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张建世]民族传统工艺遗产的活态流变
——以四川少数民族传统工艺遗产为例
  作者:张建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8 | 点击数:7820
 

  二、兴盛:布拖彝族银饰工艺的活态流变

  (一)产品的生产经营

  现在布拖彝族银匠基本上都是开一个小店铺,一个人单干或一家(夫妻、父子、兄弟)几个人一起干活,极少数是两三个朋友合伙来做的。他们将银饰直接卖给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当地彝族群众),或来料加工,没有中间的商业流通环节,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共生关系。佩戴银饰风气的盛行,需求的增加,直接导致了银匠数量的增加。以前凉山彝族银匠主要在农村,具有分散、流动的特点。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银匠逐渐迁到县城和一些乡镇,并慢慢定居下来。2005年,布拖县城有19家银匠,2014年达到28家,增加了47%。银匠流向县城和一些乡镇并定居下来的动因,除受到农民工进城、户籍管理的放松及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外,最主要的是城镇交通比农村方便,辐射面大,市场大、好赚钱,更适合银匠发展。

  银饰的主要原料为银子。2006年笔者调查时看到,凉山彝族银匠所用的银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传下来的银锭及旧银饰(银器)。现在,布拖的银匠已经基本不用银锭了,主要从外地购买银子。银匠购买银子的方式很灵活,都有自己认识的批发银子的生意人。做银子生意的小老板又从大老板那里批发,大老板则在国家的白银交易市场上购买。因此,白银交易市场银价的变化对现在布拖的银匠、银饰消费者的影响超过以前。

  对银饰制作技艺的工具和加工技术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现代技术。银饰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主要为锤揲、模压成型、錾刻、镂空、掐丝、镶嵌、焊接、酸洗等方法。2006年以来,布拖银饰制作技艺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是工具方面,在皮老虎代替口吹铜管的基础上,现在还采用液化气罐作燃料焊接和烧红银子;第二是工序方面,加工银饰需要量最大的是银片和银丝,现在布拖银匠自己已很少加工了,大多直接购买,虽然略微贵一点,但省工不少,提高了效率;第三是模压成型技术,用钢模将银片压出基本的图案,再进一步手工加工,是很多地方普遍采用的加工技术,可以节约用工,提高效率。有一位银匠多次到成都、北京等地参加银饰制品展出等活动,逐渐对模压成型技术有了深入了解。2015年,他自己精心制作出布拖彝族银饰图案的样品,在成都找到了永康雕刻厂加工钢模,第一个引进了模压成型技术。对布拖彝族银饰工艺而言,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1993年版的《布拖县志》记载:“布拖彝族好打扮,以戴金银为贵。青年女子佩领牌、领饰、领扣、耳环;老年妇女佩戴手镯、戒指、头饰;男子缀满银排扣的紧身黑衣缎。”在20世纪90年代,银排扣或铜扣,大的每扣用一两银或铜铸成。银胸挂,布拖彝族称“土乃呷”,用纯银打制,长约二至三尺,重者达一斤多,轻者也不少于八两。在1990年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彝族服饰》中,有布拖彝族银饰图片,银饰的种类与现在的相比差别不大,但造型小而轻,图案也简单多了。例如,银排扣是布拖彝族佩戴最普遍、最具特色的一种银饰。当时大的一颗银排扣用银一两,全套九颗也就九两。但在2014年笔者调查时,银匠说一套银排扣最好卖的是二三斤重的,大的一般三斤多。在西溪河火把节上还看到有人佩戴的银排扣重达五斤。总体上看,银排扣的重量大约是90年代的三倍。又如银胸挂,即“土乃呷”,在90年代重的有一斤多,是用银链将不同造型的银饰件(多为片状)串连吊在胸前,饰件少,也比较简单。现在的胸挂不仅胸前的饰件又大又多,大多都垂到腿部了,而且肩部、背部都有银饰件,重量也大大增加。笔者调查中见到过一套正在出售的银胸挂,重13.5斤,售价4.6万元。现在,年轻女子的全套盛装,银饰可达二十斤,银饰变大、变重、变多、造型图案更复杂是这二十多年的发展趋势。

  出于人类创新的天性和其他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电视普及后各种图像的影响,工匠们总是在点点滴滴地不断创新。某个银匠创新的造型、图案被人们广泛接受,自然会促进自己的销售,这也是银匠们创新的动力。一旦某种造型、图案被人们接受,其他银匠会模仿加工,使得这种造型、图案逐渐流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银帽是在布帽边上缝缀一些银片。后来银片围帽子连成一圈,下面还加了吊坠。银帽也逐渐增加为两层、三层。近几年在银帽的顶上又增加了四条口衔银球的银龙。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充满了创新、借用、改造、变形等变化。这些变化被纳入当地银饰图案、造型的整体结构之中,使得银饰的图案、造型发生变化,但还是能够看出是当地的产品。只要银饰还是当地彝族对内认同、对外区分的标识,无论其造型、图案如何改变,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

  (二)产品消费

  布拖彝族的服装可分为便装和盛装两大类。便装是平常穿的衣服,日常生活中有少数人会戴一些小件的银饰,如耳坠、戒指、领饰、银衣扣等,可算便装。盛装除彝族衣裙外,包括银帽、大型银胸挂、领饰及银排扣,耳坠、戒指。穿着盛装者多为年轻女子,少数为小女孩。男子的盛装是在彝族上衣上缝有一套银排扣,少数还有银领饰。盛装主要在节日(特别是火把节)、丧礼(限于喜丧)、婚礼上穿。据老人们说以前(20世纪80-90年代)戴银饰的人没现在多,佩戴的银饰也没有现在多。

  在2014年布拖县的火把节,全县统一放假七天,由布拖县的五个片区政府主办火把节活动,活动内容大同小异。7月21日,拖觉(片区)政府组织举办了火把节,地点设在拖觉镇边的赛场内,有斗牛、斗羊、选美等活动。赛场四周的山上全是各地来观看的人群,人很多,场面也很大。拖觉镇的街道上也聚满了人,十分拥挤。不管是赛场上,还是街道上的人群中到处都夹杂着穿盛装的人。赛场上有四五个穿盛装的女子在参加选美,而大多数穿盛装的女子则是在拖觉街上行走(估计有三四十个),非常醒目,满身银饰在阳光下十分耀眼。有的是一个人走动,有的是两三个、四五个、七八个成群行走,也有的站在路边休息。部分着全套盛装的女子旁边还会有专人协助,帮助拿银帽、抬衣裙等。由于全套盛装很沉重,女子们行动缓慢,经常需用双手扶着银帽,走走停停。除少数穿全套盛装的女子外,大部分成年男女、小孩都穿一般盛装(比全套盛装少点银饰)。这样的人很多,随处都是。

  凉山彝族的习俗,丧礼比婚礼隆重;如果是喜丧,则要穿盛装。2013年12月12日,布拖县安洛古村黑惹家支73岁高龄的乌各(化名)老人去世。7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为喜丧,喜丧可以办得热闹、喜气。作为主办人家的黑惹家支的儿媳妇,未出嫁的女儿,都可穿盛装参加丧礼。丧礼这一天专门穿盛装的人员共有三类:第一类,本家支内的小男孩,共18人,大的有十几岁,小的只有六七岁,他们均穿着彝族服装,佩戴银衣扣、银领饰(部分人戴)和武士带,主要职责是排队到村口迎接客人;第二类由本家支的未婚少女组成,大的不到二十岁,最小的七八岁,共有9人,她们均穿着彝族衣裙,佩戴银领饰、银衣扣,手端彝族酒杯,主要职责是为客人敬酒;第三类由本家支的媳妇们组成,共25人,她们身穿全套盛装(包括银帽、耳坠、银领饰、银衣扣、大型银胸挂),主要职责是迎接客人。这些妇女佩戴的银饰又多又大,全身银饰加起来有十多斤、二十斤重。几十个满身银饰的妇女在一起,走起路来叮叮当当,清脆悦耳,非常漂亮、气派,也很壮观。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钱购买银饰,也越来越看重银饰佩戴习俗。人们看重银饰,喜欢银饰,愿意为其投入金钱和情感,这是银饰或者说银饰制作技艺的生命力,也是其发展变化的基本推动力量,并决定其变化的方向。由于银饰是对内认同、对外区分的标识,特色鲜明,布拖彝族群众基本只购买、佩戴本地特色的银饰,银匠们也基本只生产本地特色的银饰。生产与消费的共生关系,形成了基本封闭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银饰工艺在原料、银饰的种类、造型、图案等方面都不断变化,但没有改变方向,一直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变味。

  布拖彝族的银饰制作技艺成为省级、国家级“非遗”后,受到了自上而下的“非遗”保护工程的影响。这项制作技艺,还认定了省级、国家级传承人,每年按规定给他们补助。随着宣传报道的增多,以及到成都、北京等外地展出机会的增多,其影响越来越大。布拖县政府对银饰工艺更为重视,在政府每年组织的火把节上,佩戴银饰的盛装表演和选美比赛必不可少。另外,布拖县还成立了银饰协会,在县城打造了银匠一条街,免费为银匠店铺制作统一的匾牌。这些保护力量,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非遗”保护工程的力量与传统银饰工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它们相互配合促进了布拖彝族银饰工艺的保护、发展和兴盛。

  综上,布拖彝族银饰的生产经营在扩大,消费也很兴旺,布拖彝族银饰工艺虽然也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部分没有发生方向性、根本性变化,一直保持有自己的特色或风格,是一种兴盛的传统工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唐钱华]身体、命位与根骨
下一条: ·[周帆 黄守斌]侗戏——柔性的力量
   相关链接
·[吕江]匠心雕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