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刘雄伟]《千家洞木本水源》的历史真相
  作者:刘雄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03 | 点击数:7194
 

  元朝官府,为了想从逃至灌阳深山的桂林郡人身上发一笔财,苟延残喘的地方州府,就以“土吏”告发为由,出兵搜刮民财,躲到深山的桂林郡人难逃一劫,除了逃亡,别无选择。当地瑶胞,是祸是福,不得而知。

  从以上分析,从崖山之战宋朝灭亡之后的1279年2月起,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历时共77年,这便是《千家洞木本水源》所说的“七十余年”。这篇短文把灌阳深山称为“千家洞”,也没有错,因为确实有一千家。但其中汉人多,只能叫汉族千家洞。在都庞岭的向阳面,早几百年就有个“道州千家峒”。 从千家峒的地形和族属变迁看,两个不同的千家峒,有着根本的区别,兹比较如下。

  为什么“道州千家峒”中间加上(永明)二字?因为永明县(今江永县)自唐以来,时撤时复,时有时无。撤了以后都是归于道州营道县辖内。《江永县志•沿革》(1992年版)记:唐贞观八年(634年)撤永阳并入营道。宋建隆元年(960年)即赵匡胤建赵宋王朝元年,永明归江华。宋熙宁五年(1072年),县内的允山、允平、文德、谢沐、永川、崇福六乡入营道,等于今天的从上江圩镇到桃川镇全都划给了营道(今道县),永明县全没了。《瑶族通史》第257页也记载了这个史实:“宋王朝在瑶区建立的经州制有:……道州(治今湖南道县),领营道、江华、宁远3县”,永明县何在?都归营道县了。永明县境内早有瑶族居住的千家峒,瑶胞都称“道州千家峒”,既是天经地义,也是不二选择。道州千家峒的瑶胞,唐朝或更早的时期就已经进入了,是瑶族最早开发了这块宝地,他们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天下瑶人都知道了“道州千家峒”的大名。元大德九年道州官兵逼迫瑶胞逃离时都依依不舍,分割了十二节牛角,留下了许多的《千家洞源流记》一类古书。鄙人查遍唐、宋沿革史,未见道州与灌阳县有任何关联。说“瑶族千家峒在广西灌阳县”,实属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巧用移花接木之法替代了。

  《千家洞木本水源》的江华涛圩作者,应是受忽必烈大军南征时桂林郡逃入灌阳深山汉人的后裔。这位先祖享受了高龄,他亲身感受过迁入和迁出两次苦难,也享受过中年安适的生活。“木本水源”的作者亲耳聆听过其祖父讲述。我们深切地感谢作者家族的至宝传文。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清楚了《千家洞木本水源》的历史真相。史家研究元史,多从宋端宗赵昺投海身亡的1279年起到1368年元朝灭亡止,共89年。灌阳千家洞,处于元代始末,两头缩进。天道虽或无凭,人心尚有公理。史传非尽人得读,然史实秉正无容更改。吾诚惶诚恐,班门弄斧,如有更合理的解读,鄙人定当虚心领教。

  (作者单位:江永一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瑶族网 2013-06-1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国际专家与决策者聚集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马里文化遗产及手稿的行动计划
下一条: ·[车锡伦]“非遗”宝卷集收进民间教派的经卷
   相关链接
·[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
·[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王倩 陈东云]瑶族节庆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沈德康]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
·[杜薇 杜双双]族内多元与族际单一·[王琴]“文化”论抑或“食物系统”论?
·[叶涛]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陈金文]盘瓠神话:选择性历史记忆
·[赵世瑜]民间文献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毛巧晖]文化展示与时间表述: 基于湖南资兴瑶族“盘王节”遗产化的思考
·[王宪昭]广西瑶族盘瓠神话田野调查引发的思考·[刘亚虎]瑶族文学文化的闪光点
·[朱晶]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收集、问题、对策·[崔雅]乳源瑶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