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嘉兴论坛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专题研讨会嘉兴论坛

2012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作者:嘉兴在线整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0 | 点击数:11069
 

  【问答实录】


  浙江在线记者: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年嘉兴的端午民俗文化节怎样能够充分体现老百姓的参与?第二个问题,我们了解到除了嘉兴的端午民俗以外,嘉兴市也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市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马洪涛:

  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有四个非常明显的特性,就是学术性、民俗性、群众性和趣味性。我们作为活动的策划方来说,一直非常重视提升群众的参与度。从去年的群众参与度来看,参加的演员、嘉宾、运动员超过7000多人次,整个系列活动当中参与的人员将近70多万人次,这体现了一个非常高的群众参与度。今年如何体现群众的参与性,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我们举办端午节的宗旨:“以民为本、全民为乐”。旨在通过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来体现全民过节,尤其是中华大家族欢乐过端午这样一个欢乐祥和的氛围;

  第二,体现在今年端午文化节从策划、筹备到实施的全过程当中。特别是在活动初期策划设计阶段,我们先后召开多次“头脑风暴”这样的会议,不光邀请到研究民俗的专家,还有宣传文化部门的主管领导,我们更多的是注重邀请各界群众和市民,一起来集思广益,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内化到今年整个活动的方案当中;

  第三,今年端午节各项活动,我们还深入挖掘了嘉兴丰富的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资源,所以我们将策划举办像“我们的节日端午”这样的宣教实践活动,我们从5月份就开始了,群众的参与度非常高;还有像刚才柴市长也讲到,我们要办两个祭,一个是神龙祭,一个是伍相祭,这个都是群众民间自发的祭祀行为;还有像我们子胥的庙会,它就是志在要推动端午民俗回归传统、回归百姓的生活,打造成为一个既有固定的文化空间、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自发的这样一个江南端午名牌的庙会项目。

  还有我们从最基层开始层层选拔的,像裹粽大赛,香囊制作,还有踏白船比赛,还有龙舟赛,都是从学校、企业、社区等等层层选拔,21号到24号之间,实际上就是最后的总决赛,所以一系列的活动当中都可以体现出我们今年群众的参与性,我们也相信今年的端午民俗文化节一定会是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我们真正要做到让老百姓乐在其中、享受其中,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节日。

  柴永强:

  第二个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情况,我们嘉兴这几年也非常重视,在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进一步弘扬、提升、发展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在想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我们搞好规划,我们按照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关要求,我们嘉兴制订了一些规划;第二,相关的一些传承人,政府给予一些津贴,让这些特殊的记忆,或者各方面的表现形式以及其他方面能够传承;第三,包括现在我们端午民俗文化节其他的一些活动,我们充分的把一些我们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舞台,让它来展示演出,让它活化;最后一个,我们正在考虑规划建设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的展示区,这个已经有了一些部分,现在没有全部集中起来,我们想通过集中展示起来以后,把散落在民间各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一个集中的展示,让老百姓走到一个地方就可以看到一个全貌。大体从这么几个方面,我们下一步正在着力的准备,谢谢。

  杭州日报记者:

  刚才柴市长提到,嘉兴从今年南湖民俗文化节开始到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已经举办了5、6届,跟以往相比,今年的文化节会不会有一些创新和其他的一些什么样的特色?

  柴永强:

  我们请马部长回答。

  马洪涛:

  感谢您的提问。的确,我们嘉兴的端午民俗文化节实际上已经搞了有10多年,从最初的船文化节,到后来我们称之为江南民俗文化节,到近三年,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国家级的关于中国的民俗文化节,就是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这个节日我们是抱着既传承、又创新这样一个主旨来做的。应该说我们每年框架性的活动,主体活动加上群众参与性活动,这个框架是基本一致的,然后我们每年也结合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就是群众希望我们办的活动,再加上我们每年市委市政府一些中心的工作,再来进行一系列的设计。

  今年具体的创新和亮点,我们感觉可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更加突出全国性。首先一个,我们定位就是定在全国性的活动,我们不是单个的嘉兴自己的节日,我们这个端午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级的节日,而且是一个国家级的活动,我们承办的是国家级的活动,这是一个;

  第二个,最明显的就体现在我们6月21号晚上的这个开幕大戏,我们所有的节目,除了嘉兴本地的节目以外,我们更多的是邀请到了全国和端午民俗相关的这些城市带来的代表性的节目,我们有来自福建的节目、湖北的、广西的、陕西的等等,有7个外请的节目,我们甚至还有境外的,比如韩国有江陵的活动,所有跟端午相关的城市,带着他们精彩的端午相关的代表性的节目来到嘉兴这个舞台上,来做这样一台开幕的大戏,体现全国性这样一个特色,这是第一个创新和亮点。

  第二个就是国际化,因为中国的节日我们也要走向世界,我们嘉兴也义不容辞,这个国际性呢,我感觉也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作为端午来讲,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龙舟赛,因为端午期间,龙舟赛是嘉兴人民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但是我们今年把传统的龙舟赛,不光是做成了嘉兴市的龙舟赛,更做成了一个国际性的比赛,我们今年叫第三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目前为止,来自37个境外的大学生的龙舟队已经来到嘉兴,包括有哈佛大学龙舟赛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龙舟赛队,等等,这是一个;第二个,我们还将在端午节期间举办嘉兴市首届国际友好城市的文化论坛,因为嘉兴也是一个开放度非常高的一个城市,我们目前已经有超过30多个国际的友好城市,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选择性的邀请到了7个相关的友好城市,来到我们嘉兴,跟我们嘉兴一起围绕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来做一个文化的论坛,所以这些都将很好的体现我们这个端午文化节的国际性,这是第二个特点和创新;

  第三个,我们把它叫做融合度,因为端午可能从以前的理解就是一个文化,一个民间的节日,但是我们现在要把它做到节日和文化相融合,文化和经济融合,今年我们市委市政府的1号工程,也就是浙商创业创新,我们策划设计了两个活动,一个是嘉兴市首届文化产品博览会,到时候我们将不光是嘉兴的五县两区,七个行政区域的所有的县市区带着各自有特点的文化产品集中亮相,我们还有选择性的邀请长三角的优秀文化企业,带着他们代表性的产品到嘉兴来集中亮相;

  第二个是我们策划和设计了嘉兴市首届文化产业对洽会,在这个活动上面,我们将推出50个文化项目,总投资将达到360亿人民币,其中有20个项目将进行集中的签约,签约的项目总投资额将达到69亿人民币,所以这个呢,我们也是想做到一个文化和经济的融合,节日和产业的融合,这是我们今年应该说端午活动的三个创新和特色,谢谢。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国新办网 2012年06月19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端午民俗进社区 2012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6月举行
下一条: ·《中国端午节》丛书编纂中期报告会举行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
·[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
·抗疫背景下,凸显端午民俗特殊文化意义·“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