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马知遥]冯骥才:让中国文化获得了世界声誉
  作者:马知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2-21 | 点击数:5696
 

  冯骥才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政策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是他头一次提出对中国大地上的民间文化进行盘清家底的地毯式的普查,是他提出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半,是他提出为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谈并为他们立传。是他通过自己长期的田野经验提出了:“民间创造,精英挑选”的保护理念,提出了“把书桌扎根在田野”,提出对中国的民间美术进行分类,建立国家文化遗产日,春节假日前延到年30,清明节放假等等倡议。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一些建议,让这些宝贵的惠民建议成为国家法定的节日需要不断的努力。冯骥才已经前瞻性地意识到,当传统的节日得到保护的同时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内容也会因此得到保护。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四级保护体系,国家名录中的国家非遗项目达到近1300项时,当各级名录非遗项目达到7000多项时,冯骥才又清醒地认识到:数字不能表明非遗工作的成绩。因为大量的严峻现实表明了官员的不良政绩观以及非遗的产业化意识影响着很多地方官员,甚至一些文化保护工作者自身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形成共识。一些虚假的非遗项目开始出现,一些得到非遗项目称号后完全背离传统成为适应市场的变异产品的非遗项目也开始出现,所以他提出“建立非遗红黄牌制度”,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摘牌处理;他在2011年的政协会议上又提出暂停非遗项目的审批,将非遗改为“审遗”,为的是保持国家非遗的纯正性。

  此外,冯骥才对中国雕塑、民间美术、考古、敦煌学、中国画、音乐、文学等各领域的通晓,让他打通了知识的界限,让知识真的达到了为思想所用,为个人智慧和人格的完善所用。在十多年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们仍旧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冯骥才”。他的视野是世界的全球性的,他的工作是全国性质的,他的足迹是遍及大江南北的,他的成果是带有典范意义的。他用知识分子的情怀,用对民间文化的一腔热爱带动了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用自己的参政议政获得了一个个正确的提案的落实,让全民共享自己的节日文化。他改变了过去知识分子只是将学问扎根书斋,不问天下的形象。

  冯骥才用行动激发了一个民族对民间文化的沉睡,也让中国文化获得了世界尊重。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他让中国的文化精神获得了世界声誉,同时也让更多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和任务,这还不够。当用10年时间亲自挂帅完成了中国民间文化抢救的龙头工程“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和保护工程”之后,他又转身到了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抢救中来。中国的民间宝藏丰富,需要一代代人锲而不舍的行动,需要永远站在时代前沿的文化先觉。

  传统村落是另一种文化遗产,这是冯骥才先生独立思考并带有创造性的思想。这一主张此前在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中还没有被专家提出,而实际上,这是一个事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在乡村,大量的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也遍及乡村各地。对乡村的生态文化、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就是为传统文化留住根,留下最后一道防线。而这个主张又是如此及时。如果任由城镇化进行大力发展下去,如果不考虑传统村落的问题,那些受到保护的或者还没有机会保护的文化遗产一定会遭到灭顶之灾。以村落为考察对象,带动的也是一种新的学风:实地调查,实物取证,整体研究,为传统村落立档,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最为重要的是,村落的保留为今后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便捷的通道,也为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宝贵的人文风景。时间会告诉我们,冯骥才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创见在今后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意义将越发彰显。

  本文发表于2013年第9期《文明》杂志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韩雪春】

上一条: ·[潘鲁生]民俗学的中国立场与文化使命
下一条: ·[陈兼 陈之宏]孔飞力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相关链接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樊存常]孔孟故里山东济宁 梁祝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利用研究·[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张怀群]乡村振兴时期民俗现场暨文化变化进行时调查·[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
·[李毓 林立英]文化濒危与教育:水书文化传承的实践特征与机制·[江帆]意义生产与文化表达:历史“棱镜”下的东蒙民间故事审视
·[张士闪]地方感与地方社会的自我建构:以鲁中洼子村为个案·[胡亮]日本文化遗产的解构与重构实践
·[熊威] 从“认奘不认坟”到“认奘又认坟”:德昂族丧葬文化变迁研究·教科文组织: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康丽]实践困境、国际经验与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