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
——基于不同旅游作用的案例分析
  作者:孙九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31 | 点击数:14154
 
(二)傣族园旅游开发历程分析
1998年,广东东莞信益实业总公司投资开发傣族园,后来因运作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1999年3月,橄榄坝农场投资1,000万元,控股60%参与开发傣族园。2000年8月广东信益实业总公司退出股份,由橄榄坝农场和昆明宜良南洋建筑公司合股建设和经营、管理景区,昆明宜良南洋建筑公司是用建设过程中投入但无法收回的工程款加盟傣族园的。目前,傣族园为股份制企业,股东为国有橄榄坝农场和昆明宜良南洋建筑公司。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傣族园1999年8月1日正式营业,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2年通过ISO质量、环境体系认证。自开业至200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7,022万元。
傣族的宗教、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干栏式建筑特征是景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寨社区的生产、生活也成了旅游活动和展示的一部分。景区所包含的五个村寨都具有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典型特征,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迷人的热带风光的最佳组合,并且每个寨名后面都有特别的含义,“曼”在傣语中是寨子的意思,曼将是篾圈寨,曼春满是花园寨,曼乍是厨师寨,曼听是宫廷花园寨。寨子里的村民与景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傣族园公司所推出的旅游活动和产品,主要依托于村寨固有的民俗文化和社区活动场所(如佛寺等),并在村民的广泛参与下开展。
(三)旅游对傣族园族群认同的影响
与雨崩社区居民自发开展旅游相比,受商业公司控制的傣族园社区的旅游开发明显要成熟得多,整个社区实际上形同于一个大的景区,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又会成为旅游表演的主体,村民的生活实际上整体成为被游客消费的产品,出于利益的驱动,为满足游客对于傣族传统文化、宗教、习俗的好奇心和强烈的窥视欲,傣族园开发商调整了部分傣族传统习俗。如泼水节本来是傣历新年时的庆祝活动,但为了让所有游客都能感受到泼水节的狂欢氛围,泼水节成了每天都上演的活动,毋庸置疑,泼水节中本来蕴含的文化意味就会大打折扣,成为一种谋取商业利益的工具。其他类似的文化展示活动也是如此,要让本地居民对这些被当作商品售卖的文化习俗产生认同虽然并不可能,但由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可以交换、可以卖钱,社区居民对这样的一种“展演”形式还是非常认同的。“对于在旅游社区或村寨旅游点的文化,首要的工作是清晰区分出整体文化中用来展示给人的部分。认为展示给人的文化部分即便有一定的表层性,它依然在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上有重要价值”(麻国庆,2000)。傣族园景区的傣族老人,通过织锦、傣首饰加工、贝叶经刻制、制陶、榨糖等工艺过程向游客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从事民俗活动展示的民间艺人的年龄偏大,都在50岁左右,最大的已经接近70岁,因为年轻人对于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掌握得不多。但除了加工出的产品归自己外,公司每月还发给他们100-200元的工资。民间工艺以往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而今得到市场、外来者的认可,他们从民间传统中直接受益(孙九霞,2005)。这有助于唤醒傣族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对于自身的文化认同意识凸显。
当然,由于与潮水般不断涌来又退去的团队游客的长期接触,傣族居民还是能够敏锐的感知到自身与游客之间在族群身份上的差别。同时,也由于傣族园景区确实是这里的居民真实生活的场所,因而居民对于本社区、本族群的认同日益强化。如笔者在2003年10月观察到的傣族园曼乍村一场“赕佛”④仪式中,曼乍村的居民和附近佛寺的小和尚笃定而坦然地进行敬献供品和诵经祝福的活动,全然不顾园内游客们好奇的目光,这充分表达出他们对于傣民族最深层文化元素的深刻认同。由于团队游客往往只在这个展示人文景观的社区里逗留1-2个小时,主客之间的接触只是浅层次的、表面化的,他们退去后村寨变迅速复归宁静。这种族群空间的留存,使傣族文化尽可能少受商业旅游侵袭,也为傣族族群认同保留最本质的文化内核。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
下一条: ·[单辉]从禁忌看少数民族的生态理念
   相关链接
·[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
·[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
·[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梁爽]锡伯族的图像叙事与历史记忆
·[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魏琳琳]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
·[田兆元]创世神话图像景观的重塑·[杨杰宏]音乐祭礼:族群艺术的身份再造与多重表述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临终关怀,还能做什么?·[明跃玲]文化互动与仪式变迁
·[徐赣丽 郭悦]认同与区分·[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
·[石甜]口头传统[1]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与认同·[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
·[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巫达]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