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张红珍]近期中国建筑风水之科学与迷信争议综述
  作者:张红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14 | 点击数:9347
 
 
二、建筑风水中有“科学合理的因素”
 
坚持建筑风水应该批判继承者从对“阳宅风水”本身的解读中论证“建筑风水”中有“科学合理的因素”。
在郭璞的《葬书》出现以前,没有风水这个词,类似的行为称为“堪舆”,又称山水、青鸟等,是中国古代人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天人合一理想在人居环境中的实践运用,最为典型的当数堪舆学。它是一门指导选择和处理居住环境的专门理论。从生者的居所选择,到村落的选址和园林修建,乃至城镇的规划、建设,都体现着中国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环境观,具有许多合理因素”。(雷铎,2003:128)
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跟环境的关系。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一种环境观、生态观,是中国古代的生态建筑理论。
风水的坚定、彻底的批判者陶世龙教授也引用别人的话说:“建筑风水学可分为两派,形势派和理气派。前者关注建筑空间,如山形水貌,藏风纳气。用现代建筑学阐释仍然有一定合理性。”(陶世龙,2005:121)如风水术中形势派讲形势、形法、峦体,以“觅龙、察砂、观水、点穴”为主要内容,因而必须懂得传统地理:①山脉排列起伏如龙脉,觅龙是寻求山脉的延伸趋势。②察砂是指在龙脉背景分析基础上,寻求“安定”的阳宅和阴宅。③观水包括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观察,看其对阴宅与阳宅的利害关系。④形法的目的是定点,对阴宅来说是点穴,对阳宅来说则是选址。科学在这方面强调景观生态意义,术学则强调福荫意义,寻求这两方面的统一相当困难,但在土地和物业开发方面,寻求这种统一却是最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
风水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刘金钟著文指出风水文化中的科学内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藏风聚气”说。②“负阴抱阳”说。③“攻位于汭”说。④“观势喝形”说。⑤“五行生克”说。⑥“植树论”与“水口说”。(刘金钟,1997:691)
因此,他们认为建筑风水说不完全是迷信,其中包含了一些科学合理因素,所谓“建筑风水”实际就是建筑与地理、生态、文化的交叉学科,是“古代地理学”,符合“生态建筑学”,甚至有的学者说整个风水学实际就是环境学。
 
三、风水作用及影响评价
 
对于风水对现代社会的作用及影响评价目前也基本上有两种态度,认为“建筑风水”“包含了一些科学合理因素”者肯定风水的正面意义,而批判者持彻底否定的态度。
林语堂从美学角度肯定风水文化的正面意义。“堪舆的基础是一个泛神的风景欣赏,而堪舆术使我们更敏锐地观察风景。我们乃从山岭的轮廓和一般的地形学上探索与动物一样的韵律”。(黄卓越编,2004:178-179)
也有不少学者从环境保护角度肯定风水理论的积极意义。“传统风水理论在历史上保护了许多名山大川,维护了城镇村庄的树林,有效地保持了水土,创造了无数宜人的居住环境。所以今天我们仍在运用它”。(范颖华,2005)
有的人认为中国的风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建筑环境综合科学”,在现代城市规划开发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陈传康教授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这在当代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及区域开发与发展、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及旅游产业发展中,均可发挥指导作用。”(陈传康,1998:60)
而风水批判者对待风水的现代作用是持彻底否定的态度。
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教授曾多次写文章驳斥一些风水学著作,认为风水往往严重地扭曲审美,风水盛行则绞杀了建筑的个性、干预建筑纯正语言的运用。
陶世龙认为风水在过去阻止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今天仍是阻碍我们走向现代化的消极因素。风水盛行败坏了党风党纪,官场上出现了“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科学信风水”的不正常现象。风水更有可能起到蛊惑人心的作用,影响社会的安定,如今天他说你据有得帝气的形胜之地,是天命有归,你高兴地接受了,明天他说你气数已尽,你又该如何?(陶世龙,2005:124-126)
透过近期关于风水的争议可以看到,事实上风水在中国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面等已经有了相当的市场,而在农村里也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几千年里风水就没有灭绝过。现在,建筑风水中的科学与迷信又成为学术界争议的热点问题,正视这一社会现象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建筑风水的实质和端正对待建筑风水的态度。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揭英丽]客家山歌研究综述
下一条: ·[秦华生]中国戏曲理论建设30年
   相关链接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学“术”问题
·[高丙中]从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胡港]学科立场与搜集整理问题:《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科学性价值·[林继富 杨之海]科学化、整体性民间文学记录的探索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杨明晨]迷信作为“知识”: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与学科话语的跨文化实践
·[梅联华]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林玉惠]中国珠算列入「非遗」项目的回顾与展望
·[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