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叶隽]留德一代的德国学术史观
  作者:叶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0 | 点击数:9785
 

  陈寅恪曾批评当时的中国学界,谓:“国人治学,罕具通识”,说得既切中窍要,又痛快淋漓。但如果深思追问的话,为什么国人会“旱具通识”,这所谓的“通识”究竟又是什么?在我看来,首先就是学术史意识。这里的学术史,乃是通论学术的“知识学”意义,而非单纯的某领域或某专业的学科史。其实,国人早有学术史的传统,无论是当年的学案体,还是民国时代两部宏宏大著的《近三百年中国学术史》,梁启超与钱穆两代学人,一种思路,希望能追溯源流,而为自家寻找方向。可问题在于,学术史的源流,究竟是哪里来的?有论者或谓此乃中国学术传统之物,其实向来道不远人。至少,德国人自身是有着学术史传统的。

  陈寅恪既一心闭门读书,那就必然要考索学术史的脉络谱系,如此才能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他这样的大学者来说更是如此。1920年代,陈氏二次留德,仍然入柏林大学。陈氏极少有关于自身学术生命痕迹的自叙,故此要考察其学术史、思想史轨迹,极难措手。但愈是如此,其价值愈显深远。考察其微言大义与生平事迹,仍可相互参照发微。

  1925年,陈寅恪由德归国,执鞭清华,主要开始对西人之东方学的探讨,开始则从目录学着手。其实,陈氏对德国汉学素来不以为然,对法国汉学则颇为重视,这一点在其对待德、法汉学代表性人物的态度上表现的很明显。一方面,他对德国汉学家如福兰阁相当不看好,不同意聘请他当中央研究院的特约通讯员,称若约聘此人会使外人怀疑到我们的学术判断水平,不知背后是否也有其它的场域考量因素在内?可他对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却态度相当不一样,虽然陈寅恪“在学者圈中也是有名的极不耐烦应酬,但每逢伯希和来华,他不仅参与宴会,还往往具名作东”,可见相当敬重。这也可从另一方面证明法、德汉学在陈寅恪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他对当时世界学术的整体进展状况是心中有数的。陈寅恪所求学者乃是德国之梵学,而当时之德国,正是梵学研究的学术中心,吕德斯等可谓是真正的大师级人物。

  对于德语的重视,是陈寅恪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在他与挚友吴宓的交往中也表现出来。吴宓日记1927年9月27日有记载称:“晚,陈寅恪来。劝读德文,俾可多读要籍。”可见,在陈寅恪的心目中,德文地位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其多有“要籍”。所谓“要籍”,在陈氏看来,不外乎是具有学术思想重要意义的经典之作。陈寅恪虽所留书面实证极少,但就其学术进路来看,与德国学术,包括其学术史传统关系相当密切,犹待进一步考证。

  1936年,任中德学会中方干事的冯至组织出版《五十年来德国之学术》,撰《编者序》提及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有许多中国留学生离开祖国,骤然走入另外一国的学术界里,往往感觉头绪纷纭,往日所预想的和目前所看见的不能互相衔接,中间彷徨摸索,要牺牲许多时间和精力,现在这本书将德国五十年来各门科学的派别发展作一个明显的记载,它对于想到德国求学而预先要略知德国学术界概况的人,一定可以给许多参考上的帮助。”此时的冯至,留德五年获得博士学位归来不久,想来还有颇为深刻的留学感慨。他所从事的这项组织译介工作,可谓功德无量。此书共四册,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目录几乎包含了当时的各种学科,而且每门学科的原作者多为该领域专家或权威,译者亦多为名家或留德学人,对相关专业有相当程度之了解,可见组织者用心良苦。但后世能体察者,却似乎寥寥乏人。

  我对学术史命题的兴趣,是从中国语境生发的。1990年代以来,学术史研究蔚为潮流,但其意义,与其说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出发寻找一个特定的坐标。大体说来,蔡—陈—冯三位的留德时代,跨越了1900—1930年代的德国学术场域,对德国学术有一象征性的见证功用。因为,当1930年代纳粹掌权之后,德国大学与学术就到了一种历史性的转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大学处于鼎盛时期,也是“近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巅峰”。一战虽使德国大学教育滑坡,但经过魏玛共和国时期对高等教育的民主化改革,大学又成为研究科学和讨论学术的场所,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良好传统被恢复,大学发展态势良好。所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1933年纳粹上台前,德国大学及其科学水平仍是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的。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例,从1918—1933年,德国获奖者为14人,英国为10人,法国为3人,美国为4人。”德国学术之强盛依然可见一斑。

  实际上,自19世纪德国经柏林大学建立后逐渐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场域后,俄、美、日等新兴强国都先后经历了“以德为师”的阶段,中国在这个进程中是后来者,而且所学确实有限。但毕竟第一流精英已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蔡元培谓“世界学术德最尊”,还是马君武强调“德国文化为世界冠”,都表现出来。而作为第一流知识精英的蔡、陈、冯等人对德国学术史的自觉意识和认知努力,其实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国学术史的命题,由此可以展开。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留德一代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而他们的德国学术史观的隐隐若现则更给当代学术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我们该当如何面对世界主要文明的他国学术史?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9年7月15日

上一条: ·[潜明兹]学科建立与发展之我见和期待
下一条: ·[徐新建]采歌集谣与寻求新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