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张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张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4-04 | 点击数:6899
 

三、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及其创新设计的方法与路径

  (一)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非遗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路径,在其与时俱进地发展过程中,融入当代生活并成为当代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传承发展。

  因此,对于非遗传统工艺项目的创新发展,可以借助于现代设计理念,对具体的传统工艺产品进行符合当代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外观和功能的重新设计,以激发消费者使用和消费传统工艺产品的愿望。这种针对某项传统工艺品种进行的创新设计与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发展之间不存在“度”的问题,只是在保持传统工艺“核心技艺特征”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单一的传统工艺产品进行的改进式设计或称其为“再设计”而非颠覆性设计,其产品生产方式仍然采用传统手工技艺或者为提高生产效率而改进过的手工制作技艺,以使传统工艺产品更加能够适合当代消费者的需求,扩大传统工艺产品进入大众生活的空间,使“非遗进入生活”成为日常。

  非遗传统工艺的创新设计,是针对具体“单一”的传统工艺产品,从造型、色彩、材料、工艺及功能上,立足于传统工艺项目本身而进行的符合当代生活需要的改进式设计或称其为“再设计”。我国目前存续的传统工艺项目大都源自农耕文明时代,由于中国社会地区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才使得不少传统工艺项目保存至今。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的飞速发展,硕果仅存的传统工艺项目何去何从?显然我们不愿意看着它们因为不适应社会发展而远去或者成为尘封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传统工艺当然应该沿着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创新变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路线继续一路前行,当代的传统工艺必然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这些创新主要表现在其“造型”“色彩”“材料”“工艺”及“功能”上,传统工艺产品的造型、色彩须随当代审美需求进行新的设计,现代设计的方法可以借用到传统工艺的设计创新;新发现的材料也可以尝试使用,如同当年发现“翡翠”一样,成为新的玉雕材料;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新方法,只要仍然保持手工制作技艺都可以进行应用,比如当代玉雕行业的磨头和驱动方式均已采用现代技术;在传统工艺的功能上应该随着时代需求进行拓展或者“回归”,比如刺绣工艺因纺织品装饰而生,而在宋代开始拓展领域并出现“我国古代织绣自宋代始,突破了实用范畴,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艺术道路”,至1949年之后以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等“四大名绣”将“观赏性刺绣”推至新的高峰,及至近年来各种因素而导致式微,然而服装、饰品、包袋等刺绣生活用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又开始“回归”到生活中,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此,传统工艺的创新设计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艺项目的“核心技艺特征”,只是传统工艺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推动了传统工艺项目更好地适应当代生活的需要,从而继续保持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回顾自2004年8月我国宣布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从初期的探索到现在的具体政策措施,脉络清晰,即以内在动力的推动和外部环境的促进双管齐下,两条线路来履行“公约”精神:

  第一条线是以“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等方式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内生创新动力促使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非遗重新进入生活”;

  第二条线是以“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举措促进外部生存环境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由此,我们来审视“传统工艺创新设计”;“从‘传统工艺’文化元素出发的文创产品设计”;“汲取‘传统工艺’文化元素的现代产品设计”,三者之间其实殊途同归,都是新时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工艺创新设计,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并成为当代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传承发展。

  从“传统工艺”文化元素出发的文创产品设计,源于传统工艺文化元素,以传统文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将对非遗传统工艺的普及与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汲取“传统工艺”文化元素的现代产品设计,将会以“非遗传统工艺项目”的文化元素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起到积极的作用。

图1 当代生活中传统工艺、文创产品与现代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但是,尽管三者都是非遗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式,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并不排斥传承人尝试做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甚至需要积极鼓励;进行从非遗出发的文创产品设计如果采用手工制作技艺,那么这类文创产品与非遗传统工艺并无明显的边界与界限,但是文创产品毕竟是现代产品,其并不排斥采用机器生产方式批量化制作产品,这类文创产品以“非遗”的名义定然不妥;当然汲取非遗元素的现代时尚产品设计,只是非遗元素创造性转化和赋予产品文化内涵的过程,产品显然与非遗相去甚远。因此在实践中还是需要明确“标明”所作“创新设计”是三者中的某项,是传统工艺创新设计?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设计?还是现代产品设计?而不必囫囵地认为都是“非遗”或者非遗传统工艺项目,这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尤为重要,可以更容易回应来自各种知识认知体系的批评与阻力,以免对非遗传统工艺的创新设计和传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结语

  “非遗重新进入生活”是其传承发展的必然,“传统工艺”作为非遗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发展,需要明确在保持“核心技艺特征”的基础之上,坚持手工制作技艺,随时代审美和需求而进行创新设计的指导原则。

  厘清传统工艺及其创新设计与文创产品设计、现代产品设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才能正确处理好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创新设计的传统工艺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并促使其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最好的传承发展;而从“传统工艺”文化元素出发进行整合性创新设计的文创产品,源于传统工艺文化元素,以传统文化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将对传统工艺的普及与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汲取“传统工艺”文化元素的现代产品设计,将会以其独具魅力的“非遗传统工艺项目”文化元素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起到积极的作用,三者都是非遗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形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明确各自的定位。

  从历史的角度看,若干年或一百年之后,今天的“从‘传统工艺’文化元素出发的文创产品设计”、“汲取‘传统工艺’文化元素的现代产品设计”,这两者中的部分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艺甚至也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非遗传统工艺项目”。所以,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继续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文刊载于《文化遗产》2020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条: ·[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