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施爱东]清明节:拥抱自然的春天仪式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02 | 点击数:61292
 
 
13.游艺竞技:生命随阳气升腾而律动
春天到了,天气回暖,阴气日渐消退,阳气日渐升腾,到处弥漫着勃勃生机,人们的身心也豁然苏醒,沐浴、踏青、蹴鞠、拔河、斗鸡、画蛋、荡秋千、放风筝,一夜春风,恍若千树万树梨花开遍。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北方山戎人喜欢练习秋千,每到寒食都要演练,后来中原地区的女子,用彩绳系在树架上,把它叫做秋千。有人说,秋千本是山戎人的游戏,自齐桓公北伐以后,就把这个游戏带回了中原地区。
秋千原作秋千,两字均带“革”,千字还带“走”,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据说是因为供吊荡的绳子是由动物皮革制成。
有学者猜测人们为了穿涧渡水,双手抓住绳子荡高飞越,发明了秋千之戏,并推测说,最早的秋千应该只有一根绳子,后来才发展成为两根绳子吊一块板。这种假设粗看起来有点道理,可惜从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证据。而且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秋千游戏应该主要由男子来竞技,但是,自有秋千记载始,凡是提到的秋千玩家,似乎都是说的妙龄少女。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这个“帝”,自然是风流倜傥的唐玄宗。清明风中,杨柳依依,三五宫女嬉笑于秋千架下,巧笑嫣然。一排秋千,红衣绿袖此起彼落,猎猎衣裙随风飘荡。想那如花似玉的女子凌空飞舞之时,间或娇声莺啼,春光大泄,被玄宗称作“半仙”,自然是再贴切不过。据说李唐宫中多是胖妞,也许会少些些仙风道骨的飘逸感,但这些老百姓是看不到的,惟有“半仙之戏”这一诗意的称呼,却从宫中吹传出来了。
俗话说,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有了玄宗“半仙之戏”的赞赏和鼓励,上行下效,长安市民纷纷仿制,秋千之戏风靡一时。正是“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都市女子以秋千为戏,似乎北方盛于南方。据元代《析律志》,北京城中,清明前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竖秋千,日以嬉戏为乐。可见秋千之戏在北方地区长盛不衰,玩家多为青年女子。所谓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是也。
清明是放风筝的最佳季节。据说清明前后放风筝,可以治抑郁、去烦恼、泄内热、清肝火,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老少皆宜。
有些人会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待风筝飞高之后,乘风剪断牵线,让风筝飘走,认为这样可以驱逐邪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袪难的目的。某年春天,大观园的女孩们兴高采烈放风筝,惟有林妹妹舍不得把制作精巧的风筝放走,李纨就劝她说:“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因此,别人放掉的风筝,千万不要拣,否则就会沾上别人的晦气。后来当紫鹃要去拣别人的大蝴蝶风筝时,林妹妹学乖了,笑着劝阻道:“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丢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据此,有些学者认为,放风筝就是源于祓除习俗。这种观点显然不经一驳,它颠倒了技术手段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先后关系。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人煲电话粥谈恋爱,就认为电话的发明是源自于谈恋爱。至少,我们从史籍中找不到任何材料可以支撑“风筝源于祓除说”。
古人常把风筝称做“鸢”或者“鹞”“鸱”。不过,大凡起源太早的物事,都很难追溯其起源了,风筝也是起源太早的物事之一。
一些学者乐于把风筝发明权奉送给公输般,也就是传说中的木匠先师鲁班。据《墨子》,公输般能制木制飞行器,曾经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据说公输般还曾乘坐木鸢侦察过宋国的城市。这个传说弥漫着古人一贯的夸张语调,让人很难相信。更重要的一点,风筝必须依仗风力飞扬,《墨子》中的这个寓言并没有说公输般的“鹊”是乘风飞升的,与其说这是最早的风筝,还不如说这是最早的飞机好了。
另有传说,楚汉相争时,汉军把楚军包围在垓下,韩信命人制作了一个大风筝,让一个身轻的士兵坐在上面,乘夜飞临楚营上空,弹起楚歌,牵动了楚军士兵的思乡之情,汉军乘机而入,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悲歌散楚”的故事。这则传说显然是“四面楚歌”的另一个版本,要是真有这事,那中国的飞机就比西方早了至少2000年。
把风筝发明权赋予韩信的,还有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风筝,古今相传,都说是韩信发明的。高祖出征讨伐陈豨,韩信想趁机从后方起事,因此扎了一个纸鸢,用来丈量未央宫的远近,计划用穿地道的方式攻入宫中。”
比较可靠的记载来自《资治通鉴》。公元549年侯景叛乱,叛军包围了京都建康,梁武帝被困台城,与城外援军音讯隔绝,有个叫羊车儿的人献上一策,做了一个纸鸱,系上一条长绳,把敕令夹在里面,打算顺风放出去,希望能飞达援军驻地,纸鸱上写着“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萧纲亲自走出太极殿,乘着西北风放出去,结果叛军“怪之,以为厌胜”,把它给射了下来。
从这则史料看,南北朝时期,纸鸱可能还只是一种宫廷贵族的娱乐活动,一般人操作不来,要不然也用不着由太子亲自操刀放飞。而一般军士显然还没有见过纸鸱,要不然叛军就不会以为这是政府军在做法事。这则史料说明,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纸鸢,但此时的纸鸢还不普及。
纸鸢的普及应该是在从南北朝到唐代这一时期。清明寒食期间放纸鸢的习俗,大概在唐代就已经流行了。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诗中便有“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句,说明唐代已经有了寒食日到城外放纸鸢的游艺活动。
关于“风筝”这个名称的起源,有学者引晚唐诗人高骈《风筝》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不过,这里所说的风筝肯定不是纸鸢,因为没有谁会在“夜静”时分跑出去放纸鸢的。多数学者认为诗中风筝指的是悬于檐下的檐马,也即风铎,我们一般称之为风铃。我们看一下司空曙的《风筝》就更明白了:“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飒树齐难度,萦空细渐消。”如果诗中的风筝是纸鸢,诗人当作“高风舞彩蝶”才对,哪能“吹玉柱”?所以《七修类稿》说:“风筝者,乃古殿阁之檐铃尔,借以名今之带弦之纸鸢也。”
“鸢”“鹞”“鸱”变名为“风筝”,大概是因为有人在纸鸢上加了些弦或笛之类的乐器,使它能随风发出如筝鸣一样的乐声。明代的《询刍录》将“风筝”一词的首发权颁给了五代的李邺:“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呼风筝。”由此看来,最早的“风筝”是一种“声如筝鸣”的纸鸢。
李邺看来是个放纸鸢的高手,据说与汉隐帝的关系也有点特别,《七修类稿》称“纸鸢本五代汉隐帝与李邺所造,为宫中之戏者。”一般来说,那些奇技淫巧的娱乐项目,往往都是由一些吃饱了饭没事干的人想出来的,只有这种人,才有心思去搬弄那些没多大实际用途的事。
到了宋代,清明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春季游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中即有“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句,一个“鸣”字,说明了当时已经很流行在纸鸢上加载乐器。又如陆游《观村童戏溪上》:“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纸鸢是本名,纸鸢加装了管弦乐器,能放出声音来,于是大家把它比喻成风筝。宋代以后,用风筝来称呼纸鸢已经十分普遍,乃至有没有加装管弦都叫风筝。风筝日渐流行,名气大了,本名叫做风筝的那个东西再也不能叫风筝了,只好叫做风铃。
自唐以来,诗中说到纸鸢、风筝时,多与“儿童”相联。就像秋千玩家多为女子一样,估计风筝的玩家多为儿童。如唐诗《有鸟》“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宋诗《纸鸢》“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元诗《纸鸢》“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清代《竹枝词》:“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清明节期间,女荡秋千,童放风筝,男子好蹴鞠。蹴就是踢,鞠就是球,古代的鞠,类似于今天的足球。提起这东西,人们很自然就想起《水浒传》中高俅那厮。
宋哲宗时,汴梁有一破落子弟姓高名俅。一日,高俅受差给端王宫中送去几件玉玩,入了宫,见端王正与三五个小逼门相伴着蹴气球。高俅不敢过去冲撞,立在从人背后。不料那气球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高俅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见高俅踢一脚好球,命他下场玩耍。才几脚,端王喝采,高俅把平生本事都使将出来,那身分、模样,这气球一似鳔胶黏在身上的!端王大喜,哪里肯放高俅回府,就留在宫中过了一夜。那一夜不知发生些什么,只知高俅自此每日跟随端王,平步青云。得遇端王这样的球迷,高俅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得势的足球明星。
汉代刘向《别录》云:“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说蹴鞠为黄帝发明,恐怕没有什么证据,不过,既然刘向这么说,至少在刘向自己所处的汉代,蹴鞠已经流行,这是没有问题的。另据西汉桓宽《盐铁论》,西汉社会承平日久,权贵人家以“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斗鸡”为乐,平民百姓也是“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穷巷蹋鞠”。可见早在西汉时期,上如端王般权贵,下如高俅般泼皮,都在踢足球。
唐人大概将古代的足球做了些改进,把古代的实心足球改成了充气的足球,所以后世常把蹴鞠说成“蹴气球”。初唐徐坚《初学记》说:“今蹴鞠曰球戏。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
清明节举行足球比赛大概在唐代已经成为青年男子节日娱乐的主要项目,唐代诗人曹松于寒食日这天出郊闲游,记录了当时“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踘儿”的喧闹景象。杜甫《清明》也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蹴鞠和秋千,都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清明节游戏。仲无颜在《气赋》中描写了唐人的足球比赛,“广场春霁,寒食景研,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似月圆。”韦庄《长安清明》也说“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白打就是蹴鞠,可见唐代的清明节还有赌球的活动。
另外,拔河比赛也在唐代的清明节达到高潮。
据说拔河源于古老的施钩之戏,原为春秋时楚国的水军训练项目,后来移到陆地举行,演变为拔河比赛。据《景龙文馆记》:“清明节,唐中宗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絙两头系千条小绳,数人执之争挽以力弱者为输。”就算一条小绳只由一人拉扯,千条小绳就是千人同场,数人执之就是数千人参加,其场面之浩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难怪《唐语林》说“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
许多史书都记载了景龙四年的清明节,唐中宗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命令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并诸学士集于梨园,参加抛球拔河游戏,结果,一些年老体衰的老臣力不能胜,纷纷被拽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把一群后宫佳丽逗得哈哈大笑。
另据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序称,拔河之戏有助于祈祷丰年,故命北军以此戏求岁稔。可见唐中宗也不是一味戏弄大臣讨好后宫佳丽,拔河是有厌胜功能的,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福民安。
除去以上诸项目,清明节的传统游艺还有斗鸡、击鞠(即马球)之类,大凡认为适合在春天举行的游艺,都曾在清明的舞台上无数次地反复上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
下一条: ·[张勃]从寒食节的兴衰看官方与民间合力对习俗的影响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