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季中扬]“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
  作者:季中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7 | 点击数:5937
 

      二、“生生”美学落实于民间艺术

      所谓“生生”美学间接地影响文学与艺术,一方面是指它不是在文艺批评层面直接影响,而是间接地通过审美精神或其他美学范畴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说,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并不直接表现“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而是提炼出“生气”、“生动”、“生意”来作为审美对象。这里所谓“古代文学与艺术”并不包含民间艺术。如果充分考虑民间艺术,尤其是各种民间造型艺术,我们就得修正以上说法,不得不指出,“生生”美学观念充分地、直接地落实于民间艺术之中。

      首先,民间艺术直接以大量的象征阴阳的图像生动地表现了“生生”观念。阴阳交合是万物化生的前提,《周易》中泰卦的卦象就表达了这个观念:“天在下地在上,天为阳,地为阴,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二气交感,万物化生。”汉代阴阳五行之说盛行,阴阳化生万物观念广为接受。如《淮南子 • 览冥训》说:阴阳“两者交接成和,而万物生焉”。《汉书 • 魏相丙吉传》说:“阴阳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在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留存了诸多阴阳图像,如人首蛇身日月图、白虎三足乌图、蟾蜍满月图以及二龙交尾、二龙合璧、二虎相亲、双鹤交首等动物交合图。汉代之后,以动植物象征阴阳的图像,如蛇盘兔、抓髻娃娃、阴阳鱼、龙凤图、鱼莲图等,一直盛传于民间艺术之中。在今天的陕西剪纸中,蛇盘兔与抓髻娃娃图像仍然很常见。蛇盘兔画面由一圈一圈的盘蛇与中间一小兔构成,蛇代表阳,兔代表阴,蛇与兔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在抓髻娃娃图像中,娃娃一手举鸡,代表神鸟“金乌”,象征着太阳与“阳”,另一手举着兔子,象征着月亮与“阴”,这两种图像中,阴阳互动的原始文化理念跃然眼前。在民间艺术中,阴阳鱼、龙凤图、鱼莲图等图像更是极为常用,或在剪纸中,或在面塑中,或在砖雕中,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有独立的,也有作为其他图像构成部分的。有研究者发现,民间表演艺术也是讲究阴阳的,如民间舞蹈的手诀,一般左为阴右为阳、覆为阴翻为阳、闭为阴开为阳、上为阴下为阳;甚至民间舞蹈的动作、场图也往往有着明显“阴阳”寓意,如《担经挑》走“剪子股”场图时,“舞者头披黑纱的尾部相互交缠,象征性地重现伏羲、女娲的交尾之象”,再比如冀东的秧歌《拉花蹦蹦》,以八卦定位,以空场象征“无极”,跑场时则循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化生万物的次序逐层展开。阴阳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包含了对立、统一、变化等看待宇宙万物的基本观念,对民间艺术的影响更是深刻。在民间造型艺术中,我们可以见到大量成双成对的艺术形象,如龙凤呈祥图案、双喜、双鱼、双蛙图案,以及寓意阴阳相对的双头虎、双头鸟、双头猪、双头驴造型等。这种广泛存在的偶数现象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受到了阴阳对立统一思维的潜在影响。阴阳互动、生生不息观念一直流传在民间艺术之中。

      其次,“生生”范畴所包含的礼赞、祝福生命观念是民间艺术的主题。民间艺术“在任何情况下,都祝愿生命繁荣,以生命繁荣为最高的美。它以千百种方式歌颂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具体而言,一是祝福、祝愿生命繁衍,直接体现“生生”美学之创生与生生不息之意。在民间艺术中,祝福生命繁衍题材的作品最为丰富,如剪纸、年画作品中的老鼠嫁女、老鼠吃葡萄、兔儿吃白菜、鱼、葫芦等造型。老鼠、兔子、鱼等动物形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繁衍能力极强,葫芦也有多子的特征,因而,民间艺术中的这些动植物形象大都有祝福生命繁衍的意思。结婚是阴阳交合、生命繁衍的节点,因而在传统婚俗中,所用的剪纸、刺绣等主要内容也往往寓意阴阳牡牝相合,如“鱼(男)钻莲(女)”、“老虎(男)吃南瓜(女)”、“猴(男)吃桃(女)”、“金鸡(男)探莲花(女)”、“鸡(男)卧牡丹(女)”、“蝴蝶(男)扑莲瓶(女)”等造型。靳之林认为,这些造型都是男女构精化生万物的符号。在民间,人们熟知这些符号象征两性交合,如民间艺术中的“鱼钻莲”图像,农妇都知道是指男女“睡在一块儿了”,却并不觉得其色情。这说明在民间文化这个小传统中,对生命繁衍的礼赞与祝福这种神圣性观念仍然大行其道。二是祝福、祝愿健康长寿,体现了“生生”美学之养生之意。在民间艺术形象体系中,祈求儿童幸福成长、老人健康长寿的意象也是极其丰富的,如瓷器中的孩儿枕、惠山泥塑中的大阿福、年画与剪纸中胖娃娃抱鲤鱼形象、陕西剪纸中的抓髻娃娃图、老寿翁与松鹤组图等,又如民间纹样中的寿字、团花、富贵不断头、盘长等,这些审美意象无不直接表达了对健康与长生的美好祝福。三是赞颂生命饱满、健康、有力状态,崇拜能护佑生命的强者,体现了“生生”美学之强生之意。在民间艺术中,凶猛的动物形象往往象征着吉祥。在西北地区的民间,长辈会给小孩子做虎头帽、虎头鞋以及五毒兜肚等。早在汉代,虎就被视为阳物,认为能护佑孩童健康成长。所谓“五毒”,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些毒物本来是孩童健康成长的妨碍者,但因其比孩童“命硬”,即生命力更强,反而成为崇拜对象。

      再次,民间艺术的审美形式、审美价值取向等,也往往体现“生生”美学。文人艺术重视“经营位置”,讲虚实,欣赏留白。这种审美观念的背后是玄奥的老庄美学思想。民间艺术很少受到老庄美学的影响,其审美心理往往直接来自生产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人民热爱茂盛的庄稼、饱满的谷穗、丰盈的果实、肥壮的牛羊等,这种朴素的情感积淀为审美心理,使得他们在艺术创作时热爱“满”与“实”。不管是剪纸,还是年画,民间艺术的构图大多极其饱满、丰富,有限的空间中填满了创作者所能想到的一切事物。如陕西王兰畔的剪纸《苹果园》,画面分两层,下层有两组图,左侧图为一人二牛在犁地,犁地者四周有老虎、凤鸟、猴子、马,牛的下方有昆虫、绵羊,右侧图为一人在给果树松土,树下有猫和鱼;上层也有两组图,左侧图为两人在摘苹果,一人挑着担子,一只小鸟立在果树枝头,右侧图为一人在摘苹果,树下有猫在追逐老鼠。如此构图,一般艺术理论是难以解释的。其实,民间艺术以圆满、充实为美,这是对生机勃勃、生命力充盈状态的欣赏,正是“生生”美学精神的直接体现。

      在色彩体系上,民间艺术的审美取向也体现了“生生”美学观念。首先,民间艺术极其崇尚红色,次之为绿色。在民间观念中,红色意味着吉祥,可辟邪。因为红色是血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植物生命的颜色,也是生命的象征。故而绿色虽为冷色,但在民间画诀中却有“红配绿,看不足”一说,民间还流传着“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的谚语。除了丧事,民间很少使用白色,因为白色是雪的颜色,让人联想到冬之肃杀,是死亡的象征。民间艺术对颜色的取舍,显然受到了“生生”美学观念的潜在影响。其次,与文人艺术讲究色调和谐不同,民间艺术常用亮色,如红、黄、绿、黑等,而且着意突出强烈的对比。在民间画诀中有“红靠黄,亮晃晃”,“要喜气,红与绿;要求扬,一片黄”等说法。亮色与强烈的对比,可以产生一种热烈、喜庆的感觉。热烈与喜庆不仅意味着对“生”的祝贺与热爱,而且热烈、喜庆的气息本身就可以使人热血沸腾,直接体验到生命力的高涨感。

      “内容积淀为形式,想像、观念积淀为感受”,民间艺术的形式的感官感受中显然是有观念的。民间艺术不管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都直接体现了“生生”美学观念,即民间艺术对“生生”之美的审美观照是朴素的,停留在生命繁衍、兴旺等“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落实了“生生”美学的本初内涵。这与文人艺术经由形而上思辨层面的审美观照构成了互补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万建中]民间文艺的审美法则与优势
下一条: ·[李文钢]族群性与族群生计方式转型:以宁边村四个族群为中心讨论
   相关链接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于翔]心流:女性剪纸群体的最优心理体验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邬梦茜]浅析民间艺术的遗产化
·[程启芳]楚州十番锣鼓的审美经验研究·[林德山]从资源到资本: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林安宁]基于共时研究的傩定义与范畴新探·[菅丰 雷婷]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
·[徐赣丽]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 ·[邬梦茜]试析民间艺术的现代传承
·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八月举办·[乌丙安]带徒传艺:保护民间艺术遗产的关键
·《村寨里的纸文明》首卷新书发布会在中国文联举行·激发民间艺术创作的主动性与活力
·法国民间艺术节:推动文化多样性 促进族群间交流·[季中扬]论民间艺术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
·[季中扬 高小康]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价值重估·[马知遥]布老虎民间艺术调查手记
·[雷婷]地方艺术中模仿的创造力·“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结果揭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