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张朴]羌族边缘区人口的演变及构成特点
——以平武县羌族人口为例
  作者:张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21 | 点击数:7233
 
第二,人口金字塔显示未来人口开始由稳定向缩减过渡。人口金字塔图形能形象、直观地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类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平武县羌族人口金字塔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形状,属于比较典型的缩减型特征,即: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年人比重较大,塔形呈现上宽下窄的形状。这是由于过去人口增长率高,变为近年人口增长率低所致,它反映出平武县羌族人口数十年间的发展、变化脉络。
55岁以上塔身部分则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的发展变化。50~54岁组,所处塔身部分明显宽于前面年龄段,是人口发展的第一个高峰。45~49岁组则明显凹陷,反映了60年代初期人口急剧减少,增长缓慢,甚至连续几年负增长的特殊阶段。此后,人口开始了长达15年的快速增长时期,是人口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反映在30~34岁、35~39岁、40~44岁三个年龄组,成为塔身中最宽部分。从29岁往下的5个年龄组,塔身基本维持在相同宽度,说明在连续25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呈现稳定状态。值得关注的是0~4岁年龄组,由于人口急剧减少,使金字塔基急剧收缩,比重仅多于70岁以上3个年龄组。其缘由为该村较低的生育水平造成5年里出生人口不足以补偿死亡人口,自然增长呈现负增长。
 
四、结语
 
以平武羌族为代表的羌族边缘区人口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1、历史人口减少与历代统治者施行的民族政策以及汉文化的不断涌入、融合,直至作为强势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不无关系。使得这一区域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淹没在汉族的巨大人群里,淡化了自己的民族特性。直至新中国成立 54年后,这些人群才逐步落实政策,重新回到羌族的大家庭里。
2、平武县的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良性发展。平武县计划生育工作始步较早,1958年成立县节制生育办公室,1975开始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人口由过去自然状态的盲目生育向有计划地生育转变。同时,计生技术服务站点建设深入乡村,计生工作人员服务周到,节育技术措施得当,优生优育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接受,计划生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使人口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
3、年轻一代的观念转变,初婚年龄推迟,促使生育率保持在低水平。乡村外出劳务人员增多,仅水口村就有约四分之一的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他们中的年轻人比父辈更见多识广,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养育子女所要付出的精力,承受的经济压力和教育支出等都是巨大的,许多年轻人不愿过早结婚生子。在水口村的调查显示,人们的初婚年龄后延,24岁及以前的适婚人口全部尚未婚配,25~29岁人群也有63%以上未婚。这也是近几年生育率下降,维持在低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村独子家庭的奖励扶助到位,动摇了传统“养孩防老”观念的基石。从2005年开始,政府以现金的方式兑现了对农村独子家庭的奖励扶助,年满60岁的独子夫妇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尽管补助的钱不多,但这些已经领取了独子证的家庭感到是政府对他们响应号召、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肯定,切实关心和扶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政府的这一举措,极大地触动了人们,据调查目前农村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妇明显增加。
尽管平武羌族人口增长稳定在低水平,人口发展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但0~4岁人口的急剧减少,连续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呈现缩减等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当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低生育水平是计划生育的调控结果,尽管人们的观念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传统观念在乡村的巨大影响依然存在,因此,计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不得有丝毫松懈。但是,面对未来缩减型人口发展,年轻人日渐减少,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渐渐加大等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都要求我们提前研究对策,做好应对准备,以确保多年来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效,促进人口继续沿着良好的态势发展。
 
注释:
①转引自李绍明著:《清〈职贡图〉所见绵阳藏羌习俗考》,载《藏彝走廊东部边缘族群互动与发展》第101页,袁晓文、李锦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②③④⑤⑥⑦转引自曾维益著《龙安土司》第154、154、155、159、158、161、170、171页,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内部出版),2000年。
⑧⑨平武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武县志》第203、204页,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年。
(本文原载《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3期第14~17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丁艳霞 朱尉]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民俗文化传播和发展研究
下一条: ·[陈文祥]东乡族研究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相关链接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
·[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
·[杨杰宏]传承中的再造:羌族口头传统的文化生境及特征·[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
·国图启动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工作·[柯小杰]夬儒节:羌族节日民俗的复兴
·[卞世香]关于羌族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几点思考·[李虎]论传承人流动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张曦:《民族走廊与地域社会:羌族社会·文化的人类学思考》
·[林继富]十年,非遗保护的羌族经验·《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天津发布
·[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马小鸿]文化空间视角下羌族瓦尔俄足节文化的传承
·乌孜别克族:中亚人口最多的跨境民族·震后8年,羌族文化美丽重生
·王明珂谈人类“村寨”中的女巫恐惧 ·[石蓉蓉]人口较少民族的族内文化认知与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