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作者:记者 张凌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16 | 点击数:6875
 

  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开始“走出去”。

  在开封汴京灯笼张彩灯博物馆里,担任讲解人的张俊涛,一遍又一遍地给游客介绍造型各异的灯笼。作为“汴京灯笼张”的传承人,张俊涛在父亲去世后,辞去了保险公司数十万元年薪的工作,专心推广汴京灯笼。2011年,他把祖宅四合院腾了出来,建成彩灯博物馆。他还将推广的眼光转向线上。在他递来的名片上,印着“汴京灯笼张”的网站。从作品展示到视频,他全方位地将彩灯技艺呈现在网站。

  作为非遗课程的专业教师,王奕蓉每周五都会去上海徐汇区华理附属中学,带着学生们一起体验植物蓝染。她开了名为“草木蓉”的微信公众号,介绍扎染技法的文章里都配上每一步骤的细节照片。王奕蓉有些不好意思,照片里露出的手有些粗糙。因为长年累月用劲捆扎布匹、绕线缝扎,她的手掌磨出老茧。

  2017年9月,位于徐汇区华泾镇的黄道婆纪念馆二期正式对外开放。石璐微和自己的工作室,作为第三方技术支持进驻黄道婆纪念馆。她的工作重心从开发产品售卖转向研究和传承乌泥泾棉纺织技艺。在棉纺织体验的特色场馆,她通过公众授课的方式,让参观者亲身参与扎染、布艺、刺绣、纺纱手工制作。

  徐汇区非遗办主任金志红说:“进行动态展示才能让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加感性的认识。”从关上家门授艺到走向学校、走向社会,这是将非遗的种子撒向更多人的开始,也是非遗传承人当前需要思考的命题。

  走进生活,真正活下来

  “700多年前,黄道婆漂洋过海来到海南学习黎锦,而今晚我有幸与来自海南岛的黎族同学学习,仿佛已经穿越。”石璐微在她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段话。

  这些天在上海大学上课时,石璐微抓紧一切课余时间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承人交流。她正在思考,如何将不同民族的技艺结合,“比如腰织,对机器、空间没那么多限制”。

  “我现在脑海中初步构想的作品是挂帘。用植物染制成的土布呈现出层次不断的肌理效果,主色调是代表清冷的蓝色,中间可能会加上一些浓烈的暖色。”石璐微告诉记者,这是她对非遗传承人现状和心态的表达。

  她正尝试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挑战从未接触过的装置艺术和室内设计。

  当前,众多高校和非遗传承人在探索的也是跨界创新,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经过两年半的跨界创新实践,在上海大学孵化出的跨界创新代表性作品已逾百件,包括王建江与设计师合作完成的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来源的女鞋、手包、礼服。由于缂丝生产方式的特殊性,缂丝产品现今尚属小众。“过去缂丝产品都是拿来送礼收藏,普通人消费不起,自然不了解。”王建江在琢磨,如何让缂丝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跨界合作交流课程的间隙,传承人和设计师都围着董倩,听她介绍自己裙子上的黎锦图案。“黎族没有文字,这些图案就是我们的文化符号。通过这些纹样,能看出我们民族的生活日常。”

  虽是黎族人,董倩也是在几年前的黎族婚宴上,才第一次看到黎锦织成的传统民族服饰。“别的非遗传承人是在进行保护工作,我们是在抢救。”她如今成为老师,专职教授黎锦技艺。曾经认为她“闲得没事做”的朋友在出省上大学后,纷纷跑来问她:黎族的民族服装到底是怎么样的?想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服装,要去哪里做?

  董倩认为,当人的眼界变得广阔,就会想回头找自己。

  她也在不断反思:我将这些传统手艺教给学生后,他们能够拿来做什么?

  “以前经常觉得特别迷茫。”现在她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黎锦本就源于生活,而经历文化断层后,跟生活失去联系,现在对它进行抢救性传承,也是在‘往回走’,就是让传统的技艺回归生活。”

  正如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章莉莉所言,“非遗传承,需要创新,需要走进生活”。在她看来,非遗传承前期可能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推广和引导,但若想一直保持活力,必须扎根于现代生活。非遗传承人需要做的,就是寻找现代生活需求和传统技艺的契合点。当非遗的美变成一种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时尚,才能真正活下来。

  吴玉英说,如果将来有博物馆需要这些衣锦纹针法的绣片,她愿意全部捐赠,只为让更多人了解蜀绣的传统技艺。

  但她最想看到的,并不是绣片成为观众驻足欣赏的藏品,而是最大程度地出现在生活中,成为抬眼可见、伸手可及的日常。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8-01-14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下一条: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相关链接
·河北非遗“缂丝”民间传承人:技艺传承令人忧·黎锦絣染:中国独一的染色技艺
·中国黎锦技艺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