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意娜]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作者:意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11-01 | 点击数:24930
 

二 口头传统的双向复述

  口头传统是一种集体记忆,其出现以后,在一代代的“集体记忆中经过反复洗濯、融通,并用口头方式吟诵传唱,拓篇展部,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今天这一宏大叙事”。“记忆是反复实践的效果”,口头传统经典化的第一步正是经验的实践,最后一步是仪式确认,像“亚鲁王”这样的口头传统就是“在丧葬仪式上不断重复,通过反复重温族群历史,固化族群记忆”。

  当我们说尊重与保护传统,是希望能够保持一些被称为“传统”的部分不被改变,保持“原样”。这种对同一性的诉求在界定不明时很容易被理解为“原本”中心论。在前述时间流水隐喻的例子中,就是一种回到源头的尝试。在书面文学传统中,源头经典是“原本”,回到原本是解释一切正当性的基础,“回到孔子”或者“回到苏格拉底”等的诉求总会在传统被威胁时适时出现。在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冲突凸显的当代,学者呼吁回到苏格拉底,因为他提出的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内在统一有助于重构当代伦理。而“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个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因此要重新回到孔子,回到他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为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世界。

  在解释学的视野里,处于流传中的传统,“既是此一物,又是彼一物”。德勒兹就明确认为传统的复述无源头可寻:“节日,就是对‘不可重复’的重复”。学人描述早期基督教口头传播史时有一个经典论述:“你可能熟悉旧的生日聚会游戏‘电话’。一群孩子坐在一个圆圈里,第一个向坐在她旁边的人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然后告诉下一个,下一个告诉再下一个,以此类推,直到它回到那个启动它的人那里。这个故事总是在复述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想象一下,同样的活动正在发生,而不是在一个下午有十个孩子的单独客厅,而是在罗马帝国的广阔区域(大约横跨2500英里),有数千名参与者———来自不同背景,带着不同关注,处于不同语境———其中一些人还必须将故事翻译成其他语言。”在口头传统领域,是否有这样的源头可供我们回溯呢?回看仪式上的“亚鲁王”,其回溯的集体记忆又是什么?源于何处?何以成为现在的面貌?

  口头传统在亦此亦彼之间,沿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展开复述:向后回归源头和向前继续发展。向后回归源头,也是我们一般意义上对复述的认知,即对已有的、原本的“传统”忠实地进行模仿,追溯口头传统的“代代相传”。如今我们叙述口头传统时,常常会将自己局限于“少数族裔”“原住民”等视野,但其实所有具有世界意义的源头经典传播之初,大都或长或短有一段口头传播的历史。比如基督教口头福音传统(oral gospel traditions),是书面《福音书》产生的第一阶段,内容包括耶稣的故事,以及转述耶稣说过的话等。佛教早期情况也类似,梁启超曾说:“初期所译(佛经),率无原本,但凭译人背诵而已。此非译师因陋就简,盖原本实未著诸竹帛也”。而佛陀悟道之初,向五位弟子传道,“五人闻后便获果证,从佛出家,成为佛教里第一批‘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的弟子,从而使‘声闻’成为专门的悟道路径”。

  口头传统的讲述者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帮助我们认识这种对源头的复述。仍然以“格萨尔”史诗说唱艺人为例,不同类型的艺人都用各自的方式来确认“源头”,神授艺人从根本上确保了源头的合法性和对源头的还原度,虽然是代代相传的口头传统,但神授艺人的蓝本直接来自于神或者史诗故事本身,漫长的转述和改写、创作历史在神授传统中被有意略过了,“原本”的权威得到了保证。藏族史诗独有的圆光艺人和掘藏艺人也是如此,只是方式不同。圆光艺人使用类似占卜的方法,通过咒语在铜镜或拇指上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图像和文字。掘藏艺人细分为意念掘藏、实物掘藏和智态化掘藏三类,从意念或者文物中获得内容。闻知艺人是几乎所有史诗传承的主要方式,要求艺人记忆力强,善于模仿,有的善于阅读,博闻强记;闻知艺人依靠自己的记忆力来保证对于史诗“源头”的忠实。

  除了人的因素,口头传统的许多特征也保证在代际传递的过程中,内容能最大程度记忆并准确传递。在口头程式理论中,程式被识别为“任何重复出现”,并且“反复出现”的“片语”,反复出现的典型场景,“很好地解释了那些杰出的口头诗人何以能够表演成千上万的诗行,何以具有流畅的现场创作能力的问题”。尽量靠近“原本”的复述,都不是“原本”,而是一种阐释。何况再高明的记忆天才也难以保证内容的原封不动,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变化,有学者称之为“自身疏异化”。因此,对于口头传统的关注,单向追溯“原本”的道路并不完整,还需要关注前行的复述。

  前行的复述通往另一个方向,在一代代传承复制过程中经过层层解读,实现转化,最后的结果或者推动了传统的发展,或者改变了传统的样子。口头传统领域的“表演理论”就代表了这一方向。该理论认为口头诗歌文本是“表演中的创作”,“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创作”。德里达有过一个著名的隐喻,将原本与译本的关系用生命来作比,指出译本是原本的增补,他们之间存在生存、死亡、复生、幸存的纠结和缠绕。口头传统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作者大多是托名某一位神圣人格,比如荷马。但是“神圣知识皆靠口语相传……这一点自然在这种知识的文学形式上留下永恒的印记,也是个别流派(shakhas)的经典彼此之间会有重大出入的缘故”。

  若将这种复述的语境极端化,即用另一种自然语言来“复述”,能看到这一向度的显著特征。在同一种自然语言下的“复述”也同此理,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第一个典型的例证为在藏语、汉语和英语世界中都广受追捧的仓央嘉措诗歌。尽管仓央嘉措生活的年代距今只有三百余年,但围绕其诗作至今争议纷纷,几乎具备了复述双向度会发生的所有变化,在各个维度都无法追溯“原本”,尤其是在作者和主题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上。在作者问题上,诗歌虽然署名为仓央嘉措,但细究起来,多数版本的刻印不符合惯例;从内容上看主题混乱、风格混搭,内容与仓央嘉措的身份明显不符;以至于不像一人所作,虽然公认归属于他的诗作有七十多首,但真伪存疑,甚至有人认为这些以“情歌”之名流传的诗歌都是出于污蔑和贬损为目的的有意“炮制”。众说纷纭之余,讨论多数只能结束于“有待进一步探讨”。较为统一的处理办法是“在没有充分理由证明它不是仓央的作品以前”,仍然以他的名字作为这些诗歌的统称。在主题方面,尽管很多藏汉知识分子都呼吁将仓央嘉措诗歌称为“道歌”,认为仓央嘉措诗歌为“情歌”的人仍占多数;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学者认为仓央嘉措是借男女情事为喻撰写政治诗。这种争论会直接影响对诗歌的理解和翻译,原本诗歌的翻译就会带来面目全非的文字效果,再加上不同的主题理解,更会南辕北辙。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海力波]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三神器母题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
下一条: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
·[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冯文开]史诗研究七十年的回顾与反思(1949-2019)
·【讲座预告】庄孔韶:《金翼》《银翅》及其后续研究(2019年4月16日,中国社科院)·[美]布莱迪:《人类学诗学》
·[朝戈金]口头诗学·[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
·[冯文开 廖明君]口头传统诗性智慧的探索者·[苏茜]中国口头诗学理论与现实意义评述
·[马俊杰]认知口头诗学:认知诗学研究的新领域·[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邱婧 王琴]口头诗学与日常瑶歌·[高荷红]口头传统·口头范式·口头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