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张礼敏]自洽衍变:“非遗”理性商业化的必然性分析——以传统手工艺为例
  作者:张礼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19 | 点击数:10130
 

  三、“非遗”振兴之理性商业化的必然性分析

  前期的“非遗”活态保护、生产性保护难以解决经济利益与传统传承的矛盾,因为我们虽然认同了传统手工艺的宝贵,但同时默认了其实用价值(包括精神信仰方面的用途)的丧失;认同了传统审美的存在,但是难以与当今社会整体审美架构融通(主要发生在民众自身和政府官员群体);认同了传统手工艺的商业价值,但是否定了其适应现代市场的欲望和能力。把原本是生活有机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切出来评、摆开来看,这种以历史文化断面为关注点的思维模式,在其它“非遗”项目的保护中同样存在,使传统文化研究与当下社会经济分离,进而导致学术研究与新文化创造的背弃。活态保护要做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产生经济效益,由政府“输血”变为帮助传承人“造血”,不但能够养活更多的传承人(不只是代表性传承人),而且是有尊严地活着。

  (一)“非遗”保护国家抢救模式的基本完成,客观发展需要市场经济介入

  21世纪伊始,我国政府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抢救濒危“非遗”为主要目的,以普查、申报、整理、研究为主要手段。在国家层面,其主要运作方式包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从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调动和资助文化组织或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与保护;组织专家、学者对“非遗”进行项目化、专题化的系统研究,鼓励研究人员进行自主、多学科、多角度的学术研究;政府通过教育系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基础性的艺术、人文学科教育与专业的文化职业培训。

  在这一阶段,国家抢救模式下的“非遗”保护工作和学术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文化遗产的历史样貌与存续现状。当“非遗”普查与申报工作面临庞杂的农耕时代遗留文化、遭遇了巨大的项目甄别压力时,有关专家必须划分项目分类、设置层级申报制度,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对“传统”的继承为标准。这个工作过程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同时期出现由政府部门主办的各级“非遗”博物馆、展会,营造出“非遗”保护的高潮,使得社会各界认识到传统文化之宝贵,但是并没有为其建构起有效的生命循环系统。“由于过分强调文化的故意操作性,从而造成目前与当地社会的文化主义和传统主义格格不入的情况。”因为我们很多工作注重强调“非遗”传统的宝贵,要求传承人继承传统、保持所谓“原生态”,并以此作为其是否“合格”、是否“正宗”、是否“有价值”的衡量标准,以文化“断面”的记录和展示来完成学术和行政任务,不同意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应时代和市场进行衍变,所以没有帮助“非遗”找到振兴之路,反而人为地阻碍了某些“非遗”借助国家语境获得自身发展。

  “非遗”在宏观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呈现出纯公共品的基本特征。但是,具体到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又具有局部的竞争性与排他性。……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当遵循公共品、准公共品供给的客观规律,……兼备公共品和私人品的性质,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国家抢救模式既是保护“非遗”的基本模式,又是“非遗”保护工程的顶层架构和国家语境。承继与振兴“非遗”的历史任务,仅依靠国家保护模式是不够的,放虎归山、投鱼入水、回归民众生活,需要市场经济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客观上需要“非遗”续存和振兴

  中国古代文人就有崇尚手工艺的传统,“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非若后人苟且。……皆以精良为乐,匪徒铭金石尚款识而已。”从国民生活来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高污染、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已经引起了现代人的反思,而环保、可循环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已经开始进入部分都市精英人士的生活,使用昔日的“土产杂货”,住四合院、海草房成为一种高尚和彰显品位的生活方式。

  手工艺类“非遗”的两个内在因素适用于现代市场操作:一是人工制作,二是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彰显个性化。“现代西方提倡的‘手工制作’,直接意味着‘优质品’,应该有着信任人类之手的含义。”在这样一个市场空间中,有收藏级、高端、普通等文化消费品细分。在经济运行中有“物以稀为贵”的规律。聪明的传承人对市场反应很敏感,在高利润回报的诱导下,当认识到文化价值和人工价值,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传统的核心技艺和文化精神,同时会更积极地关注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改进自己的作品,顺应现代审美变化,并积极探索和引入现代商业营销手段。除小众的收藏级手工艺品之外,高端、普通的消费品都指向大众的生活空间。在提倡和保护传统民间文化的大语境下,民众的文化自觉、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已经被重新唤起,“非遗”的文化消费市场也被相应带动起来。不仅是旅游市场、老字号商业领域,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与文化产业角度来看,业界也已开始主动吸纳传统文化因素,从初期阶段的借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到后来采纳传统艺术风格、精神内涵,到目前重拾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现代艺术的创作,或者将民间艺术元素融入现代城市的建筑外观、室内设计、服装、餐具、茶具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当我们的口传史诗、故事被电影、动漫展示出来,当民间年画、剪纸、蜡染成为民族文化特色工艺品……现代的社会需求解构了传统文化,但不能不说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传播模式。如果从文化自洽衍变的角度来说,这正是活态的和发展的,不应站在固守传统、以传统为“真”文化的角度去阻止。

  从文化全球化的层面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国家、民族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参与国际经济、文化竞争的软实力。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对文化内容创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2013年11月,中国民俗学会文化产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可见,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客观上需要“非遗”续存和振兴。

  (三)“非遗”具备自洽性衍变以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内在需求

  从历史视角来看,留存至今的传统手工艺,都有其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演变经历,那些不能适应社会变化、失去市场价值的手工艺,已经或正在被历史淘汰。没有任何一种手工艺是一成不变的。除了技艺、工具、材料的变化,还有审美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民俗信仰的变化等,都会促成手工艺最终的变化。自洽衍变,是手工艺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张宏岳认为:

  这是作为一个传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一代“泥人张”都有每一代的特点,他们都是在继承、否定前人的基础上获得自身发展,在前人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就是在这样的否定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

  张锠先生及其后人秉承“改变中谋发展”的路子。建国后,党和政府实施保护、扶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政策,张锠先生调到北京高校工作,成立“泥人张”工作室,一改“塑古斋”的作坊经营模式,采取家传与社会收徒办学并举的措施。张先生本人广泛吸收我国地方传统雕塑、西方古典雕塑与现代艺术的营养,尤其推崇国际雕塑大师摩尔的作品与理念。1992年,张先生为“中国友好观光年”创作了《阿福》。该作品取材于我国民间题材,重新进行装饰设计,加入了莲花、鲢鱼、蝙蝠、寿桃等吉祥元素,使用了长城这一地域标志图案,使得该作品既有吉祥意味,又有国家象征意义,具有了现代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受到政府和民众的一致肯定。他总结说:

  “泥人张”之所以现在有所发展和影响力,就是因为“泥人张”能融入时代、反映时代,这一点非常关键。第一代张明山比较多地反映中国四大名著、民间故事、尤其是肖像创作比较多;然后第二代又延伸,反映三百六十行,民俗题材更多;第三代张景不单纯做传统题材,更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他做了很多抗美援朝的作品,比如说《铁甲军》、《老美投降》,在后来公社化的时候,有《东风颂》。……一方面要适合社会,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审美追求,所以它只有变化才能更好地融入所处的时代,更加丰富多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田青]城镇化建设中的非遗保护
下一条: ·[巴莫曲布嫫]民俗学伦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