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砥砺前行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1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会会议记录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1 | 点击数:9888
 

  三、第二分会场:跨学科与跨境研究

  阿婧斯(内蒙古师范大学)在程式和平行对称法则的基础上对《江格尔》与游牧民族图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白亮(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察1976年到1985年宁夏期刊《朔方》的历史过渡与改革方式,阐述其与民族文艺特色的张扬、本地文学新人扶持的内在关联。阿曼古丽·衣明(西北民族大学)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维吾尔文学中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状况。段淑洁(云南大学博士生)的《古巴比伦创世史诗<恩努玛·埃利什>与彝族创世史诗<阿黑西尼摩>中创世神的比较研究》一文对两部史诗中创世神在性别、权力、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了比较研究。香港中文大学Duncan Poupard对西南地区纳西族东巴仪式的口语文化传统进行了探讨,对语言与文学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鸿沟阐发了质疑。付春明(宿迁学院)的论文《朝鲜族作家禹光勋小说<兰芝>女主人公爱情宿命论解析》认为兰芝的爱情悲剧不只是偶然事件的产物,更是特定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的差异、家庭亲情缺失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付希亮(内蒙古师范大学)对后羿射日除害神话的历史根源、湘西苗族明那雄射日与后裔射日、二郎担山赶太阳神话间的比较进行了深入阐述。

  郭恒(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指出葛维汉川苗研究的特色、意义和价值。海力波(广西师范大学)通过历史语境与文本分析对唐代《庐江民》中的袄教仪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探寻文人志怪小说、民间传说、宗教仪式三者间的互动关系。何易展(重庆师范大学)从“薅草锣鼓”的流布与南方自然人文的关系、承传与社会化、文学艺术特征三个方面介绍了南方“薅草锣鼓”的民俗与文化性。和跃(云南师范大学)以缅甸民间故事《大乌龟》为例,从功能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促进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授知识,维护社会秩序,排解社会成员心理抑郁等方面的功能。胡学炜(西北民族大学)认为当代藏族女性汉语小说中“出走”主题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藏族女性思想解放、个性追求的鲜明旗帜和独特典型。聚宝(内蒙古师范大学)就乌兰巴托所见蒙古文《列国志传》诸抄本进行了分析,深入阐述了蒙译本与国内所藏译本之间的关系。雷晓臻(广西民族大学)深入分析了“莫一大王”类型故事的仫佬、壮、汉族三个民族异文的互相影响,认为此三则故事的流传充分体现了罗城当地仫佬、壮、汉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李冬(西藏民族大学)认为图像中的神话为民间信仰建构了信仰空间,体现了多重叙事媒介之间互动的叙事形式。李平(凯里学院)通过对苗族《开亲歌》中媒人群体从无到有的过程的研究,阐述了媒人的作用及意义。

  李晓峰(大连民族学院)阐述了民族文学观视域下的政治正确与学术问题、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华民族文学史观问题。李新亮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描绘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对赵玫三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刘思诚(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论述了非遗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值得挖掘,可为文化旅游发挥作用。刘薇(曲靖师范学院)从《阿诗玛》汉译本的句法、韵法等方面,对黄铁本、昂自明本,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进行比较研究。吕昕阳(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运用符号学理论,对花婆神话群体话态进行分析,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花婆神话传承中的取舍传承。牛超(中国共产党百色市委员会党校)通过对甘肃省庄浪县“毛人”故事与“狼外婆”类型故事的对比,认为民间故事研究要注意,讲述者、倾听者的活体意义。诺布旺丹(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对《格萨尔》研究的演进发展与文本化的规律性特征作了深入的探索。番琼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通过中越瑶族信歌的研究说明瑶族迁移的原因。

  罗宗宇(湖南大学)以小说月报(1980-2015)为例,重点阐述了《小说月报》对少数民族创作和少数民族作家的推动作用。任勇胜(清华大学博士生)对《续风吹胡砂》的文学谱系进行了介绍,并考查了半井版本经渡海故事的构造。荣四华(江西师范大学)认为口传史诗不止于口头文化中的单一的民间形态,口头传统不仅仅在演述中获得生命,歌手也是一个重要的对象。宋亚(山东大学)认为中国火神与花仙会存在联系,中国民间信仰袄神崇拜流行中土以后,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本土地神袛的性质、形象以及祭祀仪式产生了影响。苏雄娟(云南师范大学)选取霞浦县畲族为代表,论述不同的地区畲族多神崇拜存在差异性。孙书敏(内蒙古大学)阐述了蒙古题材故事影片中“天”、“草原”、“火”、“水”、“运物”崇拜。王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认为中国神话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网络传播为神话传承提供实践需求。王艳(西北民族大学博士后)认为《格萨尔》史诗在海外的传播像是一次文本旅行,每到一个国家都与当地的文学文化相融合产生出新的文本。

  王泉(湖南城市学院)通过童年记忆视角书写湘西小镇的风俗、人情与世态,推动了方志小说的发展。王兆楠(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从歌本出发研究盘王,揭示盘王形象演变的原因。魏清光(西南民族大学)发现部分译者翻译作品时有张冠李戴、随心所欲、望文生义、脱离语境的错误,认为“对外译介应以我为主”。吴道毅(中南民族大学)提出阿来的作品在继承民间口传文化资源、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现代文化提供参照。熊娟(云南师范大学)表示“风花雪月”意向展示给人们的不仅是大理美好的自然风光,更是这个民族在面对苦难时不屈的坚韧意志。吴侠(广西民族大学博士生)认为多元文化语境是目前北路壮剧面临的现实环境。

  夏敏(集美大学)提出神话的审美是关于人的,富有情趣的,神话依赖于仪式的美不可替代。许钢伟(贵州师范大学)认为人祖神话中的神与人血脉相连,使得人祖与神创造的人得以区分开来。杨艳伶(陕西社会科学院)认为渴求自我阐释的藏族作家在作品中对社会变迁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均有体现,他们通过作品努力为西藏祛魅,呈现一个真实的西藏。张晗(西北民族大学博士)从游记与民俗的视角,揭示游记中民俗文化的“内价值”和“外价值”。刘洁(西北民族大学)认为满蒙联姻见于民间的故事和传说,蕴含着普通民众对满蒙联姻的认识、理解、态度和情感。张玲(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针对新疆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在民族文学的个案中寻找共性思维。张雯佳(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以裕固族迁徙叙事的文化自愈功能为例,提出文化自愈机制通过强化新的家园意识,使族群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钟进文(中央民族大学)认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中的“失意”与“记忆”之间不是一种随意的转换,而是含着其他权益的诉求。朱霄(云南大学博士生)系统地还原和展现中部欧洲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原貌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找寻两者之间的差异。

  四、第三会场:地方性与国家认同研究

  白露(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认为万马才旦的小说是在叙述语言之下隐藏着悲伤情绪,并从虚幻与现实、爱情和个体命运的荒诞性来进行了具体阐释。白浩(四川师范大学)从西部想象在古代王朝认同格局下的意义以及西部自身特点来说明该研究的趣味性,从根源角度来分析了这些想象被传播和被记载的原因。彩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对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民族语言方面发生的变异进行了阐释,提出了在围场这样环境中如何保护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疑问。樊义红(周口师范学院)阐述了阿来小说中关于民族关系的书写主要有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辩证原则、对外族消费的辩证考量和民族身份的超越。郭景华(怀化学院)以沈从文笔下的“浦市”意象为个案,阐述了历史记忆与现实焦虑的交融。巩晓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分析了阿来诗歌的特点,提出了锥体叙事框架的概念。

  黄晔(湖北工程学院)以长阳龙坪镇为切入点,总结了当地民歌传承保护的几点不足。何圣伦(西南大学)从现代文学的启蒙思想“五四”文学来谈理性、人性,从人际的社会关系和文体本身出发进行讨论。贾梓璇(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从诗歌意象展现生态意识、对动物生命的关注与尊重与吉狄马加自然生态意识的来源三方面分析了吉狄马加诗歌中的生态意识。贾蔓(云南师范大学)对昆明沙朗白族传统节日在变迁中的转化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及思考。揭晓昀(西藏民族大学)从性别话语角度审视了藏族作家格央的作品,认为其创作主要着眼于藏族女性在情感方面的追求为西藏女性发声。刘绪才(内蒙古师范大学)从人与神、病与根两个维度来分析了这种悟道式的昳岚小说《亚德根》书写姿态。刘长星(新疆师范大学)从心态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民族作家的帕蒂古丽如何看待自身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如何看待过去。

  梁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以现代意识为视角以泸溪、凤凰等地作为重点地域,来阐释盘瓠神话的传承与流变,主要从现代意识、重构与解构进行了相关说明。卢顽梅(西藏民族大学)论述了阿来文学作品创作生态批评意识的成因和生态批评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刘启涛(周口师范学院)关注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并提出要从文学、社会学视角来思考民族诗歌。刘佳莹(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以五凉文化中的胡汉交互为切入点,对五凉政教文化进行考察旨在深入挖掘中古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内在动力。罗莹钰(厦门大学博士生)认为广西地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的婚恋叙事产生了一些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不同质文化力量之间的角力与融合。李莉(湖北民族学院)强调民族文学研究要理清如下几个概念,即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什么是经典以及如何评判经典。判定经典的法则应是时间、评论家对作品的研究以及文学史的价值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李桔松(北京教育学院)以杭州八旗驻防为切入点,来考察清中期杭州八旗驻防士人对于乡愁的书写。

  李娟(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认为古歌《黑骏马》与《刚嘎·哈拉》有着同中有异的关系,两者都是讲述发生在草原上的爱情故事,但从古歌到小说,其中经历了某些转化。李长中(阜阳师范学院)认为康巴文学内部多元文化/族群“和解”的美学表达,预示了多民族文学发展某种新的可能。马豪杰(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认为回族作家李进祥的长篇力作《拯救者》表现了不同文明交锋、撞击时的一种状态,具有强烈终极关怀的现实主义文学品相。

  米彦青(内蒙古大学)认为蒙汉文人共同成就了时代变局中的中华民族文学书写,多民族融通、思想多元的文化格局在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张译匀(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沉淀了彝族千年历史文化的彝绣,关注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传承与发展。彭超(西南民族大学)从贵族之家的叛逆者、荒芜的女性花园、贵族之家的分崩离析、围墙之内外这四个层面对央珍的这部小说进行分析,并重点阐释其中的庄园文化和身份认同。彭兴滔(贵州民族大学)认为从民族文学视野去比较现代西南边地文学和苏联文学,能让我们从两者的异同来关照自身,并思考如何以文学来凝聚中华民族。乔亚楠(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认为《季风中的马》展现了蒙古族电影人的对民族未来的思考、责任与情怀。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2018-11-19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为视角
下一条: ·[刘晓春 刘梦颖]民俗学如何重申“民众的立场”?
   相关链接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8年年会在广西桂林开幕·[曹顺庆]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2018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邀请函(1号)·探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维度
·[朝戈金]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李向伟]流动时代的立体书写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通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通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5年度课题指南:中国文学·语言文学研究是推动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根脉
·全媒体视域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梁庭望]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4年年会通知(1号)·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1949-2009)”开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瓶颈与突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