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崔琦:相声在变化中生长
  作者:记者 艾江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13 | 点击数:7782
 

  三联生活周刊:上世纪40年代,侯宝林、郭启儒自东北、天津返京,所演的相声由于内容健康,格调清新,被誉为“文明相声”,受到热烈欢迎。“文明相声”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崔琦:侯宝林走在了别的艺人头里,他并没有多少文化,完全在于悟性。任何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改革家。梅兰芳、关学曾、刘宝全、骆玉笙,无一例外。

  过去撂地说相声,在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鸟市,都不让女的听相声。女的一去听,管事的就说:您到那边去看拿大顶的去,看耍猴的去吧,我们这不说人话。当时说相声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了,说的都是难以启齿、非常荤的话。怎么办?侯宝林率先净化语言。刚开始也有人看不惯,认为他标新立异,结果他成了。

  任何艺术形式,其实都是在有心的艺人琢磨下逐渐改进。京韵大鼓最初叫“怯大鼓”,因为来自河间沧州等地,有地方口音,北京人叫“怯”。后来在谭鑫培的建议下,刘宝全去掉民间乡土音,将其改成“京韵大鼓”。原来京韵大鼓说得多唱得少,骆玉笙增加了它的旋律美和歌唱性,刚开始也是一片反对声:“这是什么啊,哪儿叫大鼓啊,这不是唱歌吗?”可由于贴近时代,反而后来居上,现在骆派拥有最多的演员和观众。

  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侯宝林就在相声里加流行歌曲了。侯宝林去天津相声园子说相声,那会他还没有那么大名气。他从自己园子演完,上老先生张寿臣那去听相声,那会园子特别小,都是百八十人的小园子,演员和观众都能看得见。侯宝林率先在相声里加了学唱歌曲,在过去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张寿臣一看侯宝林进来了,就在自己的段子里加上:“您看我们的相声,说相声,得给您说乐了,不是唱乐了,唱乐了不叫相声。”说给侯宝林听,侯宝林也不加反驳。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侯宝林声名鹊起,也逐渐成了,张寿臣也改变了,认为相声可以加唱。

  三联生活周刊: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趣味庸俗,相声曾出现危机,也由此出现侯宝林等人组成的“相声改进小组”。如何评价当年的相声改进工作?

  崔琦:我在《相声三字经》中,关于相声改进小组有一个注释。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传统相声庸俗、低级的成分太多,被认为难以反映社会主义新生活,几乎到了被取缔的边缘。老艺人虽然有改造自己、改写节目的愿望,但大多数没有文化,难以自救。有些说相声的认为说不下去了。

  一次,一对老相声演员到印刷厂的礼堂给工人说相声,演出前使用相声“垫话”《反正话》垫场,“反正话”很简单,现在小孩还在说,我说正的,你说反的,如“脑袋,呆脑;眼眉,没眼”。半天一句人话没说,结果让工人给轰下台去。当时工人也办识字班扫盲,觉悟也在提高,知道翻身做主人。

  相声艺人也在社会大潮中前进,一些有识之士就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1950年1月19日,由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常宝霆、侯一尘、全长保、佟大方、罗荣寿、高凤山、高德亮、于世德十一人发起,“相声改进小组”在北京成立。他们一面改进,一面实习,组织了相声大会的演出,所有收入都作为演员的生活费。成立识字班,扫除文盲,进行时事教育,使从旧社会过来的相声演员,能逐步提高文化和政治水平,改造相声,以达到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作用。

  侯宝林原来就比较另类,他后来在北京饭店找到老舍,又找到语言学家吴晓铃、罗常培他们,让老舍帮着改段子,写新相声。新相声里的代表作,比如《一贯道》,通过相声破除迷信,揭露一贯道这个反动会道门的本质。1956年的《夜行记》也很有代表,讽刺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坐汽车排队加塞,上车吃栗子,很有时代性。后来有个《昨天》也不错,反映新旧社会的对比。

  50年代的相声改进工作,最大影响就是使相声艺人从思想到艺术都上了一个台阶。相声演员完成了从“艺人”到“演员”的转变。原来大家都叫使口的,使口的是说相声的,使?的是说数来宝的。相声术语叫“明春”,口技弄个布帐子,人在里面,叫“暗春”。以前相聲难登大雅之堂,上世纪60年代我小时候学相声,家里人都不支持。包括侯耀文相声,父亲侯宝林都不支持,很多相声艺人都不希望孩子干这行。

  侯宝林等作为相声演员的代表,净化了相声语言,使相声登上大雅之堂,把相声说进中南海,这是前所未有的。

  三联生活周刊:上世纪50年代起,歌颂型相声逐渐成为主流相声类型,也涌现出马季等代表人物。对歌颂型相声人们一直有所争议,有人批评它使相声失去生命力,但也有人比如马季则认为,歌颂型相声拓宽了相声题材范围,选择哪种创作手法,应因题材而异。你对此如何看待?

  崔琦:马季原来叫马树槐,最初完全学侯宝林,连声音声调都一样。他在中国广播说唱团遇到了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四位老师,打下了很好的传统基础。马季是承上启下的人物,他的很多新相声都是从老相声演化而来,很好地继承发展了相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50期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马盛德:非遗保护如何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
下一条: ·岳永逸:平常老是感叹的“天哪,老天爷”,猛然耸立在了我面前
   相关链接
·[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宋赫]“乖讹-消解”理论视域下的相声包袱构造·[杨利慧]民间文学“动态文体观”研究的一个范例
·祝鹏程:《文体的社会建构:以“十七年”(1949-1966)的相声为考察对象》·[姜昆]把幽默传统的古老和相声艺术的年轻结合起来
·[岳永逸]草根相声的知识考古学·[周航屹]近世相声和娱乐期刊的关系初探(1924-1949)
·[禾刀]“不会讽刺”的相声很讽刺·[李丽丹 田永峰]为相声正名
·台湾相声瓦舍:把相声说进中学教材·[祝鹏程]表演视角下的郭德纲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
·[李丽丹]“在地化”与“在场化”: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天蔚]江湖、民间与市民社会
·[姜昆]中国曲艺艺术的魅力·[薛宝琨]传统相声和相声传统
·[施爱东]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施爱东撰文探讨:相声不会死,但不是这样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