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家乡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家乡民俗学

[安德明]对象化的乡愁:中国传统民俗志中的“家乡”观念与表达策略*
  作者:安德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8 | 点击数:9843
 

  《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两书,又均有这样的特点:既记述皇宫官宦礼仪,又记述民间礼俗,二者在著述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同作者过去的官宦人家身份的影响有关,客观上也体现了对文化规律的遵循,即一种文化传统往往是为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共同遵守和传承,尽管其具体活动形式会有所差异。作为前朝遗民,这些作者通过记录作为前朝重要标志的皇室礼仪来表达对前朝的留恋,似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对于皇宫种种礼仪的津津乐道,或多或少也体现了他们自高身份的心理——尽管成为了离乡背井的“遗民”,但他们熟知过去的上层礼仪,曾经是有地位的人。这对处于陌生异地、深怀乡愁的作者而言,不仅具有精神安慰的作用,也可能成为他们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的资本。当然,尤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通过上层阶级的活动来规范节序仪式的意义,也就是说,通过细致描写皇室的一系列活动,使有关时间规律的仪式化行为得到更为明确、更为强化的认识。

  以上特征的存在,使得这些著述在表面客观、冷静的呈现当中,总是带有个人体验的色彩,带有或深或浅的主观情感的印记。就像有的文学评论者所指出的:“故乡的原型意象,情感的物化,如日月星辰、井泉山河、雨雪雷电、田园花木、门窗庭除、禽鸟牲畜、家具摆设、酒食酿器、稼禾炊烟、器乐歌舞乃至祭台墓冢等等,‘一箪食,一瓢饮’,一草一木,无不构成中国乡愁文学作品内容中的常态原型意象。”[9]虽然没有直抒胸臆地言愁、言恨,但是一草一木总关情,在对故乡生活文化传统极力克制的描写和对象化的处理当中,乡愁与离散之情反而沉淀得更为深沉,更为隽永。

  与故土的离散,为身为离散者的民俗志作者提供了一个在对比中反观自己家乡的不同视角,进而使家乡成为了一个“对象化”的存在,一个可以从一定距离之外加以观察、描述和表现的客体。这种对比的视角和相应的叙述策略,成为了中国历代民俗志所沿用的一种书写模式。在现代民俗学兴起之后,许多中国民俗学者自然而然地采用了以家乡民俗为研究对象的做法,并由此形成了这个学科中的一个长期而连贯的重要流派,[10]究其根源,可以说,同古代民俗志中有关家乡书写的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家乡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W123)阶段性成果。

  [1] 本文曾在台湾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主办的“2014海峡两岸民俗暨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宣读,衷心感谢论文评议人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叶涛研究员的精彩点评和给予的修改意见。

  [2] 张叹凤:《中国乡愁文学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43-44页。

  [3]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见钟敬文著,董晓萍选编:《钟敬文文选》,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2页。

  [4] 李道和:《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198-201页。

  [5] 张叹凤:《中国乡愁文学研究》,第43页。

  [6] 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

  [7] 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54页。

  [8] 在这里,作者似乎显示出一种偏见,即认为所有风俗皆产生于某一重要文献的影响,却忽略了不少文献实际上往往来自于对习俗的总结。

  [9] 张叹凤:《中国乡愁文学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95页。

  [10] 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第25~31页。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岳永逸]城镇化的乡愁[1]
下一条: ·[张勃]现代乡愁与传统村落
   相关链接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
·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
·[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
·保护古村落 留住我们的乡愁·文化遗产:跟得上发展 留得住乡愁
·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
·[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