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毛巧晖]新秧歌运动的民间性解析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05 | 点击数:5982
 

  延安时期文艺是对苏区文艺的延续与发展,苏区文艺建设就从文艺的社会功能出发,强调文艺为革命和夺取政权服务。1937年开始,延安文艺就注重利用秧歌的形式,“从前的基本观众是都市里的知识分子、小市民,而今天的基本观众,却是广大乡村中广大的士兵、农民”。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改造秧歌,“成为抗战的一种宣传工具”,“连续几年相继演出了《张九才造反》(1937)、《新开荒》(1939)、《新十绣》(1940)、《反对摩擦》(1941)、《百团大战》(1942)等一系列新节目。”但是当时延安知识分子对于是否利用民间秧歌,以及如何利用它,意见不一。有人期望通过秧歌的改造,出现一种新的“民族形式”,认为“秧歌舞,必须改造,必须发展,进而制造新的民族形式的歌舞剧……成为一种革命武器的阶段”。沙可夫则认为秧歌要发展成“舞”,而不是“剧”。但历史最后发展的结果则是,新秧歌剧的一举成功。它可能与戏剧的特点有重要的关系,即看戏时“集合在一个集体中的所有的人,他们的情绪和思想都是一致的,并朝着同一个方向,而他们的个人意识消失了”。因此秧歌剧在特定的语境中,担任了宣传革命与政策的历史任务。

  众说纷纭的阶段,正是陕北秧歌进入延安主流文化秩序的过程。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秧歌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融入作家的创作成为主基调。“延安文艺界几乎是集中一切来干秧歌了”。秧歌在陕北具有深厚的根基,“我们觉得秧歌不但是农民最喜好的娱乐,也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大有关系”。它是民众信仰生活的重要部分。再加上“歌舞剧,在我们中国是一个传统”,民众有看戏的热情与兴趣。因此在1943年民间文化宣传中,“最好的要算秧歌剧”。

  新秧歌剧创作的高峰期在1942年至1945年间,解放区的秧歌剧共有169篇,《解放日报》对秧歌运动的报道,则集中在1943至1944年。赵超构到延安时,看到大小书店“文艺书籍中,印得最多,或者销得最好的,是秧歌”。可见当时知识分子与民众在秧歌运动中达成了共识,他们创作了民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剧,得到民众的认可,最典型的莫过于新秧歌剧的首创之作———《兄妹开荒》,民众“可以说是百看不厌”新秧歌剧不同于作家文学中以往的歌剧创作,它处处彰显出“民间”的痕迹。“《兄妹开荒》,首先是学了民间秧歌一男一女的形式,而这一男一女必须闹些纠葛,有些逗趣的事情。”为了符合民众秧歌欣赏习惯,要求活泼愉快的气氛;短小单纯,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语言上也运用陕北方言。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后,知识阶层开始面向大众,向民众学习,陕北方言很快进入了知识者阶层,“文化人下乡,吸收了许多方言,不止句子变了,文的组织也有些新样。”先是在普通报纸上出现陕北方言,后来作为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上也出现了很多陕北方言。秧歌戏中有陕北方言“干大、尔刻、一满、哪搭、二疙瘩、麻达、一满解不下、婆姨、疙蹴、怎价、尔后”等等。从人物、形式、语言都深着“民间”色彩,这调动着民众的认同,但是新秧歌剧不仅仅是对陕北秧歌的改造,它还加入了五四新文艺形式,正如周扬认为没有“五四”新文艺形式的加盟,“新秧歌的创造是不可能想象的”,主要是话剧成分的加入。新秧歌剧最为突出的就是它的表现内容。

  1942~1945年,新秧歌的主题主要有生产劳动、政治生活、夫妻关系、军民关系,他们的比例分别是38%、11%、48%、13%,它们主要讲述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选举运动、减租减息、竞赛、识字、反对买卖婚姻、拥军等。秧歌戏中涉及大量新名词和短语,如观念、文化、咱们的政府、教育等等。布迪厄认为语言可以“看作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而并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简言之,“如果一位法国人和一位阿尔及利亚人谈话,或一名美国黑人与一名白种盎格鲁—萨克逊血统的新教徒(WASK)谈话,那就不只是两个人在交谈,而是借助这两个人的喉舌,整个殖民历史,或美国黑人(或妇女、工人和少数民族等)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整个屈从史都参与了谈话。”这些主题、话语在1942至1945年间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题与关键话语。

  另一方面,当时的知识分子等相关人士认为旧秧歌“拖拉拉,不干净,不集中”,“老秧歌舞,看起来不大健康,有些地方是男女调情的场面,还有表现丑角一类的内容,觉得它不够美化。”从话语中可以看到,他们最主要的就是否认民众对于秧歌舞宗教性、娱乐性的民间认同。他们的关键就是要转换秧歌中的立场。

  20世纪,民间成为学术界一个重要的学术名词。自20世纪1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关注民间。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中间兴起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观点。社会改革家陶行知、梁漱溟等,他们在思想上关心“变革农村”。作家将乡村作为梦想的寄托地,“至今田园思想充斥了全国青年的头脑。”民间文学研究者则认为,只有在农民身上保存了人的善良本性,他们将拯救民间文化看成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总之,从20世纪初“民权、民智、民识”就成为知识分子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他们意识到“民间”的重要性,认为拯救和改造民间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只是他们“提倡‘平民文学’是为了启蒙,而不是为了俯就……”知识分子的立场设定为民众的导师,民众的领路人。延安时期,民间形式受到极大关注与欢迎。他们采用民间的形式,向民众宣传革命的道理,宣传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各项政策。在这一时期,“民间”话语形式成为延安的政治话语和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凭借。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这里是一个大秧歌,边区的一百五十万人民也是闹这个大秧歌,敌后解放区的九千万人民,都是闹着打日本的大秧歌,我们要闹得将日本鬼子打出去,要叫全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民都来闹。”但新秧歌剧由于创作仓促,很多都不成功,正如贾芝日记中所记载“1946年10月14日:晚饭提前一点钟,因为要演秧歌。但三个节目皆颇失败;匆匆拿出,缺少修改。”吴晓邦在延安参观时期,他看到新秧歌锣鼓点敲击得很精彩,能够动人心弦;而舞蹈动作却简单、平淡,令人不满足。“譬如,我看见他们扮演的工农兵,形象是一律的,却未见到具有不同形状、不同性格的形象;我看见他们的基本舞步和队形的变换,又是那样一律的整齐,却未见到穿插于秧歌舞之间的有人物、有故事的精彩表演。总之,我看见的是一览无余,却未唤起我多少想象的东西;我对它感到新鲜活泼,然而兴味不浓。”他意识到“我们如果真的是拜群众为师,不从城市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喜好出发,而是很好地向他们学习,并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全面发展民间秧歌舞蹈的精华.那它将会更加丰富多彩的。”可见当时学者已经意识到,新秧歌剧中的形象、内容以及创作规律都被简单化、平面化了。但很多学人将这一情形归结为民间文学的模式化、单一性。实际上,陕北秧歌承载了民众的生活,它“在民间社会的政治、经济、精神和家庭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文化有着自己严谨的逻辑结构,陕北秧歌陕北民众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文化功能,也寄托着民众的文化想象。因此新秧歌运动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处理复杂的民间文化结构,其中的核心就是民间立场。

  从上述新秧歌运动的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到,新秧歌可以说是成功借用民间形式,自如运用民间语言创作的一个典范,它构建了生活运动、家庭关系、政治生活、军民关系的“民间世界”,也在文学史上创造出了《兄妹开荒》、《拥军花鼓》等典范剧目,但是它的核心仍然是知识分子作为权威话语的代言人,对民众的宣讲与启蒙,运用官方立场置换民间立场的文学表达。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区别有诸多标准,但在以新秧歌运动为个案分析中,它们之间的重要分水岭就是立场问题。这是新秧歌运动没有实现其民间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今社会开发与使用民间文学形式需要警示之处。

  (本文刊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霄冰 王玉冰]从事象、事件到民俗关系
下一条: ·[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研究40年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
·[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