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木版年画主要产地分布图 
 
  中国年画产地众多,素有“四大”(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河北武强)和“四小”(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陕西凤翔、广东佛山)之分。 
  河北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其特点之一是色彩强烈,浓艳而不凝滞,用色虽少变化多端。特点之二是在造型上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山东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乾隆年间是杨家埠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年销量高达数千万张。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镇在明末清初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杨柳青年画产地,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木版年画之首。杨柳青年画创立了刻工精细,绘制细腻,色彩绚美,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的木版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 
  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年画质量、销量空前提高,当时有五十多家年画铺,分设在阊门外山塘街一带,也有部分设在桃花坞报恩寺一带,年产达百万张以上,少时也有十几万张。 
  广东佛山年画 
  佛山年画销路的鼎盛时期在清末民初之间,以农村为主要销场,包括广东、广西全境和福建、湖南、贵州一部分地区,并远至南洋群岛,至抗战以前逐渐衰落。 
  陕西凤翔年画 
  据说始于明朝中叶,凤翔年画以城东的小里村版样最丰富,清初即有年画作坊雕印出售年画,设色以橙、绿、桃红三色为主。 
  河南朱仙镇年画 
  北宋年间,逢过年过节,贴门神成为一种风尚,后来北宋没落、灭亡,开封几经战乱,木版年画衰落下来。至明代,开封年画虽然又获复兴,但已逐渐转移到朱仙镇。明朝末年洪水泛滥,开封被淹没,朱仙镇便成为河南木版年画的中心。 
  四川绵竹年画 
  起源于北宋,清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全县有大小年画作坊300多家,年画专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产年画1200万多份。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2012-01-16 01:37 【本文责编:CFNEditor】 
                 |