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萧放 邵凤丽]祖先祭祀与乡土文化传承
——以浙江松阳江南叶氏祭祖为例
  作者:萧放 邵凤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0-09 | 点击数:7632
 

摘要:浙江省松阳县作为江南叶氏祖源地,叶氏族姓文化是该地区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叶氏祭祖不仅是叶氏族人寻根问祖的仪式行为,也是松阳地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与载体。近年以来,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叶氏祭祖开始恢复。在日常生活中,叶氏祭祖承载着传承孝道、重温亲情、传承历史、强化区域文化认同等多重功能与价值,为乡土文化的良性传承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叶氏家族;祖先祭祀;乡土文化传承;

基金:中国“百村社会治理”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312231104);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生仪礼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项目批准号:14AZD120)阶段性成果;


  松阳县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松阳地方民谚说“无叶不成村”“无叶不成家”,叶氏家族是松阳地方的大姓家族之一。松阳县现有叶姓人口3万多,约占总人口的13%。松阳县400个行政村中,叶姓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村落有87个(1)。

  叶氏家族自东汉末年始迁祖叶望定居松阳卯山以来,人口繁衍,逐渐成为当地的大姓家族。叶氏家族不仅人口众多,且名人辈出。晋代有爱民如子的钱塘令叶琚,文武双全的折冲将军、临海郡太守叶俭,唐代有历五朝尊宠的越国公叶法善。两宋时期历任宰相的有叶梦得、叶梦鼎、叶梦锡、叶义问、叶顒,还有被誉为“浙商之父”的永嘉学派领军人物叶适等。元代有丞相叶李,明代有开国四大名将的叶琛,京台监察御史叶希贤,首辅叶向高。清代有两广总督叶名琛。现代有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共和国元帅叶剑英,开国上将叶飞等。卯山也成了江南叶氏家族的祖籍地、发源地和圣地(2)。

  叶氏家族有着重视祖先祭祀文化的传统。松阳县原有70多座叶氏宗祠,现存30多座,著名的有建于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的卯山俭公祠,修建于清乾隆庚子(公元1780年)的桐溪村叶梦得公祠,清代重修的叶川头村叶希贤公祠等。

  叶氏家族祭祖的方式主要有祠祭、家祭、墓祭三种。其中,祠祭尤为隆重,在叶氏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历史记忆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当代的叶氏祠祭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有统一组织的传统祭祀;二是没有统一组织的分散型祭祀;三是有祠堂,但由于诸种原因,至今没有恢复祭祖活动。

  一、江南叶氏祭祖的历史传统与民俗传承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祭祖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在祭礼的生命历程中,它自先秦时期开始兴起,后饱经汉唐宋明历代王朝变迁,直至当代仍生机勃勃。从古至今,无论王朝政府、官僚贵族,还是寻常百姓之家,祭礼早已内化为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仪式传统。

  叶氏家族特别重视岁时祭祖。据《叶氏广远宗谱》(道光十一年)记载,“吾族祭田虽少而岁时伏腊,世不乏祀。”(3)祭礼遵循《文公家礼》,“凡一切礼文必准《文公家礼》,而或增或损,参以时制,终不失先民之轨度。”

  (一)江南叶氏传统祭礼形态

  1.祭祀时间

  传统社会,叶氏家族祭祖主要有六次,新年、清明、中元、重阳、冬至与除夕。

  每逢元旦(大年初一)时,叶氏男丁要到祠堂上香,合祭远祖。“元旦,敬备祭品,早鸣钟鼓,候齐拜祖,逐代参贺,新岁于祠,散胙。”初二日分祭房族。由于家族支派众多,在初一集体祭祖后,初二这一天分房祭祀祖先。正月初八日,头首(首事)准备香烛到卯山祭祀各处祖坟。“新正初八日,新班头首敬备香烛火炮于卯山观、大面山各处祖坟醮祭。”初九日到古市永宁观园内各祖坟前祭祀。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日,“清明,敬备猪首、鹅付于各祖坟,祭扫。”

  中元节建道场一昼两夜。松阳地方,道教文化传统深厚,民间中元节祖先祭祀仪式中也吸收了道教仪式成分。

  重阳节时准备猪头、鹅一付,到各祖坟祭扫。

  冬至祭祖,历来被重视,头一天晚上要将祭品准备好,举行集体祭祖。

  除夕夜祠内燃烛,头首办礼于祖前土地前谢年。祠堂祭祀产生费用及头首祭祀所需的开支从族田支出。

  3.祭祀仪式程序

  祠堂祭祀是全族的大事,极其神圣、肃穆,也是相当繁琐的事情。涉及到祭祀对象的选择,祭祀的类型与日期,祭器和供品,祭告的内容,主祭人与司事人员的职责,参祭人的条件,等等。非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不能胜任。

  叶氏传统祭祖仪式内容丰富,有赞词、乐章、嘏词、迎神曲、送神曲,祭器祭品都有讲究。

  在一年当中的数次祭祖中,元旦、冬至的祭祀活动最为隆重,仪节如下:

  始祖食桌:牲体、酸菹肴核羹饭,共廿五盆。

  看仪:福果、密果、乾果、时果、食果、熟味、鲜味、野禽山兽,各五味,共五十盘。

  穆昭各食桌

  两庑食桌:绣花纱灯十对、珠灯五对、福建灯五对、明角灯五对。

  鸡初鸣,击鼓三通,每通一百一十一搥,各候齐,以次入庙,质明行事。

  通赞唱,执事者各司其事与祭者就位,众昭穆分献者就位,引主祭就位,引宗子参神、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通赞唱,行降神礼,引赞唱,诣盥洗所,诣酒樽所。司樽者举幂酌酒,诣香案前跪,上香,再三灌酒,献帛,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唱,行初献礼,引赞唱,诣酒樽所。司樽者举幂酌酒,诣神位前,跪献爵,进食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唱,行分献礼,各引赞唱,诣盥洗所,诣酒樽所。司樽者举幂酌酒诣神前,上香,进酒,进食,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唱,行读祝礼,引赞唱,诣香案前跪。

  通赞唱,子孙皆跪读祝,俯伏,兴平身;通俯伏,平身。唱奏乐,亚献礼;奏乐,终献礼;奏乐,通赞唱,行受胙礼,引赞唱,诣香案前跪,啐酒受胙。俯伏,兴平身复位。通引拜兴、拜兴,平身。

  通赞唱,辞神,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彻馔焚瘗,读祝者捧祝,执帛者捧帛。引赞唱,诣焚瘗位,通唱礼毕。阖椟。

  仪式过程中使用的乐章:

  初上歌: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为酒为食,以享以祀。

  再上歌:洁尔牛羊,以往蒸尝,或剥或烹,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孝孙有庆。

  三上歌:礼仪既备,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迎神曲三章:神渺漠兮山之幽,瞰松峰兮俯清流,盼亲亲兮左右,兹庙宇兮淹留。神之临兮如在,眷我后兮不穷,以爱沛遗泽兮横流,畅威灵兮无外。洁尊兮肥俎,笙歌兮象舞嗟!莫报兮神之佑,神欲下兮俨若思,风瑟瑟兮洒雨。

  送神曲三章:山之阳兮水之浒,神降集兮卯峰土,旨酒湛兮满觞,神之归兮何许?龙神兮里门,幡盖兮缤纷,顾旧居兮一慨,越宇宙兮无邻。无邻兮奈何?田园在兮生植嘉,信元功兮不宰,犹仿佛兮山阿。

  祭祀时要使用专门的祭器,大香炉、大净瓶、磁炉、磁瓶、石香炉、地台、香盒、祝板、茅盘、盥盘及架、脱巾并架、酒樽、幂、匙、饭盂、驼盆、爵、碗、碟、筋、元宝桌一座、长祭桌十张、方桌三十张、香几五张、茶几十六枝、校椅廿四枝、眉公椅四十枝。

  此外,叶氏族人对祖先的祭祀,除了岁时祭祀,每逢成年礼、婚礼、添丁,族人都要选择初一或十五,在祠堂祭祖。

  (二)当代江南叶氏祭礼的重建与创新

  江南叶氏卯山祭祖仪式在二十世纪后半期曾经中断,直至2016年才得以恢复。早在2006年,松阳本地开展了叶氏家族文化研究工作。当时成立了卯山文化研究会,叶增旺任会长,叶平、叶祖林、叶世钧任副会长。该研究会主要工作之一是对卯山叶氏历史文化进行研究,主要由叶世钧、叶平负责,先后出版了《松阳卯山·叶姓发祥地》《卯山文化》等著作和杂志。2007年起,每年有专家、学者、叶姓宗亲到松阳卯山观光考察、寻根祭祖;2011年10月卯山文化论坛举办;2015年,叶姓家族成立浙江省叶氏宗亲会,具体负责叶氏家族文化研究和家族活动的组织策划。

  1.2016年第一次清明集体祭祖活动

  2016年,江南叶氏家族中断数十年的集体祭祖活动得以恢复。此次祭祖活动由叶平负责,据他口述,2015年下半年,一些叶姓年轻人聚会时邀他参加,表示有意愿组织集体祭祖。祭祖地点为江南叶氏开基祖叶望公墓前。据《叶氏广远宗谱》记载,叶望(公元152-217年)是叶姓始祖叶公沈诸梁的二十二世孙。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从青州(今山东益都)启程南迁,到了丹阳的句容(今江苏镇江东南)。当时又逢孙策为统一江南与少数民族发生战争。叶望在句容难以立足,又辗转迁居到松阳卯山。直至1987年,叶望墓被考古发现,卯山叶氏才确认叶望为江南始祖。之前,叶氏家族根据族谱记载,虽知江南始祖是叶望,但不知具体墓址。1987年卯山山麓的东角垄村西社庙山的一座古墓被盗掘,出土西晋“元康七年七月三十日叶家富贵”纪年砖,还出土了青瓷虎子及青瓷盘口壶、铜镜、谷仓、碗、水盂等文物,附近还发现大量古墓葬,1989年松阳县政府将社庙山定为“晋至南朝的古墓葬群文物保护点”。近年,又出土了“建安昭宝叶”纪年墓砖、青瓷虎子、五管瓶、水盂等汉代文物。叶平认为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了四个问题:一是出土古墓砖上的铭文“昭宝叶”及“叶家富贵”,证明墓主人应是“叶”姓;二是古墓均有青瓷虎子出土,说明墓主人是男性,因虎子是男性日常生活器皿,俗称尿壶;三是纪年铭文墓砖及出土文物档次较高,证明墓主的社会地位和富有状况;四是“建安”“元康七年”的纪年砖,证明两墓主分别在汉末献帝建安年间去世和在西晋第二个皇帝惠帝司马衷在位间去世。由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判定,早在东汉建安年间就有叶姓祖先生活在松阳卯山附近(4)。

  此次祭祖,原打算邀请2000人参加,但由于叶望公墓前空间有限,无法容纳2000人共同祭祀,同时考虑到山路崎岖,必须保证参祭者的安全问题,组委会决定参祭人数限定为600人,而祭祀当天实际人数超过1000人,很多本地人虽未报名参加活动,但是知道举办活动后自发前往祭祀(5)。

  2016年4月8日,来自浙江省多个市县、北京、上海、江苏、辽宁、贵州、福建、河北等地的叶氏宗亲在叶望公墓前举行了“叶氏江南始祖叶望公清明祭典”活动。上午九时,祭祀司仪叶平宣布叶氏江南始祖望公祭奠开始,九旬老人叶永进宣读祭文,浙江省各祭祖团推荐的七名主祭人肃立望公墓前代表浙江叶氏宗亲向望公三拜,行上香礼。

  祭祖典礼结束后,叶氏族人纷纷拍照留念。中午,在新天地休闲山庄举行午宴,各地宗亲捐款重修望公墓园和望公祠亭。

  2.2017年江南叶氏秋祭大典

  2016年清明祭祀活动受到了叶姓族人的普遍赞扬,也得到了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的肯定,提升了江南始祖叶望公的认同度,叶氏家族认为有必要将这一活动继续下去,传承叶氏家族岁时祭祖的优秀传统。

  (1)文化空间的多重考虑

  与2016年墓祭地点不同,2017年祭祖选择在卯山上俭公祠与天师殿之间的空地举行,原因是此次祭祀活动参与人数将超过1000人,叶望公墓前的空间无法容纳。受物理空间所限,此次活动的文化空间转换到了俭公祠与天师殿之间。在叶氏家族发展史上,俭公祠里供奉的叶俭与天师殿里供奉的叶法善都是叶氏祖先,且都是家族名人,具有标志性符号意义。文化空间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始祖到家族名人的转换。虽然这种转换的发生并非是出于主观意愿,但也是经过叶氏组委会慎重选择的结果,反映出当代叶氏族人对家族发展历史认同的两个维度,一是先赋的血缘传承关系,始祖叶望凭借此原因成为最佳祭祀对象;二是历史影响度的考量,叶俭、叶法善因此能够成为仪式中出现的关键人物。

  (2)祭祀时间的现代选择

  按照传统祭礼要求,每次祭祀祖先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并且书写在家谱中,无故不能更改。到了现代社会,作为三大祭祀性节日的清明成为2016年叶氏祭祖活动举行的时间选择,但是2017年并没有沿袭这一时间选择。2017年叶氏祭祖时间是9月29日,这次祭祖活动原本安排在10月或11月,后因文化部传承人研培班在9月份举行,故将时间提前,以作为研讨班的活动项目之一。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除了研培班的突发性事件的影响外,叶氏家族集体祭祀时间期望放置在10月或11月,主要是考虑到气候的影响,春季清明时节多雨,2016年祭祀就是在蒙蒙小雨中进行,给祭祀活动带来不便,为了避免天气原因带来的影响,祭祀活动选择在秋高气爽的秋季举行,同时,按照松阳本地的习俗,素有春秋二祭的习惯,秋季祭祖也符合文化传统。

  从2016年清明祭祀,到2017年9月祭祀,叶氏家族目前尚未明确祭祖的时间,这种情况既受礼仪重建过程的直接影响,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祭礼的神圣性。

  (3)祭祀共同体的扩大与泛化

  此次江南叶氏祭祖由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福建省联谊会、安徽省联谊会、江西省联谊会和浙江省联谊会共同主办,由北京市、上海市、辽宁省、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宗亲联谊组织协办,并由浙江省联谊会、浙江松阳卯山文化研究会、浙江松阳月宫调音乐研究会承办。

  卯山是江南叶氏祖居地,也是江南叶氏发源地,对叶望公的祭祀活动不仅是松阳县叶氏族人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其他地区江南叶氏后裔的责任与义务。从血缘发展来看,江南叶氏是中华叶氏的一个分支,其活动与世界叶氏联谊会联系密切。近年来,随着家族活动的不断推进,卯山叶氏已经加入了世界叶氏联谊总会,并参与了活动。江南叶氏在各地的分支也纷纷建立联谊会,负责该地区叶氏族人的联络和活动组织工作,同时以地区联谊会为单位,参加其他地区的叶氏家族活动。

  作为卯山叶氏祭祖的东道主,浙江省联谊会自然成为承办单位,同时此次祭祀活动还邀请了卯山文化研究会和月宫调音乐研究会参与。卯山文化研究会的成员虽然不都是叶姓,但是研究会长期以来致力于卯山叶氏文化研究,在祭祀礼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可以为祭祀活动的举办提供理论帮助。

  月宫调音乐研究会参与此次祭祀活动,一是由于该研究会的主要负责人邱建平长期致力于卯山叶氏家族文化研究,在叶氏家族礼仪方面积累丰富;二是由于祭祀活动设有月宫调演奏环节。祭祀音乐是此次祭祀活动的一大特点,在祭礼的多个环节都有音乐。按照《叶氏广远宗谱》记载,叶氏祭祖过程中有音乐,但是并没有具体的乐谱记载。邱建平本人长期从事民间音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在松阳县一些村落中发现了月宫调这种地方传统音乐。

  (4)祭祀主体的显著增长

  作为文化空间的主体,叶氏族人是此次祭祀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笔者在对叶平的访谈中了解到,叶氏族人对卯山祭祖活动的参与性非常高,2016年有近千人前来祭祖,2017年人数继续上升,远远超过接待能力,最后不得不限定人数,按照地区给定参祭名额,省外代表名额230名,福建省30名,江西省20名,安徽省30名,北京市10名,上海市10名,辽宁省20名,陕西省20名,河北省10名,湖北省20名,湖南省10名,广东省20名,贵州省10名,广西壮族自治区10名,海外10名(6)。

  虽然这是组委会所能接待的最上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多次来电话,希望增加名额,让更多人来参加祭祀活动。实际上,当天参加祭祀的人数超过千人。

  (5)祭祀经费来源扩大

  作为祭祀活动的物质基础,祭祀经费的收取是为了保障祭祀活动的顺利进行。当代家族已经没有了传统祭田的收入,祭祀经费均需要自筹,卯山叶氏祭祖经费也主要出自叶氏家族内部。自2016年起,参加祭祀活动收取活动费每人500元,主要用于购买祭祀用品、布置场地、车费、伙食费等。除了固定的人头费外,祭祀活动还接受族人的捐献,数额不等。有些族人直接捐钱,有些族人以实物的形式进行捐献,如2017年祭祖时,一位叶氏族人捐款十万,一位捐款一万,某宗祠集体捐款五万,贵州茅台镇一叶氏老板捐叶氏茅酒50箱(300瓶),杭州一叶氏族人捐200瓶叶府家酒,安徽黄山一叶氏族人捐助黄山竹滴矿泉水2400瓶,淳安一叶氏族人捐助饮料1000听,温州一叶氏族人主动承担了祭祀场地的布置费用。据组委会统计,每年收缴的人头费和接受的族人捐资足以支付祭祀活动中的各种支出。笔者在对参祭人的访谈中了解到,500元的活动费对他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并没有过多的经济压力。

  (6)祭礼仪节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作为叶氏家族的文化传统,祭礼规范十分严格。民国时期编修的《叶氏广远宗谱》中有《祀典篇》,详细地记载了祭祖活动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祭礼中断了数十年,2016年举行清明祭祖时,仪节设定方面较为简单,并没有按照《叶氏广远宗谱》的程序进行。在经历了一年的准备后,2017年祭祖活动依照《叶氏广远宗谱》的程序举行。

  2017年叶氏祭典,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添了统一服饰、道教音乐、道士表演、童声朗诵家训、望公宴等新元素,祭祀严格根据《叶氏广远宗谱祭祀篇》里的祭祀流程。

  在祭祀服装方面,为了突出活动的组织性,也为了强化认同感,此次祭祖的主要参加人员统一穿蓝色T恤,前面印有叶氏标志,背后写着“江南始祖望公秋祭大典2017”字样,并佩戴黄丝带。同时,主祭和副祭等需要登台的族人统一穿汉服,源于叶望是汉代人,作为时代标志性服饰,汉服更具历史文化特色。

  在祭品准备方面,主要有五谷——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五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糕点——多子多福,世代荣昌;山珍——高山仰止,寿比南山;海味——四海一家,福如东海;三牲——六畜兴旺,丰衣足食;木雕八仙、福禄寿、金童玉女;铜铸十二生肖——举国繁荣,百业同贺。三牲今年用的是全羊、全猪和鹅,没有牛。在《叶氏广远宗谱》中,记载祭品共计七十五种,但是时代变迁,现在无法全部恢复,只能部分继承,其中最主要的全羊和全猪一定要准备。

  本次祭祀活动的一大特点是月宫调演出,邱建平根据《叶氏广远宗谱·祀典篇》里的记载,恢复了五个乐曲,一是叶氏家族祭礼主体音乐,用于仪式开始时,唱初上歌(讲述的祖先到卯山开疆辟土)、再上歌(讲述的是祭祀祖先的场景)、三上歌(讲述的是祭祀完成后的家族宴的热闹场景)的伴奏音乐,乐器有钟、鼓、琴、瑟、笙、箫、管、笛、板、祝、磬组合,庄严肃穆、气势恢宏。该曲是松阳地区传统道场仪式上的音乐。另外还有上香台、敬酒调、迎神行路曲和送神曲。

  道教仪式。松阳本地道教文化十分厚重,道教仪式在丧祭典礼中都有使用。祭祖活动开始前有文道士清场、武道士表演,展示居家道士的风采,为先人超度亡魂。

  童声诵读家训。松阳叶氏历史上出了一位名人——叶梦得,叶梦得的《石林家训》广为传颂,叶氏家族也十分重视家训的传承,此次祭祖过程中,为了强调家训的重要性,也将儿童吸纳到祭祖典礼中,组委会设置了童声诵读家训的环节,希望借此达到家训传承、文化传递的目的。此次朗诵家训的18个儿童都是古市镇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经过培训,由老师带队前来参加祭祀活动。

  主祭、副祭的选择。按照传统祭礼规定,每次祭祖活动都有主祭人代表家族向祖先致祭,但是本次祭祀活动在主祭人安排上进行了调整。由于参祭者来自不同省市,无法统一推举主祭人,最后只能每个地区选择一个主祭和副祭,上台献礼,主祭、副祭共计三十余人,分三批上台献礼。

  祭文的宣读。在祭礼典礼上,作为与祖先进行沟通的重要的文字表述,祭文历来承载着神圣的使命。不仅祭文的撰写受到家族的重视,同时宣读祭文的人也被认为是家族的代表性人物。

  祭奠仪式后的聚餐是历代的文化传统。在叶氏家族,2016年祭奠之后,举行了集体聚餐。2017年聚餐时发生了新的变化,组委会将此次聚餐命名为“望公宴”,意在恢复古礼“以饮食亲宗族兄弟”。此次聚餐共设83桌,每桌10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徐赣丽]空间生产与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
下一条: ·[李容芳]文化秩序与少数民族村落仪式民俗变迁
   相关链接
·[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
·[邵凤丽]祖先祭祀、文化宣扬、休闲娱乐与商品交易·湘西探索乡土文化传承新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