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林继富]记录民俗学:民俗学研究范式创新的基础
  作者:林继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27 | 点击数:6299
 

  (三)激活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需要深厚的传统土壤,文化创新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一旦离开传统的滋养,文化的创新力和生活的依靠感就不复存在。保护民俗不仅是将它留存下来,而且是要将这些民俗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去,发挥民俗传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

  对传统的超越是指对存在着的传统进行原创性的再创造,使传统以新的形式再现。这是“通过那些关心社群的人的自由和负责的生活而形成的,并使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在自由和创造中实现他们的生活”[6]15。

  守护传统并不是让传统一成不变,没有变化的传统是不存在的,因此,传统变更、传统超越是传统的生命力所在。传统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对自身的变更和超越,传统的记忆作用于当下,现在的生活改变着传统。对传统的超越可以分为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两个部分。内在超越是指本身所带有的一种自身随着时代而改变的超越自身的特性。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事物都具有自身超越的特性;外在超越则表现为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变更。[6]15在当下文化创新的热潮中,民俗作为民族传统中最为核心、最集中的传统资源,成为激活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推进学科发展

  1980年钟敬文在《论民族志在古典神话研究中的应用》中说:“我们所理解和要求的故事学,主要是对故事这类特殊意识形态的一种研究。它首先把故事作为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精神产物看待。研究者联系着它产生和流传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承、对它的内容/表现技术以及演唱人和情景进行分析、论证,以达到阐明这种民众文艺的性质、特点、形态变化以及社会功能的目的。”[7]钟先生谈到的故事学方法论问题,离不开记录故事流传情境、讲述人生活状态,包含故事学在内的民俗学学科的意义、民俗价值能否得到有效再现,记录民俗学至关重要。

  记录民俗学作为民俗学的方法论不仅体现在记录民俗方面,而且关涉到建设什么样的民俗学的问题。

  从历史来看,我国先前记录民俗学著作往往倾注了个人的意识、个人的情感,用自己的标准框定鲜活的民俗,选择记录民俗的内容,忽视了民俗传统的真实面貌及民俗生活的关联性、谱系性,往往关注民俗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却忽视了民俗主体的个性。在记录民俗的过程中,记录民俗文本里掺杂了编纂者、写定人移植、改编、删减、拼接、错置等并不妥当的操作手段,民俗的真实淹没在记录者或编纂者的调查、写作和编纂之中,致使后来建立在这些文本基础上的学术阐释出现了许多误读和曲解。如果以这些记录民俗的资料作为民俗学学科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自然就会出现问题。

  当然,我们意识到每一个记录民俗学文本都贯穿了个人经验、学识、想象以及记忆,绝对地脱离调查者和记录者的思想、情感和喜好的记录民俗学文本是不存在的。我们在民俗现场听到的、看到的以及我们想象的领域,都影响着记录民俗图像的存在。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克服民俗偏离生活、偏离真实的倾向,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手段获取真实的记录民俗学文本,完善记录民俗学方法,从而推进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

  民俗学关怀的对象常常是家乡的、本土的,是自己熟悉的传统,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和理解的传统,是小群体聚落的共享文化,以此为对象开展的记录民俗学调查就是中国人自己的民俗学。记录民俗学从先秦时代的“采风”开始,就成为服务于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学问,可以说,记录民俗学一直以来就在以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眼睛、中国人的情感致力于建立中国特色民俗学的话语体系,“中国古代的民俗文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回忆的角度来记录民俗。大家想想看,许多古代的民俗志著作,像南朝的《荆楚岁时记》、宋代《梦粱录》和现代的《杭俗遗风》等,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我反复地看,发现它们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知识分子出身,还曾在某一朝代当过小官或中官,经历了太平盛世的生活。后来社会变迁了,朝代更迭了,人的地位也改变了,这时他看问题的心情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最容易引起的思想反应,就是对原有民俗的亲切回忆和依恋感。他们在强烈对照的刺激下,回想过去的生活习惯,还特别容易发现其中的民俗特点,产生新的个人体验……这类特点,在世界民俗学史上,恐怕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至少,它能证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人在记录、编纂民俗资料的勤奋上都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性格。中国的民俗学,从来都是中国人用自己的眼睛、心灵、情感、人生经历和学理知识来创造的学问,是中国人自己在描述自己的民俗志”[1]5-6。

  记录民俗学留下中国人的生活,留下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这些都是中国人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生活的体现,并且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民众生活传统的说话方式及词语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说,记录民俗学成为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和根本。“文人记录累世汇集,形成了无数‘当时性’的片段组成的地方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上层正史相比,它们成为后人认识民俗史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历史上富于民俗志,是中国人的幸运,不是世界上哪个国家都能这样的。”[4]46

  民俗学学科建设需要真实的资料,民俗学理论建设建立在科学、真实资料的基础之上,记录民俗学不仅成为创新和发展民俗学方法论的基础,而且成为民俗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根本。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民俗生活的革命性变化,需要民俗学方法论的革新以及理论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调查民俗,记录民俗,建立“记录民俗学”资料体系与方法论体系,从根本上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话语体系建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小林忠雄]作为“另一种生活技术论”的民俗学
下一条: ·[安德明]民俗学何以朝向当下
   相关链接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学“术”问题
·[田小旭]耳治与目治: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季中扬]论民间艺术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
·[康丽]民间文艺学经典研究范式的当代适用性思考·[陈泳超]“写本”与传说研究范式的变换
·[路璐]我国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研究范式与复兴路径·[刘垚 沈东]回顾与反思:中国都市民俗学研究述评
·[黄清喜]论口述史的民俗学研究范式·[杨杰宏]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南方史诗类型研究
·[康丽]民间文艺学经典研究范式的当代适用性思考·中国民俗学走向何方?
·“民俗学:学科属性与研究范式”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杨利慧]语境的效度与限度
·手工民俗产品市场难觅 专家建议回归生活性保护·[杨利慧]语境的效度与限度
·文学人类学:探索跨学科研究范式·[李东红]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