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风景这边独好——记著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
  作者:谢月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01 | 点击数:8184
 

  记录片人:吃苦是基本功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刘湘晨的作品:“刘湘晨的电视散文以其新疆和西藏鲜明的边地特色而引起广泛关注。这完全是一种异质的色彩与冲击,有着浓郁的莽山大野的气息……通常为电影、电视剧所常用的方式都被广泛采用并能各自独立完成其独特的表达功能,使得电视散文有了通常电影才会有的‘厚度’和广阔的表现空间;文本的意义在这里被更充分诠释、被引伸,从而获得‘点睛’的美感和力量;就精神实质而言,这种源自边地莽山大野之间绝少被世俗污染的气息和创作者历经甘苦而取沧海一粟的创作心态,正是电视散文真情与伪意最突出、最鲜明的分野……另外他的电视散文表现出来的真诚与责任感,也值得人尊敬。”

  这些深获业界人士好评的标志性作品被广泛传播,拍摄于帕米尔高原的《太阳部族》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连续播放4年;《水来了》在2006年度广电总局电视“金帆奖”和第五届Sony“高清杯”评比中双双获奖;《山玉》入围第九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并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发行;香港《阳光卫视》曾为其安排为期4个半月的个人作品专题展播……专家们对刘湘晨作品评价最多的就是“朴实”、“自然”、“原生态”,因为她不仅是刘湘晨用汗水,更是用心和生命完成的。

  不论是高山、旷野、草原,还是盆地、沙漠、绿洲,刘湘晨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激情,从地理、人文和历史,忠实地记录和还原新疆的美丽和神奇。在看了他的记录片之后,很多人都感叹,刘湘晨不仅是位纪录片导演,更是探险家、作家、文化学者。

  的确,从海拔-154.43米到8611米,不论是多恶劣的天气状况或险象环生的地理环境,刘湘晨都经历过,在他看来,“拍纪录片就是一种付出,吃苦、忍耐都是前提条件,无须表扬,如果不能吃苦就别干纪录片导演!”

  中国的纪录片事业起步较晚,要赶上世界潮流还需要不断努力。有不少纪录片导演抱怨国内纪录片市场太小,环境很差,我国电视台总数已超过2000家, 频道数量超过3500家,但是纪录片频道却寥寥无几,只有中央电视台十套、上海纪实频道、阳光卫视和中央数字频道中的《老故事》频道等。对于如此窘境,刘湘晨在倍感无奈的同时也在反思中国纪录片的瓶颈所在:“我们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确不能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以往的纪录片有些急功近利,目的性和指令性太强,艺术技巧过于单薄,致使广大群众对纪录片很淡漠。其实纪录片虽不像电影、电视剧那么热闹,但更多是纪录社会的变化和人的生存状态,虽然从经济上看,回报可能不成比例;但从精神上来讲,它是一种社会、道德、文化,甚至是哲学的艺术诠释,对社会的回报是巨大的。所以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通过画面和声音去发现世界要比去创造一个世界更有意义。”

  现在的刘湘晨是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在资金方面较以往要宽裕多了,这对他的拍摄进度和容量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他也希望能通过自己和作品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投资纪录片业。他坚信,在中国,纪录片潮流只是尚未掀起,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需要更多地追求精神价值的时候,纪录片肯定会繁荣起来。

  家庭生活:“距离产生美

  刘湘晨在家中既是一名长子,又是一名孝子。从开始工作之后,连续十几年工资都寄给了母亲,为母亲买房,照顾弟妹。刘湘晨对现在媒体过度宣传一些孝顺子女行为感到不解,“在我们那个年代,孝顺是应该的。”

  纪录片导演这个职业让刘湘晨常年不着家。一部作品一拍就是几个月、半年,边远地区甚至没有通讯,一年下来,刘湘晨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说起这一点,刘湘晨倒是放心得很,“家里好着呢,太太也觉得正常,工作嘛,这是不可避免的。”刘湘晨还打趣道,“天天见不就烦了,距离产生美,分别后的重聚多么美好。”即使是这样的轻描淡写,但是却不难想象这位成功男人背后的好女人对丈夫有着多么宽容的胸怀、巨大的支撑。有人曾这样定义家的含义:“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刘湘晨能够如此没有后顾之忧地工作,必定是另一半悉心照顾的结果。

  刘湘晨的女儿在北京传媒大学读研究生,“她读的是导演专业,对纪录片也很感兴趣。”说起这些,刘湘晨的语气里透露出难掩的高兴与骄傲。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自己的终身事业能被下一代喜欢和继承不就是对他最大的尊敬吗?!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刘湘晨,这位特立独行的“西行侠客”,他已经做的,正在做的,以及未来将继续做的,都将成为新建文化、历史的见证。新疆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将滋润着他的艺术生命之花,如同天山雪莲般迎风怒放!


       【 原题:风景这边独好——记校友、著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志明]共通的学术取向与知识追求
下一条: ·[张帆]文明及其反思:马林诺斯基、《自由与文明》与费孝通先生
   相关链接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
·[萧尧 陆惊呐]记录与诗意:试论影视人类学与诗学双重视域下的《路边野餐》·纪录片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新平台
·[庄孔韶]我为什么要用影像记录“金翼之家”·[杨红 樊瀚声]“我们的节日”的观赏性和文化性
·非遗纪录片频频成爆款·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将于2017年11月9~12日举办
·[王学思]把思考留给每一位观众——观纪录片《老祖的声音》·[朱靖江]田野影像笔记——影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之道
·《犴达罕》:真实纪录鄂温克族文化的阵痛·背影:走向勒斯卡姆的另一个季节
·刘湘晨纪录片展播:鹰与人共生的传奇——纪录片《驯鹰人》·刘湘晨:用镜头呈现新疆文化多元色
·【讲座】刘湘晨:影视人类学的前沿呈现(11月18日周二下午14:00)·刘湘晨:囿于“风情化”的新疆传达,是不够的
·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央视再推百集纪录片《手艺》·那些年,纪录片里的台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