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马克·本德尔]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民族志诗歌
  作者:马克·本德尔   译者:王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2 | 点击数:12043
 

  当她抚慰着我受到折磨的自己的时候

  在寂静的夜晚,

  我爱抚着她圆圆丰满的肚子

  向神祈祷

  保护我的种子

  免受愚蠢的追猎者的迫害

  就像我

  现在我才知道

  不仅仅是矛

  导致的这一切。

  (“Songs”47-49)

  正如在吉狄马加的诗歌里,最后几行也刻画出了在变化的时代和民族精神之中矛盾的自我。然而,没必要用一生的时间延长因那鹿所受的煎熬。他的“种子”的典故与纳嘎族起源神话中显示的文化遗产的首要性与传统的纳嘎族性别角色的建构形成了共鸣。在翻译了的几个这样的神话中,艾尔认为“各个部落的创造故事都囊括了各种要素,都包含着这样的观念:妇女作为照顾者或养育者等同于大地母亲,而男人具有勇敢和力量品质,通常用动物王国的各种动物作为象征,特别是虎。”(Folklore304,Hoakip183-184,Mandal292,Ghosh and Ghosh32-34,Goawami)对保护“种子”的关怀也联系着正在消失的猎头风俗的情感,这种风俗直到20世纪都在纳嘎族的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今天依然在官方的和非官方话语的各种方式中会被象征性地提及,包括在民俗节日和遗产村落[7]的氛围中也会出现。

  泰姆苏拉·奥最著名的一首诗歌《郎特瑞克的石头人》通过各种方式利用了许多民间的意象和主题。诗歌对石头联系着的古代祖先的起源(Aier and Jamir)展开了一系列丰富的想象。这首诗的一个注释解释说,在奥·纳嘎语言中,“郎特瑞克”的字面意思是“六个石头。”它解释说,“根据奥的起源神话,他们的祖先,三个男人带着他们的同伴(三个女人)在一个叫郎特瑞克的地方出现在了地球上。这些石头中的一些今天都还能看到。”诗歌开头引用郎特瑞克这个名字,并认同这是始祖出现在地球的起源之地:

  郎特瑞克

  六个石头

  祖先在这里

  石头人的

  祖先

  从子宫

  出生

  在地球上。

  (“Stone People”)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段友文 柴春椿]祖先崇拜、家国意识、民间情怀:晋地赵氏孤儿传说的地域扩布与主题延展
下一条: ·[陆薇薇]日本民俗志的立与破
   相关链接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斯钦巴图]史诗歌手记忆和演唱的提示系统
·[康凌]“大众化”的“节奏”:左翼新诗歌谣化运动中的身体动员与感官政治·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重新点燃传统诗歌的文化魅力
·[陈芳 杨宇鑫]中国西南和日本“竹生”神话之比较研究·自由与必由 不息与不朽
·[屈永仙]傣族口头传统文类及其传承者·[贾云鹏] 少数民族诗歌翻译的哲学思维
·深切悼念江格尔奇加·朱乃先生·专访印度汉学家墨普德:他将李白、鲁迅、毛泽东的诗传向印度
·博科娃:在世界诗歌日的致辞·[拓和提·莫扎提]关于我国古代第一个维吾尔族诗歌翻译家斛律金(Altun-jan)
·[龙晓燕 王文光]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兴未艾
·[托汗·依萨克]流失在帕米尔的《玛纳斯》·【讲座预告】朝戈金:如何理解口头诗歌 (北大东方学暑校课程,7月11日周四下午)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20世纪中国新疆阿合奇县玛纳斯奇群体·[屈永仙]传承傣族诗歌的女人们
·[钟俊昆]客家山歌与彝族诗歌的特质比较·[周笃文]诗词之源早于《诗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