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7-13 | 点击数:10038
 

  故事五:

  流传于云南的滇东北与贵州的黔西北一带的《革缪耶劳的故事》也是一则相似的故事:

  有次沙族要祭祖,逼兹耶劳去帮厨。宾客已上席,马上要开宴。沙族旧规矩,要用猪心祭祖先。猪心猪肉同时煮,为何猪心独不见?逼兹耶劳去帮厨,猪心放进锅里煮,并无外人来插手,翻盘倒碗找不出。逼兹耶劳去帮厨,逼兹耶劳小男娃,跟着爹爹去帮厨,此刻正在灶门前,端着小碗在吃肉,沙族老爷发火道:“猪心是他吃下肚。”逼兹耶劳心不服,百般辩解无用处,双方几乎要动武,沙族老爷要猪心,逼兹耶劳交不出。逼兹耶劳横下心,要让是非见分明。一怒杀了自家娃,剖开肚肠让他寻,只见酥肉、鸡肉和豆腐,翻肠倒肚不见心,原来猪心贴在大锅底,到此曲直已分明。可惜孩子已丧命,逼兹耶劳心如焚,这是祖先伤心事。他给夫人讲分明:“你们舅家不讲理,我们祖宗不答应。无论他们怎么砍,砍落我头照样生……为了记住伤心史,苗家韩姓和杨姓,从此不再吃猪心。”

  这个故事可分解如下:

 

  这个传说故事最大的变异就是添加了“不再吃猪心”的情节单元,作为故事的结尾。其他1—3的情节单元其实没有实质上的变异,比如因猪心引起的事件成了逼兹耶劳头被砍又再生的原因:“你们舅家不讲理,我们祖宗不答应。无论他们怎么砍,砍落我头照样生。”这样,猪心也就具有龙心的功能了,即因为猪心的事,使逼兹耶劳具有不死的功能,与拥有龙心之后就打不败是同一道理。失龙心而失败的情节在这里演变为被勾魂之后失去不死的功能,失魂与失心是一样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故事最后说的是杨姓与韩姓不吃心,这是因为韩姓与杨姓同宗的缘故,因为杨姓不吃,韩姓也就跟着不吃了。

  故事六:

  关于杨姓不吃心脏这一禁忌,在云南文山州有另一种解释,《杨姓男人为何不吃动物的心》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在一个村子里住着蒙、刷两族人(即苗、汉两族),蒙人的族长叫杨么,刷人的族长叫顾德。两人关系很好,都爱吃动物的心子。有一次,杨么做寿,顾德来祝寿,杨么杀猪款待。可是在吃饭的时候,怎么也找不见猪心,杨么很生气。后来他看见孙子吃一块类似猪心的肉,以为他偷吃了,就将孙子杀死了,并把他的心煮了给顾德吃。锅子里的汤舀干后,发现了猪心在锅底,杨么后悔莫及,从此不再吃心了。顾德知道了之后,分给杨么一个孙子,并取名蒙刷。蒙刷长大结婚,后裔人丁兴旺,形成了一个苗族支系,这个支系就叫蒙刷。

  这个故事可分解如下:

  这一传说故事已经闻不到苗汉之间战争的硝烟,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民族的团结友好。汉族的用猪心祭祖在这里演变成了苗族祝寿用猪心招待客人,孩子被误杀以后,不再是发生战争,而是汉人赠送一个孩子给苗族,即前面故事中关于战争的情节单元3在这里被“赠送孩子”情节所代替。这里的3.1在故事结构上相当于情节3,因为这两个情节都是情节2所引起的结果。也就是说,情节3与3.1可以只有一个,故事也是完善的。

  故事七:

  这是流传于云南永平一带的一则故事:

  苗族居住在大山上,虽然都是一个族,但各家的姓氏不一样,他们靠围猎生活。那时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猎队,家族越大,出猎的人越多,打回来的野兽就多。相反,就得整个家族挨饿。

  当时杨氏家族的子孙难留,他们神也拜了,山也拜了。几年后还是留不起儿女子孙。听人说:要用老母猪的心来敬神。只要诚心求拜,杨氏家族子孙就会兴旺。杨家就照此去做了。

  母猪的奶头越多,说是母猪的猪仔就多。当时杨家族没有这样的母猪,便从外边偷回来一头。猪的主人来找,他们就闷声不出气,什么也没有说。随后,他们就把猪杀煮了,还叫一个小男孩看守着煮。要敬神时,没有捞着猪的心,他们以为一定是小孩偷吃了,一气之下,就忍痛把小孩杀了,用小孩的心来敬神。到了最后把猪肉捞出时,才发现猪的心在锅底。这样误杀了小孩,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为了求得杨氏家族子孙兴旺,为了对无辜小孩的忏悔,从此以后,苗族杨氏家族就再也不吃动物的心了。

  这则故事可分解如下:

  (1)用母猪祭祖——(2)误杀小孩——(3.1)杨姓不再吃动物的心。

  与前面的一些传说相比,这个传说的特点便是情节1的细节比较丰富,比如为了人丁兴旺,偷别人的猪来祭祖。情节2之后丢失了战争的情节,直接是不吃心的情节。整个故事的结构与逻辑都是完善的。

  故事八:

  在云南省红河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苗族地区,流传有《白苗杨家男人不吃动物心的来由》,这一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白苗一户姓杨的人家六十多岁才得一子,取名阿心。阿心长到三四岁时,一天父亲背他到果园里去玩,阿心说要吃果子,但白苗语中“父亲”和“果子”的发音是一样的,父亲以为儿子要吃自己,就杀死了儿子,后来才知自己误解了,后悔莫及。他把儿子的心取出来带回家,这颗心一直跳了十三天才死。心死后,父亲又把这颗心割成数块,挂在李树上、桃树上、背箩上,到了第二天早上,就有姓李、姓陶、姓罗的人来认他做祖父。从此以后,白苗杨姓的男人就不吃动物的心。

  首先我们不能不说这个文本的最后两句逻辑有一点问题,父亲把心挂在李树、桃树、背箩上,第二天李、陶、罗各姓的人来认祖,这和杨姓不吃心没有关系。其中一定漏了“挂在杨树,杨姓的人来认祖”的句子,或者“挂在杨树的变成了姓杨的人”一类的句子。只有这样,杨姓不吃心才顺理成章。这则传说故事的情节单元可分解如下:

  (1)在果园游玩——(2)因语音相同而误杀儿子——(2.1)将心挂在各种树上变成各姓祖先——(3.1)杨姓不再吃心。

  虽然这个故事依然和心有关,但情节单元1有了完全不同的改变,既不是祭祖,也不是祝寿。它依然与食物有关,祭祖与祝寿是用心,在果园里是果子。情节单元2的主题没有改变,都是误杀小孩,只是误杀的原因有所变化,此故事是因为语言的误会。此故事的情节2.1不是由前面故事的情节2演变过来的,而是借用了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这一变化极为关键,是食物禁忌范围扩大到其他姓氏的原因。为什么会增加这一情节呢?这可能是这一故事类型与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的结合所致。下一个故事便是纯粹用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来解释杨姓为什么不吃心。

  故事九:

  我们再来看看泰国北部熊明村的情况,当笔者询问杨姓男人为什么不吃心得时候,杨亚早用一个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来解释:

  古时候,有兄妹俩,犁田,第一天犁好了,第二天一看,又平了。怎么回事?他们问天神帕亚英,说,水要淹没大地了。于是给他们俩一个葫芦,告诉他们洪水来的时候就躲进去。他们俩照做了,漂啊漂,所有的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他们俩,怎么办?又去问帕亚英,说,你们要结婚,于是他们俩结了婚,生下一个肉团。帕亚英说,也好,切成12块,于是就成了12姓人。没有杨姓,就把肉团的心脏扔出来,变成了杨姓。所以杨姓男人不吃心脏。

  关于兄妹结婚后生出肉团,切开后抛撒到各处,繁衍出人类的说法分布很广,各地都稍有变异,大多用来解释民族与姓氏的来源。比如撒在石头上的,变成的人就姓石,撒在李树下的,变成的人就姓李,撒在桃树下的就姓陶,如此等等。用心脏扔出来变成杨姓人,无疑也是这一故事模式的延续。泰国北部这则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解释杨姓人的来源,同时也解释了杨姓不吃心脏的习俗。即杨姓人是用心脏变成的,所以杨姓人不吃心脏。此故事的情节可分解如下:

  (1)洪水毁灭人类后兄妹结婚生肉团——(2)把肉团切成多块,肉团心脏变成杨姓——(3.1)杨姓不吃心。

  关于情节单元1,由捕杀野猪得到野猪心,变异到了兄妹结婚得到肉团。关于情节单元2,误杀儿子变成了把肉团切成多块,肉团就是孩子,切肉块就是杀孩子。诚然,兄妹结婚生下肉团,并把肉团切成多块的情节在各地区各民族分布很广,这里并不是说这一情节是由苗族的误杀孩子(或兄弟)情节演变而来,而是说,这一故事用洪水型人类再生故事的部分情节来替代误杀小孩(或兄弟)的情节。

  从以上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关于杨姓不吃心的故事之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在这类故事中,宝藏的来源是从一头踩踏庄稼的野猪或怪兽开始的,怪兽因为盐味太重,人们因此发现了盐井,并因为盐井而发生战争,这很可能是故事的原型,战败、迁徙是苗族的历史现实。在迁徙过程中,西部方言苗族与汉人的冲突、战争在所难免,在战争连绵的年代里,失龙心的故事被广泛流传。从以上的故事可以看出,在迁徙的沿线地域,越是往北,这一传说关于苗汉的矛盾越厉害,到了处于南部的云南文山,这一矛盾在故事中得到缓解,汉人为了表示歉意,赠送给苗人一个孩子。到了泰国的北部,已经没有任何战争的痕迹,已经被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所替代。

  因为猪而发现盐井,并发生战争,逐渐演变为因猪心而发生战争,另一种演变是因猪心产生的事件而不再吃心。诚然,从传说本身我们无法判断哪一种故事情节先出现,即不吃心的故事情节先出现还是战争的故事情节先出现。这就意味着从故事情节本身我们难以知道是先有“不吃心”的传说,还是先有“不吃心”的习俗。

  从故事主角的名字我们可以找到突破口,来证明是先有传说,再有习俗。前文已经说明,西部苗族是东部苗族迁徙来的,到了川南一带,再南下,一直到云南文山一带,再从此走出国门,那么,越是源头的地方,习俗就应该越原始一些。在川南、滇东北、黔西南一带,这一习俗只涉及杨姓以及与杨姓同宗的姓氏,那么,为什么这一禁忌不是整个西部方言苗族的禁忌,而偏偏只有与杨姓有关的人才有此食物禁忌呢?从以上类型的传说不难看出,有“杨姓不吃心”情节的故事,其故事主角的姓便是杨(故事五除外),而没有“杨姓不吃心”情节的,主角的姓都不是杨,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亚鲁王>名称与形成时间考》一文中考证了“亚鲁”的意思。“亚鲁”一开始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爷爷”的意思。文中罗列了多个故事篇名称以及故事主角的名称,如下:

  从这一表可以看出,失龙心故事的主角名称虽然在各地有一些变异,即格诺爷老、格娄爷老、阳娄、亚鲁、杨娄古仑、古杰能,但我们可以梳理出其名称的来源,即爷老。“格”是苗语词头,“诺”是现在张姓苗人的苗姓,“爷老”是一个汉语借词,是老爷的意思,是对老人的尊称,格诺爷老即张老爷。但是,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前面的姓氏慢慢被省略,“爷老”一词慢慢演变为一个人名,并被用不同的汉字记录下来,比如阳娄、亚鲁,更为关键的是,有的地方还被记录为杨鲁,在文山苗族地区,杨鲁还演变为杨么。既然不吃心的习俗与传说故事的主角姓氏有关,而这一姓氏却恰恰来源于一个泛称,足以证明这一习俗是后起的,是因为受到传说的影响而产生的。如果先有习俗后有故事,那这一习俗应当是张姓的,因为故事主角格诺爷老或格娄爷老的“诺”或“娄”对应着汉姓的张,可是这一习俗目前却恰恰是杨姓的,这个“杨”是来自“亚鲁”的“亚”,不是真实的姓氏。

  我们知道,苗族的姓名在各地有所区别,在黔东南(中部方言区),苗族采用的是父子连名制,没有姓氏。在湖南湘西与贵州的铜仁地区(东部方言区),苗族有自己的苗姓。西部苗族与东部苗族一样,也有自己的苗姓。由于历朝户籍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行,统治者给当地的少数民族赐了汉姓,这种赐姓有一规律,即某一或几个苗姓统一使用一个汉姓,比如湘西苗族的“代肖”与“代乜”这两个同宗的姓氏统一使用“吴”姓。同样,在西部方言的苗族里,姓娄(诺)的都统一使用“张”姓,而苗姓为“蚩”的才使用“杨”姓。所以,如果是先有习俗后有传说故事,那么这一习俗就应该是张姓的,而不应该是杨姓的。

  另一个证明先有传说再有习俗的证据就是食物禁忌范围的扩大,本来只有杨姓以及与杨姓同宗的姓氏不吃心,但由于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情节的加入,致使食物禁忌范围扩大。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在南方的特点之一就是解释民族或姓氏的来源,兄妹结婚生下的肉团被切开后,撒到各处就变成各族人或各姓氏的人,这就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姓氏了,致使其他姓氏的人也有了类似的食物禁忌。在大理,“苗族罗姓不吃动物眼睛,杨姓不吃动物心脏,李姓不吃动物脾脏。”

  通过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扩展了食物禁忌之后,李姓苗族又反过来借用第一种故事类型来解释其习俗。

  故事十:

  文山李姓苗族不吃脾脏的传说是这样的:

  以前一家汉族人祝寿,邀请苗族人去参加。祝寿的时候要祭祖,可是到祭祖的时候找不到脾脏了,没有了脾脏,祭品就不全,就不能祭祖。汉族人说是苗族小孩偷吃了脾脏。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苗族老祖先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开肠破肚给汉族人看,结果没有在小孩肚里找到脾脏。最后发现,脾脏是煳了粘在锅底了。为了防止苗族人报酬,汉族人提前攻打苗家,把苗家赶走。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老祖先规定不能吃脾脏。

  此传说故事的情节可分解如下:

  这个传说与滇东北与贵州的黔西北一带的《革缪耶劳的故事》(故事五),以及云南文山的《杨姓男人为何不吃动物的心》(故事七)的故事结构几乎是一样的,可见是借用这个故事来解释李姓不吃脾脏的习俗。

  我们知道,云南文山的苗族是中国境内西部方言苗族中最靠南的群体,云南的滇东北与贵州的黔西北的苗族则是中国境内西部方言苗族中最靠北的群体,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在苗族迁徙到云南的滇东北与贵州的黔西北的时候出现了关于猪心的故事情节,并在往南迁徙的过程中一直流传不衰,但是,在迁徙过程中,这一故事发生了很大变异,一个完整的故事分化为两个不相干的故事了。到了东南亚各国,不吃心观念依然保留,但传说由战争的宝物演变到杨姓是由心脏变来的,成为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的一个特色。随着故事的产生以及故事主角名称的演变,杨姓以及与杨姓同宗的姓氏产生了不吃心的习俗,又随着故事类型的转变,食物禁忌的范围逐渐扩大,因为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解释的不仅仅是杨姓的来源,也有李姓、罗姓等其他姓氏。

  (原文刊载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向柏松]龙的多维层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下一条: ·[李向振 张博]国家视野下的百年乡村建设历程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
·[陈爱国]蚕桑习俗中的“蚕花”考释:基于蚕虫“生命力”的视角·[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海平 李琳]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城步苗族庆鼓堂·[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