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温睿]刻痕剪影:“纸破天惊”的民间剪纸
  作者:温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01 | 点击数:17965
 

  (3)撕烧

  少数民族或部分地区的剪纸作品中,还会并用撕、烧等方法丰富作品的效果。

  满族的撕纸《嬷嬷人儿》,三位嬷嬷神的外轮廓就是用撕纸方式制作的,细部特征如头饰、五官、衣服上的纽扣和褶皱等则都由刻纸手法表现。这是一组反映宗教信仰的撕纸作品,以满族萨满教中的“老太太神”为主题,造型与黑龙江流域的古代鱼皮袍上的人形图类似,都表现人体正面、左右的对称,并着重刻画了三位嬷嬷神的面貌和装束。一位头顶圆髻的嬷嬷神,上衣竖列着五个一字扣,下裳边缘处有三条细长的镂空,像裙子的层次;另一位嬷嬷神顶着旗头、佩戴耳环,所穿的连身旗装前胸部位的花纹与旗头上的大花一样;还有一位嬷嬷神梳着冲天辫,大眼睛、大鼻子,装束与第一位嬷嬷神类似,但袖口与裙边没有镂空处理。撕纸特有的粗犷、古朴、随意与局部细节的精致刻法在这幅作品中相辅相成。

  江西烧纸作品《荷塘小景》,在剪刻手法基础上辅以烧制方法,再将完成的作品用花色绢布衬垫。荷叶的边缘与荷叶表面的水珠都用烧灼的方法制作,略焦的纸洞边缘从颜色和状态上尽可能地表现了荷叶残败枯萎的质感,达到了把物体情状化为视觉观感的“通感”效果。

  剪纸纹样:小身材,大含义

  习得文字,需要先认识点画,才能辨识文字;同理,剪纸纹样如一砖一瓦,筑起完整的剪刻作品。以下是剪纸中最常用的五种纹样,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都是在这些纹样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来的,属于变体,并没有太大区别。

  小圆孔

  小圆孔是剪纸中最常用的符号,人物和动物的眼睛、花蕊或花瓣、浪花的水珠等都可以用小圆孔表示。剪小圆孔时,要先对准空白处的圆孔中心轻轻扎一个小洞,然后把剪刀尖伸进去,顺着小洞往小圆孔边缘剪,逆时针方向转360度剪上一圈,这样线条才流畅圆滑。

  用细薄的麻料纸熏制而成的熏样剪纸《吉庆有余》,整体就是以圆轮状构图方式呈现的,小圆孔是画面中的绝对主角。如正中的圆轮表示抽象的太极图案,最外层的一圈小圆孔象征着鱼卵,画面中的几只青蛙身上也分布着更为细小的圆孔。古时人们崇拜鱼、蛙等大量产子的动物,认为后代人丁兴旺是最吉利的事情,这里的小圆孔便象征着多子多孙。

  鱼鳞纹

  顾名思义,鱼鳞纹是模拟鱼身上有序排列的鳞片的剪纸花纹。《吉庆有余》中有一条鱼身上用阳刻剪纸方法剪制的一排扇形花纹即为鱼鳞纹。

  月牙纹

  月牙纹常用于人物及其他动物的眼睛以及人物的口、眉等五官部位。剪月牙形时通常先从月牙中心空白处下剪刀,再顺着月牙的外轮廓线从左往右剪。

  《哑背疯》是山东文登地方戏曲,又名《姜老背姜婆》。这幅同名的剪纸作品中,哑夫姜老的双足与疯妻姜婆的双腿均以阳刻手法刻制,二人的衣纹绝大多数均以数组大弧度的月牙纹刻制。戏曲中,一位演员同时扮演姜老和姜婆夫妇二人:演员身前配有一只假头,装成一言不发的哑夫姜老;身后还配有一双假腿,用来表示由姜老背着的风瘫妻子姜婆。演出时,演员直接扮演的疯妻姜婆一面歌唱,一面做些舞蹈动作,配合哑夫姜老一起演出行路、过河、采果等情节。这大概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样子吧,无论病痛贫穷,不离不弃。

  柳叶纹

  柳叶纹两头尖细,整体是柔和伸展的纤长S形弧度,像一片柔软的柳叶。剪柳叶纹时,同样要从中间空白处下剪刀,自右往左剪,剪出圆滑、简洁的线条。柳叶纹常与月牙纹一同用来模拟衣物的皱褶。《哑背疯》中,姜老右臂上部的身体部分和右裤腿上各分布着四条柳叶纹。

  锯齿纹

  精细的锯齿纹看上去有毛茸茸的效果,既能用来表示动物的皮毛,也可用来表示花瓣等有层次的东西。锯齿纹是剪纸中难度较高的技法,一般要先剪出一条半圆弧线,再顺着它的右侧剪出一条弧线作为开口,这个开口不宜太大;然后,左手的食指压住剪刀尖,大拇指压住剪出的锯齿部分,配合动作,防止错位;剪刀尖只左右移动,一刀紧挨一刀地剪,便能保证锯齿的长短、大小、粗细均匀。在学剪锯齿形时,应该先从直线锯齿形剪起,然后练习剪弧线锯齿形,最后再练习剪圆形锯齿形,循序渐进。

  《伐木》是一幅麻纸剪成的作品,不对称的构图是它的外形特色。拉大锯的两人身后各垂着一条辫子,像是典型的清朝人打扮;两人身上有大块的阳刻镂空,而锯子的锯齿和树叶的内外边缘都用锯齿纹装饰,在忠于事物形貌特点的同时又使画面有疏有密,具有节奏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3-02-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赖施虬]民间剪纸 剪出民俗
下一条: ·[陆斯嘉]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
   相关链接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于翔]心流:女性剪纸群体的最优心理体验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邬梦茜]浅析民间艺术的遗产化
·[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王晓宇 左红卫]新疆克拉玛依市剪纸艺术调查研究·[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段枚伶 左红卫 王雨心]新疆哈密市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调查研究
·[左红卫 冉小芳]从《新疆日报》看民间剪纸在新疆传承与发展的轨迹(1952-1999)·[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
·[于富业 管仲]“我他边界的消失”·[冉小芳 左红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剪纸艺术调查研究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何红艳]内蒙古剪纸艺术探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