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单霁翔]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作者:单霁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8-31 | 点击数:85230
 

  80年代末,当第11届亚运会工程北郊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即将竣工的关键时刻,中轴线北段得以按规划打通,为实现中轴线向北延伸提供了条件。借助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中轴线继续向北延伸。奥林匹克公园位于中轴线北部的延长线上,集森林、湿地于一体,空间开阔、环境优美,至此中轴线北端城市景观的格局基本确立。

  侯仁之先生曾将北京中轴线向北延伸称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第三个里程碑,指出“紫禁城作为第一个里程碑,它那巍峨壮丽的宫阙,就充分显示了皇权时代帝王至上的思想,天安门广场作为第二个里程碑,它在扩大宫廷广场为城市广场的基础上,又融合古今建筑为一体,从而呈现出继往开来新气象。现在作为第三个里程碑,又处在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顶点上,其总面积还将超过旧日的紫禁城”。

  2003年12月,《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完成,首次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到南苑,确立了南中轴在北京南部地区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同时,《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等保护规划和设计文件相继制定,成为对中轴线实施整体保护的重要依据。

  同时,北京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04年9月,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永定门在原址按原状完成复建,再次屹立在中轴线南端,如此适当的景观恢复并不是大规模的复古重建,而是对带有标志性的建筑选择性恢复;天坛和先农坛之间的杂乱建筑得以拆除,亮出了坛墙;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遗址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等相继建设;钟鼓楼、万宁桥等文物建筑也得以修缮,中轴线重新展现出基本轮廓。

  人们还记得,20多年前,在北京市召开“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时,故宫博物院单士元先生在病床上写出书面发言,就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风貌提出建议,一是希望将景山后东、西侧原有皇城遗址外露一部分出来,可再现出老北京规划的整体与首都文化风貌。二是建议在地安门桥东、西两侧一二百米内,拆除广告牌和水泥盖板,清污整治,使桥下能看到“活水”,西侧与什刹海水面相通,恢复历史文化风貌。今天可以告慰单士元先生,他的嘱托已经得以实现。

  不了解北京中轴线的过去,就无法认识中轴线的现在,也就不可能预测中轴线的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处于同一时间链条,忠实记录了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诠释了古代传统礼制文化和当代首都建设理念在不同时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形成不同于西方城市轴线的特征,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

  北京中轴线是思想文化轴线。既反映出人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无比杰出的成就,也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集大成者,更是都城规划长期发展成熟并且保存完整的典型范例,在空间格局、功能分布、场所营造等方面,均展现出东方文明在都市规划设计和建设方面的最高境界。从苑囿和宫殿建筑,到祭祀和礼制建筑,再到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胡同、四合院。中轴线在今天仍然和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原则通过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得到延续,推动解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北京中轴线是文化艺术轴线。在北京中轴线上,汇聚着城市中最具价值的众多代表性建筑,以故宫、天坛为代表的古代建筑,以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以景山、北海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及以大栅栏和鲜鱼口、什刹海和南北锣鼓巷为代表的传统民居街巷。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建筑、园林、街区的风格之多样、类型之丰富、形制之规整、建造之精湛、规模之宏大,在空间上体现出音乐般的节奏,使北京中轴线成为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民族融合轴线。古都北京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各民族的共同创造。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是由我国历史上的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汉族和满族等民族先后建立的王朝,尽管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字、信仰和生活习俗,但是各朝代和各民族都遵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保持中华主体文化的延续性,不断完善和丰富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内容及文化内涵,为文明古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体现出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认同的中华传统。

  北京中轴线是发展创新轴线。从元大都营建形成到今天,经受时间的冲刷而不朽,既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礼仪空间,也见证了一系列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更体现出北京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象征着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20世纪、21世纪新的崛起,象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在新世纪的延续和发展。北京中轴线是不断焕发新生命力的保护对象,反映出人类与自然长期的交互影响和利用的历程,也使北京城市发展反映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如今,在深入研究和阐释中轴线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起中轴线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编制了《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进一步扩大中轴线的保护范围,在中轴线核心遗产点的文物保护范围外,整体划定连续的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中轴线遗产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中轴线风貌管控设计导则》,以完整烘托中轴线格局、保护平缓开阔的城市形态、实现区域风貌整体协调为原则,对中轴线区域环境品质改善提出具体设计和管控要求;按照保护专项规划开展相关文物建筑修复保护和环境整治,对长期占用文物建筑、管理混乱的使用单位,加大搬迁腾退力度,切实改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和景观风貌。人们可喜地看到,北京中轴线保护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将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正式写入规划文本,并提出南中轴构成南部地区的主动脉,不仅承载着北京城市南部的未来发展目标,而且担负着缓解北京城市病,带动南北均衡发展的重任,更与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国家战略高度协调一致,开启了北京中轴线保护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能够促进国际社会对于东方城市规划理念的正确认识,同时借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使北京中轴线文化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北京中轴线的遗产区和缓冲区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集中区,不仅包括故宫、天坛和大运河3项世界文化遗产,还包括7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6片历史文化街区。因此,北京中轴线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任务,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9年8月31日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萧放]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中华
下一条: ·[张多]祸与福:中国人的蝙蝠文化观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