远消失的。如果因为认识不到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造成了破坏的话,要埋怨其目光的短浅、认识的低下;如果认识到了其价值和破坏的危害性而继续如此,那么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如今开展保护村落的国家行动,实际上是一种纠错行为。

  第二, 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开展保护行动的前提,也是正当性的重要源泉。正如前面已述,传统村落具有多种价值。保护传统村落,使其免于消亡,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就是为人类和子孙后代保护文化多样性,留住历史记忆,保存精神家园,同时也是为世代居住那里的人们留住他们美丽的生活空间。

  第三, 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赋予保护行动以一定的正当性。物以稀为贵,现存传统村落数量已经十分稀少。根据全国经调查上报的情况,我国仅有1.2万多个传统村落,占我国行政村的1.9%、自然村落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村落已不足5000个。这些村落形成年代久远,清代以前的有80%,元代以前的达1/4,包含200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00多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涵盖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典型聚落。[17]它们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推倒,就永远地失去。

  第四, 保护行动的有效性是保护行动正当性的又一个来源。无效的行动是具备开展的正当性,而当前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领导,自上而下开展的政策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行动的有效性。一方面,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必然伴随着多种媒体利用多种形式对传统村落价值进行推广和宣传,这可以加深人们对于传统村落价值的理解和认知,使少数人的主张变成大众共识,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觉和舆论力量。另一方面,这项工作是由国家公共权威部门领导的,有着明确的目标、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和保护措施[18],并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效果。此外,近两年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已经显示了它的有效性。

  四、修复与提升:如何保护传统村落?

  关于如何保护传统村落,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来媒体上多有报道,而《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中也已在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基本要求,保护措施,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以及中央补助资金申请、核定与拨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笔者看来,目前最重要的是在修复和提升两方面着力。

  (一)修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修复全社会尤其是村民对传统村落的珍视态度和发展信心

  作为一种基本生活空间,村落总是为它的文化主人所珍视,其存在合法性在中国传统社会从来没有受到质疑。但近几十年来,伴随城市地位的提升,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乡二元体制下市民与农民权益方面的不公平分配,城市日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文明之地,村落则沦落为人们心目中的落后之所,成为被改造、被抛弃的对象。人们错误地认为,现代化就是用城市取代乡村。与此同时,城市人鄙视农村、鄙视农业、鄙视农民成为普遍现象;而农村人也产生了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他们自我鄙视,向往城市,认为村落没有前途。中央电视台的一次选秀节目中,一位在北京某个天桥下做小生意的父亲痛哭流涕,说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离开自己的小山村,可谓一个典型代表。离开村落,是许多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而这,正是村落近年来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如今要保护传统村落,首先就要修复全社会尤其是村民对传统村落的珍视态度和发展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安德明]对象化的乡愁:中国传统民俗志中的“家乡”观念与表达策略*
下一条: ·前沿话题·乡愁的民俗学解读:主持人语
   相关链接
·[沈昕 孙宇梦 葛惠芳]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存在现状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白莉 张晓玫 袁浩哲]传统村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
·[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胡雅丽 杨立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符腾]浅论传统村落的人文记忆传承与保护·[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载体保护开发路径研究
·[谭娟]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胡彬彬 王安安]叙事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新民俗
·[张建芳]贵州仡佬族传统村落沈家坝调查报告·[王喜根]“空心村”呼唤“文化商人”
·[王翠玲]劳动的晾晒与展演的“晒秋”:篁岭村生活节奏变迁的考察·[柴书毓 高忠严]山西阳城传统村落道德建设资源研究
·[邓启耀]民俗影像拍摄的现场语境·[乌丙安]中国社会转型中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分析
·江苏率先对传统村落立法保护·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
·[魏宏欢]村落空间与地方记忆的互建·[林晓平]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析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