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作者:李长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7 | 点击数:10911
 
此外,社会文化史在技术方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民间史料为主,即主要利用非官方的历史记述材料,如家谱族谱、文集笔记、报刊传单、戏剧唱本、蒙学读物、民间善书、神话传说、民谚俚语、野史小说,以及实地调查,即使利用一些官方资料,也主要是从中搜求有关民间的记述,如方志、判案记录及近代以后的社会调查报告中的民间情况。这是由社会文化史主要关注民众这一特点所决定的。
由上述关于社会文化史研究方法的种种说法,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共识:第一,社会文化史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及其他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灵活的研究。第二,社会文化史应当注重各种社会和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关系。第三,社会文化史应当区分民众与上层立场的不同,及当事者与研究者立场的差异,排除历史上及史学家形成的不符合历史客观情况的“话语霸权”的影响,同时注意历史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关于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经过十余年的讨论和积累,虽然在各个问题上都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说法,但也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如果大而化之作一概括的话,依笔者之见,社会文化史学科可以定义为:它是一门社会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要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生活、大众文化与思想观念相互关系变迁的史学分支学科。
社会文化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日渐显示出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更多地体现在十余年来日益增多的研究成果上。
 
三、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实践
 
社会文化史自学科概念提出十余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特别是年轻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并陆续出了不少研究成果。集中体现这些研究成果的是一批代表性研究著作,下面从社会文化史的广义范围里,主要以近代史领域为重心,作一简要介绍。从这些著作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专史。即本身就兼有社会史和文化史相交叉的性质,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相交织的一些专史,如风俗史、社会生活史、宗教史、教育史、婚姻家庭史、报刊或传播史等。
这些专史领域以往就存在,起初或归于社会史,或归于文化史范畴,却往往与同领域的其他内容有所不谐,现在则可归于社会文化史范围。近十余年来这些专史呈现兴旺之势,论著数量较多。如风俗史方面,有严昌洪在90年代初出版的《西俗东渐记——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演变》(湖南出版社,1991)和《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二书,对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特别是西方文明影响及社会变迁所引起的社会风俗的变迁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是有关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的开拓之作。此后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风俗史的著作还有李少兵的《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风俗史研究已经积累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到2001年,出版了由陈高华、徐吉军主编的、多卷本的《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开始出版),自原始社会至民国时期,按时代划分共计12卷,是第一套贯通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大部头风俗通史。宗教史方面如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对基督教在中国近代历次社会大变动中所经历的曲折及历史作用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此外其他专史领域也有多种著作问世,这里因限于篇幅而不能介绍。这些社会文化专史由于以前就有,所以大多是沿着原有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进行更广、更细、更深的开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
下一条: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
   相关链接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
·[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
·[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梁爽]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社会身份的建构
·[李俊领]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张振犁]从中原龙神话看“中华第一龙”的文化史价值
·[陈鹏程]明清小说中重阳节描写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研相长七书”出版
·[罗士泂]物的社会生命:徽墨的社会史研究·赵世瑜:不止“大槐树”,也说说“小历史与大历史”
·[常建华]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董晓萍]钟敬文留日研究:东方文化史与民俗学
·通告║ “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理论与方法”跨学科国际论坛·赵世瑜:《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赵世瑜 申斌]从社会史到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彭伟文]社会的民俗、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
·[储卉娟]家国互构:社会史视角下的明代“大礼议”·民族服饰:穿在身上的神话古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