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回返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
——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作者:张多 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10-21 | 点击数:10934
 

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术对话与学术共同体构建

李向振

  社会转型时期,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民俗学学术对话和学术共同体建设较为薄弱既是民俗学学科危机的外在表现,也是进一步强化学科危机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家倡导的新文科建设,为我们立足学术对话和学术共同体构建来疏解民俗学学科危机提供了契机。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在武汉大学的教学科研经历,就此问题略抒管见,以期见教于方家。

  武汉大学目前的民俗学学位点设置在社会学院,就规模来说远不能跟我求学时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点相比。正如张多所言的,学者自己的研究跟学科招生点是两码事,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培养民俗学研究生,势必要考虑大学科点的诉求。近年来,在院长贺雪峰教授主持下,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从过去的“导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为“学院-研究生-导师”模式。新的培养模式中突出了学院的功能,具体而言,硕士研究生(包括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工作四个专业)入学后,由学院统一组织集中阅读经典书目(当然书目主要是西方社会学经典),在切切实实读过两年经典后,再回归“学生-导师”模式培养,由导师指导学生学位或学术论文写作。尽管这种培养方式在具体实施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整体而言,集中读过书的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呈现出的知识素养确实得到了提升。相同专业学生和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学术对话与交流也更加充分,学术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当然,由于学生阅读的经典书目大都是西方社会学理论著作,民俗学专业学生在提出问题、凝练问题意识、组织论文思路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社会科学化倾向。这种社会科学化倾向对于民俗学学科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围绕民俗学学科的人文属性和社会科学属性之争,已经有不少论著,但迄今仍未形成共识,因此,民俗学社会科学化对于秉持民俗学人文学科属性的学者而言,并非值得肯定的事情,同样,认同民俗学社会科学化的学者又站在自己立场有意或无意地贬低将民俗学视为人文学科的学者研究成就。在两种不同思路引导下,民俗学学者逐渐形成两个阵营,同时在学术实践中各自发展出学术话语和研究范式,这些隔阂又进一步增加了双方进行平等对话的障碍。

  另一方面,民俗学学生的社会科学化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俗学学科与时代接轨的空间和路径。受学科历史等复杂因素影响,传统的民俗学学科更注重民间文学的研究,因此,学科的人文学科属性明显,并在人文学科领域中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和问题意识,不过,也应该看到,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专注于人文学科领域研究的民俗学正在面临着学科危机。这一学科危机主要有两个面向:一是被表述的学科危机,也可以说是内在的学科危机,即学科自身存在的不足,比如学术产品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不完善、学科知识生产能力偏低等;二是事实层面的学科危机,也可以说是外在的学科危机,主要表现为各高校中学科点分布不均衡、从业人数偏少且年龄结构不甚合理、学科边缘化、学术共同体建设薄弱、学者间对话与交流机制不健全等。这些内在的和外在的学科危机,使得民俗学不得不寻找可行性突围路径,其中,向更加注重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关怀的社会科学学习,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民俗学学科的社会科学化实际上也是补足人文学科不足的探索性实践。

  现在国家层面在推动新文科建设,这对于民俗学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秉持民俗学社会科学化的学者和坚持民俗学人文学科属性的学者,可以借此机会深入探索二者的对话机制。所谓新文科,至少包含这样一层意思,即打破现有的文科边界,尤其是要打破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边界,无论哪种研究,无论哪个学科的研究,都要在提出和研究真问题这个基本原则上形成最大限度的共识和基本的学术交流。兼具社会科学属性和人文学科属性的民俗学恰好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整个学科和学术品格的提升。同时,现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打破不同高校、不同区域民俗学学科建设的时空限制。借助互联网,学者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效,而学者之间的交流越多越高效,民俗学学术共同体意识也会越加牢固,进而促进民俗学学科的完善和大发展。

  结合教学和科研实践,在增强学术对话和共同体建设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举措着手:

  第一,我们现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进行线上活动,诸如研讨会、课程、沙龙、座谈等等。这种形式非常好,因为交谈的形式有时候比埋头写文章效果好,信息爆炸的时代论文常常没多少人愿意细看,而在线的活动就能吸引各个层面的关注。线上的技术便利也许就是超越所在学科点进行育人、教学和研究的一个大机遇。可以说,通过这种形式,同行之间或许可以真正形成共识,因为这种互联网“面对面”的会议,作为与会者不听也得听,否则没办法做出合适的评述。同时,由于线上会议极大地解除了与会人员的时空限制,一方面节约了各种办会成本,使得系列专题会议成为可能,比如重庆工商大学孟令法博士主持的“重庆工商大学青年民俗学者网络讲坛”迄今已举办近二十讲,在民俗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不同区域、不同高校的学生也可以积极旁听或参与相关会议,极大地拓展了民俗学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路径。

  第二,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学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即我的第二点倡议——课程的共享。受学科建制影响,现在我国民俗学学科仍然存在一部分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一部分在社会学院,还有少数学校在其他院系的情形,不同学校、不同院系的培养方案存在极大差异,所设置课程也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建设有民俗学学位点或开设民俗学专业课程的高校或许可以尝试构建高校民俗学课程建设联盟,以互联网形式实现课堂共享,以最大限度整合分散在各高校各院系的民俗学师资力量,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民俗学知识结构与框架,进而提升民俗学学科的学术品格。

  第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设有民俗学学科点的不同学校、不同院系之间或许可以尝试举行联合田野调查。这个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即根据中国芬兰文化协定的相关条款,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和芬兰文学协会于1986年4月4日至15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的“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活动。20世纪90年代,日本民俗学家福田亚细男等诸位先生主持的中日联合民俗调查,影响也非常大,影响了中日的两三代学生。我们国内各地区的联合调查比中日之间相对更容易,就像之前刘铁梁老师组织的山东大学和北师大学生在北京各区县进行的有关民俗文化志的联合调查。实践证明,联合田野调查既培养我们自己、又培养学生,还可能形成一种非常亲切的基于学术研究和学科的共识的学术共同体。

  总之,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科“三大体系”建设离不开有效的学术对话机制和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学术对话机制和学术共同体构建同时又是纾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术对话交流的时空限制,使得线上学术会议和共享课堂等对话交流机制成为易事,同时随着交通工具日益便利,跨区域、跨学校的联合田野考察也已经不再成为问题。这些举措或许可以成为未来国内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形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重视民间工艺的社会文化建构作用
下一条: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